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民俗文化

核雕

旅景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核雕,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艺品。民间多以桃核雕刻,穿孔系挂在身上作为“辟邪”。有制成佩件、扇坠、串珠等为文人清玩。其艺术特点是在较小的果核上表现出复杂的题材,雕刻手法也细致入微。所刻有诗文或渔家乐、百花篮、罗汉等题材。于2008年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核雕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明代,橄榄核雕艺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达官贵人视其为宝物,作为佩戴的装饰品风行一时。明宣德皇帝酷爱核雕,并极为赏识核雕圣手“夏白眼”的高超技艺。天启年间,核雕更为盛行,上至皇帝,下至一般士大夫,很多人对此爱不释手。明熹宗不仅喜欢收藏核雕,甚至还亲自操刀雕刻,他创作得“五鬼闹判”被视为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在民间,著名核雕艺人王叔远创作的“苏东坡泛舟赤壁”成了后世核雕的经典。

  到清代,核雕名家辈出。康熙年间的苏州“老金”,嘉定的封锡禄;乾隆年间的宋起凤、沈君玉以及广东名师陈祖章等都是技艺超群的一代大家。苏州吴县的杜士元擅长核舟,“穷极工巧之能事”,被人们称为“鬼工”。

  民国年间各种核雕品种日趋丰富,花船、罗汉头、八仙、关公、钟馗等历史和传说人物各具特色。苏州核雕名师殷根福在上海老城隍庙开设“永兴斋”,专事橄榄核雕的创作销售,并传艺于儿子殷荣生、女儿殷雪芸、弟子须吟笙等人,殷根福被人们视为当代苏州核雕的鼻祖。

  核雕之所以能在我国民间工艺中独成一系,独树一帜,不仅因为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是因为核雕这门工艺有着它自身的特点。首先是核雕创作载体的独特性,它是以果核为创作原料,这一特点使它同玉雕、石雕牙雕根雕等雕刻艺术区别开来。其次,这门工艺创作的随意性很小,创作人必须以丰富的想象将紊乱的果核纹理构思成型,核雕艺术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果核纹理和形状的限制。

  核雕作品的款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1)念珠类,如十八罗汉、骑兽罗汉等,一般由20颗组成整串,有时中间配上夹珠,成为一串项珠。

  (2)手串类,如风景八仙、十二生肖等,适合戴在手腕上,可随手盘摸。

  (3)单件类,用来作扇坠,或挂于手机,或挂于腰间。

  (4)摆件类,这类作品题材较少,以核舟为主,难以盘摸,只能作为摆设观赏。

  核雕作品的制作大致要经过选料—画样—成型—雕刻—开脸—抛光,除了要具备一般雕刻所需要的绘画、书法以及雕刻基础之外,还要有特选的材料、特制的刀具、特别的眼力、特有的指功、特别的毅力和独特的构思。要选择比较肥厚,而且可雕刻的凸起面积较大的桃核,这样可为后面的创作提供更大的创作空间。要有合适称手的雕刻工具,根据不同的用途,刀具也有长短粗细之分,刀口分平的、圆的、斜的、尖的、三角的、带钩的等等多种形状。对手臂、手腕、手指的力气和手指头感觉的灵敏能力也有很高要求。核雕这门工艺属于功夫活儿,心浮气躁是做不出来的,桃核又小又硬,雕刻时,手指难免会被刀具锉伤,这就更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否则只能半途而废。

  核雕工艺品造型丰富、立体感强、线条清晰流畅、人物有神、风格细腻、以材取景、以小见大,整体精巧,是人们玩赏和收藏的艺术珍品。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以上内容由网友"汉水青天"分享。]

为您推荐: -江苏省特产-江苏省美食-江苏省民俗文化-江苏省十大景点-江苏省十大特产-江苏省旅游指南 -江苏省行政区划 -江苏省名人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