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年代】
《赶马调》的产生与成型,与“茶马古道”的产生和发展有同步的时序性。早先的记载有“秦开五尺道”(今冕宁、喜德一带);《史记》司马相如“通灵关,桥孙水,以通邛都”;张骞在大夏、身毒见到“蜀布”、“邛竹杖”,说明已有古道存在。《西南夷列传》载“开蜀故缴,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笮马、僰僮、旄牛……”驮马、马队(俗称马帮)就是古道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赶马人(俗称“马脚子”)则是马帮的主人。古道穿越穷山恶水,赶马人冬去春来孤寂艰辛跋涉,在岁月的流逝和特定的生活环境里,“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经过漫长的积淀,历代赶马人的心声凝聚,形成古道生活之歌的《赶马调》。
世居在凉山州内安宁河流域的藏族、彝族,经济生活是畜牧和半农半牧,放牧马、牛、羊是主业中的部分,驮马运输、采药、编织等是主要的副业。冕宁在历史上藏族人口最多,从事牧马、驮运的人自然很多。冕宁藏族赶马调,属于整个牦牛古道、茶马古道上的《赶马调》的一个部分,历史也是数百千年。
【分布区域】
冕宁位于凉山州北部,西北与木里藏族自治县、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雅安地区接壤。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地形多样复杂。冕宁藏族《赶马调》现在主要分布在县西的和爱、青纳、联合、回龙、回坪、惠安等乡镇。
【基本内容】
冕宁藏族《赶马调》包括音乐(曲调)和歌词两部分。旋律高亢、悠长,音域宽广,迭宕起伏,头尾常有“呜”、“呜呼呼——”吆喝马的呼唤性腔调的特点。歌词内容主要反映赶马、牧马,有关赶马人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追求,还有与其相关的自然地理、社会人文背景等,从以下流传在安宁河流域一带的这方面的民歌,即可斑窥。
“驮马铃儿当当响,喜上心头把歌唱。”“高山跑马路不平,双手逮住马缰绳;丢下缰绳任马跑,丢下小妹万不能。”(《冕宁藏族赶马调》)
“砍柴莫砍葡萄藤,养女莫嫁赶马人,三十晚上吃喜酒,初一早上要出门”(《冕宁民歌》)
“你歌莫得我歌多,我的歌儿使马驮;前头过了三百驮,后来还有安宁河”
“你歌莫得我的多,我八匹骡子催上坡,带头螺子坠岩死,打落山歌一遍坡。”
“年年有个三月三,三月里来好喜欢,好吃不过林青子,好耍不过赶马人”。
“天上飞的麻鹞子,路上走的马脚子”。
“好久没到这方来,这方凉水起青苔,拨开青苔喝凉水,唱个山歌解心怀”。(最后一句还有“凉水好喝二回来”“拨开拨开又拢来”)
“好久没到之方来,这方大路垮成岩”。
“好久不到这方来,这方姑娘长成才”。
“好久没到这方来,走到地头人不熟,哪天哪月耍熟了,青白苦菜当成肉”。
“好久没赶新发街,新发鲜花正在开,心想摘朵鲜花戴,人生面熟口难开”。
“大理州来大理州,大理海水慢悠悠,想吃海水莫害怕,想唱小调莫怕羞”。
“赶马要赶四脚白,小表妹,我们连家要连好角色”。
【基本特征】
(一)鲜明的主体性和主题性
歌唱的主体是赶马人或以其为对象,内容也与其生活相关。
(二)音乐语言和风格的多样性
冕宁藏族《赶马调》用藏语和汉语演唱,藏语称“木弱加”。音乐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点,音调高亢绵长、节奏自由。歌词一般为七言句式。歌的首尾有“呜呼呼——”的唤马声腔。
牦牛古道与茶马古道绵延千里,穿越川滇,又是多民族杂居地带,各地区、各民族都有以地名命名的赶马调、放马歌、山歌,因此,音乐语言和风格特点有多民族、多地方特色的丰富性。
(三)特有生活气息的浓郁性
赶马调音乐形态和风格有其个性特征,一般都高亢明亮、自由悠长、豪放风趣,特别是歌唱常在歌声中或段落的结束加“呜呼呼——”“呕——”等赶马呼唤腔,内容使人共鸣,似乎能听见到马铃铛、马蹄叩击在深山的回响声,闻着赶马人和驮马的呼吸气息和汗味,给人联想和展现出“山深林响马帮来”的画面。
【基本价值】
一、“南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
牦牛古道(又称灵关古道)、茶马古道是连接中外的“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赶马调》的产生、流传就是对历史的生动而形象的见证。
二、“古道”上社会生活民风民俗的1
马帮歌中唱道“天上飞的麻鹞子,地上走的马脚子”。赶马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赶马歌所包含的广泛内容,能从中1这条被誉为“民族走廊”也称(藏彝走廊)上各民族的人文景观,从而具有社会学等多种学科价值。
三、隽永的艺术价值
《赶马调》无论音乐还是歌词,很多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很强的欣赏性,是一笔宝贵的民族文化、民族音乐遗产。
为您推荐: -冕宁县特产-冕宁县美食-冕宁县民俗文化-冕宁县十大景点-冕宁县十大特产-冕宁县旅游指南 -冕宁县行政区划 -冕宁县名人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