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长沙市 > 浏阳民俗文化

长沙花鼓戏(浏阳)

旅景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长沙花鼓戏(浏阳)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沙花鼓戏(浏阳)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沙花鼓戏是一种汉族戏曲剧种,以长沙官话为舞台语言,是湖南花鼓戏中影响较大的一种。它是由农村的劳动山歌、汉族民间小调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灯)发展而来,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历史。

  长沙花鼓戏流行于原长沙府一带十二属县——长沙、善化(今望城)、湘阴浏阳醴陵、湘乡、宁乡、益阳安化茶陵攸县等地。长沙花鼓戏形成、流行的广大地区各地方言有较大差别,旧称“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随着艺术交流的频繁,逐渐演变为以长沙官话为统一的舞台语言。2008年,长沙花鼓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起源——民间歌舞说唱艺术

  长沙花鼓戏来源于民间歌舞说唱艺术。清代中期以前,长沙一带盛行“地花鼓”、“花灯”和“竹马灯”。清代中叶以后,花鼓戏逐渐流传开来。但各地名称不同,宁乡一带称之为“打花鼓”,浏阳各乡称为“花鼓灯”和“竹马灯”,长沙望城一带和醴陵地区称其为“采茶戏”,20世纪40年代,有人称之为“楚剧”。乡间则统称为花鼓班子,以班主命名,后多以吉祥语或地名命名,诸如得胜班、土坝班、大兴班等。

  发展——三个历史阶段

  长沙花鼓戏脱胎于湘中各地的山歌、民歌和民间歌舞,是在丑、旦歌舞演唱的“对子花鼓”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其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两小戏”阶段。这是长沙花鼓戏的雏形,与丑、旦歌舞演唱的“对子花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二是“三小戏”阶段,这是花鼓戏正式形成并最具特色的阶段。时间大约在清代道光至同治年间(1821—1874年)。“三小戏”是“两小戏”的发展,在丑、旦演唱的基础上,加入了小生行当,使花鼓戏脱离了歌舞演唱的旧套。

  三是“多行当本戏”阶段,它在“三小戏”的基础上增加了生、净等表演行当,剧目也从原来以小戏或折子戏为主而逐步变为搬演故事完整的本戏。在这个阶段,长沙花鼓戏的声腔得到了完善,剧目进一步扩大,角色行当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表现力丰富、生活气息、地方特色十分浓郁的地方戏曲剧种。

  清道光、咸丰年间,长沙花鼓戏开始与湘剧同台演出,从湘剧中吸取营养,出现了“亦湘亦花”的科班、戏班。同时花鼓戏扩大了自己的演出剧目,丰富了表演艺术,促使花鼓戏的音乐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剧目上也发展为故事完整的整本戏。

  清末民初,花鼓戏开始进军城市。民国元年,花鼓戏新泰班进入长沙演出。到1949年,花鼓戏开始进入兴盛时期,益阳班、湘潭班、醴陵班、宁乡班、浏阳班云集长沙,不同路子的花鼓戏因频繁的艺术交流而逐渐合流,舞台语言向长沙官话统一,形成比较完备的长沙花鼓戏剧种。

  20世纪80年代,湖南全省100多个专业戏剧团体中有33个剧团演唱长沙花鼓戏,长沙花鼓戏成为湖南地方戏曲中剧团最多的剧种。

  剧目——生活气息浓郁

  长沙花鼓戏的演出剧目较多。这些剧目大多为劳动人民和艺人集体创作,故事多取自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通俗话本和社会生活;描写对象多为劳动人民、书生公子、官吏商贾,但以渔、樵、耕、读为主。表现内容上多为反封建伦理道德、追求婚姻自由,要求个性解放,提倡朴素的伦常美德,惩恶扬善,歌颂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理想。

