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临沂 > 兰陵县民俗文化

苍山民歌

旅景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苍山县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苍山县志》记载,在苍山流传较为广泛的传统民歌59首,新民歌17首,儿歌9首。

  苍山民歌和其他地方的民歌相比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苍山“土话”歌里唱,苍山人问对方吃饭没有,不说“吃饭了吗”,而是说“吃饭了呢”,这个“呢(读音为ni)”在苍山话里什么都能指代,歌里也这样唱,如《绣荷包》里唱道“显显你的手艺呢。”

  “绿豆绿来红豆红,谷子小麦正桩粮,俺家民歌是颗兰花豆,嚼着喷香嘎嘣响,含铁含钙还润胸腔。山东民歌出临沂,临沂民歌出苍山。”

  苍山县古时属鄫国,春秋战国时群雄并起,列国纷争,苍山曾属鲁,尔后又属吴、越、楚。正是这样的地域国界的格局,使苍山文化既有鲁文化儒家的正统性,也有楚地遗风,同时受吴越文化的影响,形成的苍山民歌既有齐、鲁的粗犷,也有吴、越的委婉多样性。

  若要理清苍山民歌的脉络,先从儒家大师荀子说起。荀子曾两为兰陵令,后免官居兰陵,治学于此,为两汉文化的辉煌奠定了基础。他的《成相篇》、《赋》首开我国说唱文学和赋的两种文学之先河,民间说唱艺术深受其熏陶;从历史角度分析,隋唐以至宋代,由于运河的开凿、海上交通和一些内陆码头的建立促进了文化交流。不难理解,许多外地民歌小调传入苍山,苍山的一些民歌小调也传入外地,这为苍山民歌的发展与繁荣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要说苍山民歌不得不提及一个人,他叫贾仲明。贾仲明系元末明初戏剧家,后移居苍山兰陵,便世代定居下来,成为地地道道的兰陵人。据传,贾仲明在世时苍山民歌达到了巅峰。贾仲明天性明敏,博览群书,喜欢吟咏。明成祖朱棣为燕王时,他曾为侍从,与汤式、杨讷等人并受宠遇。每有宴会应制之作,无不称赏。贾仲明尤精于戏曲、隐语的制作。他所做乐府、传奇极多。骈丽工巧,广为流传,为时人所敬服。明初,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贾仲明之词,如锦幄琼筵。”贾仲明著作颇丰,他所作的杂剧见于著录的有十六种:《上林苑梅杏争春》、《丘长春三度碧桃花》、《正性佳人双献头》等。这些杂剧作品,对日后苍山民歌起到了很重要的借鉴作用,同时对苍山民歌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近邻淄川清代蒲松龄的俚曲也有很大的影响。

  此外,清末由于统治者的腐败,沂沭河常年失修,致使洪水经常泛滥,“开了江风口,水漫兰山走,淹了四大哨,捎带二郎庙”,人们迫于生计,只好携儿带女远走他乡,身背花鼓以讨饭为生。为讨得一勺残汤剩饭,便逐门挨户,随编随唱,这对苍山民歌的丰富和繁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苍山民歌发展至清宣统年间,在兰陵一带出现边唱边舞的舞蹈歌曲,演唱形式、风格、内容都发生了变化,俗称“玩社”;从1955年,省艺术馆苗晶、萍生来苍普查、挖掘和整理。1978年、1980年《山东民间歌曲选》中载苍山民间歌曲11首。

  苍山民歌内容丰富,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以歌颂爱情和劳动为主,在鞭挞为富不仁的同时,也歌颂勤劳勇敢的精神,以传统伦理为主线,宣扬“忠、孝、仁、义”,并劝诫人们忘利重义、诚信为本、改恶从善、戒赌戒色等等。

  苍山民歌体裁广泛,大致分为劳动号子、秧歌、花鼓调、儿歌以及各种流行小调。特别是流传在广大农村的各种民间小调,它的数量很大,约占整个苍山民歌的89%左右,无论在音调、曲式还是在唱法上,形成苍山民歌独特的风格。

  苍山民歌中有倾诉人们的美好心愿和纯真爱情的“放风筝”、“大踏青”、“绣荷包”等,旋律和谐,优美动听;有形象生动,欢快活泼的“纺棉花”、“摘大桃”、“走娘家”等,富有情趣,亲切感人;有幽默风趣的“老俩口顶嘴”、“大实话”、“劝夫五更”、“小秃闹房”等。这些民歌均来自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并在流传中不断加工得到丰富提高。

  “花鼓调”在苍山倍受老百姓宠爱,世代相传,不知传了多少代,演变出许多剧种。如苍山、郯城、临沂及苏北的徐州邳州、新沂等地的柳琴戏,安徽蚌埠的泗州戏,菏泽的两夹弦,青岛胶州潍坊的茂腔,以至湖南湖北、安徽的花鼓戏,这片花鼓的自然区遍及大江南北,几乎有半个中国大。

  新中国成立后,苍山创作的民歌主要表现了翻身做主的劳动人民自由欢乐的快活,对理想和建设新生活的追求,以及纯真的爱情和生活习性等。具体地说:当家做主的劳动人民,积极生产,多打粮,支援社会主义建设,争取社会主义早实现,如“歌唱大生产”;以人伦道德为主线,提醒人们以诚信为本,不要见利忘义,如:“忘恩负义”……

  无论如何,苍山民歌从不同的方面表达出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它与神话、传说、故事、戏曲、说唱、平话、谚语、歌谣等,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民间文学体系,在委婉、细腻、深切、优美、抒情之中,尽显百姓真情。苍山是名副其实的民歌之乡。

  信息来源:山东省情网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以上内容由网友"taolibin"分享。]

为您推荐: -兰陵县特产-兰陵县美食-兰陵县民俗文化-兰陵县十大景点-兰陵县十大特产-兰陵县旅游指南 -兰陵县行政区划 -兰陵县名人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