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桥竹刻以留青见长,表现形式多样,作品类型有臂搁、笔筒、竹根雕、屏风、挂屏、棋钵等。
凤桥竹刻传承人冯嘉生(1946年出生)师承其父冯国介。冯国介好金石、精竹刻,曾与吴天如等著有《百梅斋印存》。冯嘉生自幼受父亲熏陶,初学篆刻,继学竹刻,成年后潜心于竹刻艺术,已从最初的以刻竹片、长卷为主,发展到刻臂搁、笔筒、竹根雕、屏风、挂屏、棋钵等,且影响到周围的一些爱好者,逐步形成了凤桥竹刻色、泽、形等方面独特的风格。其代表作品“清明上河图”在首届浙江省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荣获“天工奖”。
凤桥竹刻工艺流程注重选竹、断料、刻制三步:采竹在冬季,选取挺直、竿长、节稀、无斑点之竹,求其精华内敛而虫蛀少,以体硕质坚、生长三年以上的竹为佳;断料,竹子砍下后,须经两年自然晾干,按作品要求分割成竹筒或竹片,通过蒸煮处理,干透后做好坯样;刻制,先在竹筒竹片上绘制相应图案,然后用刻刀刮、刻、磨、上光,最后成品。凤桥竹刻以留青见长,表筠不可擦伤,以保证作品莹洁如玉。
凤桥竹刻的艺术特征:一是刀法细腻、精练,刀路流畅,一气呵成;二是线条优美,刚劲有力;三是具有浅浮雕的艺术效果,这是有别于其他竹刻艺术的最显著的特征。作品外形美观,易于携带、保存,适合收藏或馈赠亲友,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
凤桥竹刻系纯手工操作,工艺流程复杂,制作耗时费神,经济效益不高,竹刻艺人为数不多,后继乏人,面临失传。从2005年开始,冯嘉生在家中常年开设竹刻培训班义务传艺。
凤桥竹刻被列入第一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信息来源:文/嘉兴图书馆 图/桐乡市文化馆
为您推荐: -南湖区特产-南湖区美食-南湖区民俗文化-南湖区十大景点-南湖区十大特产-南湖区旅游指南 -南湖区行政区划 -南湖区名人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