  在表现形式上,长沙花鼓戏剧目大多以载歌载舞、短小精悍见长,特别是那些生活气息浓郁,轻松活泼的喜剧和嬉笑怒骂、泼辣热闹的闹剧很受观众的欢迎。长沙花鼓戏以“小戏”中的两小戏、三小戏最具特色。其行当始于丑、旦,后增加小生,直至后来生旦净丑齐全,但表演仍以丑、旦二行最具特色。在传统戏中,丑行多为劳动人民,所以有“丑行不丑,风趣可爱”一说。这一传统在花鼓戏现代戏中得到了发扬:任何题材,到了长沙花鼓戏剧作家和艺术家手中,都能变为喜剧。这一点,成为湖南花鼓戏进军全国剧坛一个明显的优势。

  长沙花鼓戏的剧目,很难有精确的定数。据专家统计,仅传统剧目现保留下来的就有300余个。在现存的传统剧目中,以两小戏为其早期作品,如《小砍樵》《扯笋》《扯萝卜菜》《四九问路》《三娘过江》等保存了对子花鼓时期一丑一旦、载歌载舞的特色。接着,一批情节较为完整、小生、老旦等加入的剧目开始出现,如《蓝桥会》《三保游春》《晒绣鞋》《菜园会》《洗罗裙》《小姑贤》等。随着花鼓戏艺术的发展,一批大戏剧种的大型剧目被移植进花鼓戏,如《玉堂春》《同窗记》《秦雪梅》《孟姜女》《瓦车篷》《七层楼》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沙花鼓戏有了很大的发展,优秀作品大量涌现。其中经过改编的《刘海砍樵》于1952年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获得了剧目奖和演员奖。艺术家们发挥花鼓戏贴近现实生活的特长,创作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其中《三里湾》《打铜锣》《补锅》《烘房飘香》《双送粮》《骆四爹买牛》《牛多喜坐轿》《野鸭洲》《啼笑姻缘》等剧目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1983年,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排演的神话剧《刘海戏金蟾》,应华美协进社邀请,赴美国纽约华盛顿演出。2001年10月,《刘海戏金蟾》再次远赴瑞典丹麦进行文化交流演出,香飘海外,成为传扬湖湘文化的友好使者和连接三湘儿女与海外华人情感的文化纽带。

  近年来,长沙花鼓戏多次进入国家重点扶持的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湖南省花鼓戏剧院的《老表轶事》《走进阳光》《八品官》《桃花汛》《喜脉案》《乡里警察》;长沙市花鼓戏剧院的《秋天的花鼓》;株洲市花鼓戏剧团的《红藤草》;娄底市花鼓戏剧团的《村官是个堂客们》;益阳市的《风过小白楼》《风暴过洞庭》等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长沙花鼓戏源于民歌,初期没有声腔之分,唱腔为民歌联唱。在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定型的声腔形式分为三类:民歌灯调、川调和打锣腔(傩腔)。其中川调和打锣腔是剧种的代表性声腔。

  长沙花鼓戏乡土气息浓郁,源于湖南民间,植根于乡镇市井,其题材及故事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联。因此其戏曲语言生动朴素,风趣幽默,俗语俚词,贴近生活;其表演载歌载舞,形式活泼,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其音乐以正调为主,小调为辅,演唱和伴奏处理细腻,字正腔圆,委婉清新,真挚动听,乡土气息浓郁,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浏阳为长沙花鼓戏发源地之一。浏阳花鼓戏因受地域文化影响,兼有湘东的山歌、浏阳民歌、江西采茶、平江花灯及浏阳地花鼓的元素,在演出剧目、声腔特色、表演风格和锣鼓套路上,自成流派,别具一格。

  2014年,经长沙市人民政府批准,长沙花鼓戏(浏阳)成功申报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周回生   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周回生,男,55岁,汉族,高中文化,中共党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现任湖南省花鼓戏剧院主管业务的副院长。2001—2002年被湖南省文联授予“湖南省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家”。2009年我院创作剧目《老表轶事》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他因成功塑造了该剧的主要角色文有章而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荣记一等功。...... 详细>>>



[以上内容由网友"正义之声"分享。]

为您推荐: -浏阳特产-浏阳美食-浏阳民俗文化-浏阳十大景点-浏阳十大特产-浏阳旅游指南 -浏阳行政区划 -浏阳名人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