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民俗文化

辽宁鼓乐

旅景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辽宁鼓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辽宁鼓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辽宁鼓乐自古以来就十分盛行,曾对东北各地的鼓乐产生过深远影响。辽宁省辽阳市出土的汉魏时期古墓壁画中就有古代的鼓吹演奏图,并且题有“鼓吹演跌欢戏”六字。

  辽宁鼓乐早期为笙管乐,明清时期加入了唢呐乐,清代中叶乐队定型并趋于成熟。从曲目上看,它保留了少部分唐宋曲牌,大部分则是元明南北曲和明清曲牌;从结构上看,鼓乐曲体十分严谨,每一类乐曲都有一定的结构模式,板数规定十分严格。特别是其中的汉曲、大牌子曲,有着明显的唐代大曲和宋代曲破的结构痕迹。从某些乐曲的音调上看,辽宁鼓乐曲明显地受到了北方少数民族(如契丹、女真)音乐的影响。在乐调方面,辽宁鼓乐用借字手法形成的“三十五调”实际是滥觞于唐宋的“移宫换调”,属“燕乐二十八调”的余绪。此外,辽宁鼓乐中唢呐的七种调名称谓为研究唢呐形制的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线索。

  辽宁鼓乐先后产生了一批技艺高超的传承人如王文州、王国卿、王国全、刘永年、刘永庆、刘宝善等,他们不仅在本地教授徒弟,而且还向外地传艺,由此促进了辽宁乃至东北三省民间鼓乐的普遍传承。常用曲目有《工尺上》、《梅花调》、《上菜曲》、《句句双》、《桂枝花》。

  目前,辽宁鼓乐依然盛行不衰,但演奏的传统曲目已经日渐减少,尤其是大牌子曲和汉曲,能完整演奏者寥寥无几,出现了鼓乐活动兴盛而传统乐曲却走向濒危的尴尬局面,需要有关方面加以保护。


[以上内容由网友"xf_wwh"分享。]

为您推荐: -辽宁省特产-辽宁省美食-辽宁省民俗文化-辽宁省十大景点-辽宁省十大特产-辽宁省旅游指南 -辽宁省行政区划 -辽宁省名人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