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舟山 > 岱山民俗文化

调马灯

旅景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调马灯
岱山非物质文化遗产
调马灯为岱山非物质文化遗产。
  马灯舞是一种流传甚广的民间舞蹈,岱山县各地都有分布。此舞因文化背景不同又有不同的数量和阵法,在县境内较为出名的有石马岙马灯、茶前山马灯、长涂马灯。

  石马岙马灯,出现在清康熙廿七年(1688年)第二次海禁解除后,属庙宇文化归庙柱首管理。据传石马岙马灯是因纪念神马而创。石马岙有座庙称石马庙,因在清康熙年间在岙0土了宋代状元袁甫墓前的石马而得名,由于年长日久受天地日月精华,石马成了神马,为了表达对神马的敬仰之情和来年的风调雨顺,石马庙弟子自设马灯、阵法于每年庙会进行表演。

  茶前山马灯队组建于1946年春节,因为抗日战争胜利,村民以此来庆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民国时期保长发起,有已故的刘和平制作马灯,他在村里聪明过人,能向真马仿制,形象逼真。宫灯扎得玲珑剔透,马与灯用蔑片扎饶绕,用红、黄、蓝、白、黑、棕、绿色绸布缝制,用彩纸粘贴耳、木、口、鼻、尾,栩栩如生。马的前后身插上蜡烛照明,灯中插一支蜡烛,加上前中两扇旗枪,四盏挂灯。在马运动时,烛光摇晃一下,整个阵容流光溢彩,绚丽夺目。在鼓锣、长号召唤下,观众纷至沓来,挤满大道地。1949年兵荒马乱,无人发起,销声匿迹。至今又无人传承。

  长涂马灯,始创于三百多年前,东剑建了一座太平庙,春节农闲时为祈求太平庙庙下的百姓太太平平,健健康康,生意兴隆,当地村民自组“春节马灯队”腰缠纸扎的马灯,于每年正月初外开始到正月十三谢灯期间,挨家挨户,手敲锣鼓,载歌载舞,边跑边唱,称之为“出马灯”。

  马灯为民间舞蹈的一种,其表演形式各乡镇大同小异。一般由25个人组成,分成两组,各有一个成年男性带头人,手擎一面用竹丝编织成的长形彩牌,上写着“风调雨顺、天下太平”等吉祥字句,此俗称“门枪”,后面跟着的是马童,都是由11-14岁的孩子扮演,他们头包英雄结,身穿束腰紧身衣裤,肩披绸质披风,右手执鞭,左手牵缰,身前是用竹丝编成的并用各色丝织布包装起来的马前半身,装有响铃的马劲扬鬓昂首,栩栩如生,身后是马尾飘洒的马的后半身,乍一看,似是人跨在马上一般。马的前、后身内都装有灯具,在夜间点灯表演时,煞时美观。

  两只长号(喇叭)吹出“马灯来道(这)头--马灯来道(这)头”!一只香头领衔,是庙神座前插令旗的香斗。两扇旗枪,一扇写上风调雨顺,另一扇写上国泰民安,由两个技艺手把着。鼓锣钹乐队若干人。马8只,灯8盏,有16个男童表演。

  首先由长号吹起“马灯来道头……”后,鼓乐队配合着咚咚嘭,马灯以长方形列队由头旗1引领,进入稍有名气的大道地(即三、四合院道地),旗1,一个把头带四马四灯;一个倒把手插中央带四马四灯,表演的18人。旗1听乐队敲打节拍,从列队、缓步、跑步转入热潮的不同节拍而把握不同的表演。形式上由小跑、快跑、后退、翻侧、穿梭。如此飞快转动,保持灯火不熄。

  马灯作为舞蹈,它有多种的表演阵法,名为“轧陈”,如“梅花陈”、“对子陈”、“十字陈”等等——事先自然作过细心的排练。如在夜间到了大户人家宽阔的院子里,东家就会在院子的中央摆好呈梅花状的五只酒坛,这就表示要求“轧”梅花陈,那时马灯全班人马,必精神抖擞,显出浑身解数,不敢稍有怠慢。前面那高举门枪的带头人,头微侧,门枪平举,踏着紧而细的碎步,带领着身后的马童,有条不逊地穿插在五只酒坛之间,马童们也同样微微侧着头,挥动着马鞭,紧拉马缰,踏着紧凑而细碎的步伐,紧紧地跟在后面,全神贯注,目不斜视。这时马灯队的打击乐器,配合着,使轧阵渐趋热潮,赢得观众阵阵喝彩,东家还给马灯队犒赏。全场表演一个多小时。

  服饰:头包英雄结,红绿服装、红腰带(绸布做的,1公尺3长)、解放鞋

  道具:旗枪(长2米多点,高60公分,用绸布做的)、马灯(长一公尺)、鼓(直径30公分)、锣(直径30公分)、钹(直径25公分)、小锣(直径20公分)、长号(长40公尺)马灯这个民间舞蹈,具有很强的民族风格,基本上是代代流传下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解放后,马灯表演已经不流行了。


[以上内容由网友"mypyf"分享。]

为您推荐: -岱山特产-岱山美食-岱山民俗文化-岱山十大景点-岱山十大特产-岱山旅游指南 -岱山行政区划 -岱山名人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