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湘西州 > 龙山民俗文化

土家族摆手歌

旅景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土家族摆手歌
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家族摆手歌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家族民间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几千年来,土家族凭着自身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大量的艺术特色浓郁、生活气息浓厚的鲜活民族文化,土家族摆手歌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异卉,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土家族摆手歌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摆手歌又名社巴歌,是土家族巫师“梯玛”和摆手堂掌堂师在祭祀活动中所唱的古歌。摆手舞随歌而产生,随舞而得名。摆手歌产生于远古时代,明清时期相当盛行。清雍正年间《永顺府志•杂志》载:“每岁正月初三至十七日,男女齐集鸣锣击鼓,跳舞唱歌,名曰摆手。”清代贡生彭施铎的《竹枝词》写道:“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由此可见,摆手活动在当时已成为土家族人民最大的节日歌舞活动。

  传统的摆手活动由梯玛主持,首先举行祭祀。祭祀中梯玛叙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英雄人物的古歌,作为经典传诵。祭祀后众人跳摆手舞、唱摆手歌,祈风调雨顺,岁盈年丰。

  作为民间文学的摆手歌,是全部使用土家族语言演唱的自由诗体歌,各部分可单独成篇,又可整体成章,体现了歌的整体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特点。

  摆手歌记录了土家族历史来源、民族迁徙、英雄人物和不同时代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内容广泛,篇幅浩繁,民族特色浓郁,是一部土家族历史的百科全书,是一部土家族文学的历史宝典,对研究土家族文学本身起着重要作用,对历史学、民族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有着极其珍贵的价值。

  土家族摆手歌流传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地区,以龙山县、古丈县为最。

  土家族能歌善舞,龙山更以土家摆手舞而著称。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全州尚有5个土家大摆手堂,其中除1个在古丈田家洞,其余4个均在龙山,即农车、马蹄寨、洗车柏那、里耶长潭。土家小摆手堂更是星罗棋布,据龙山县文化馆1983年调查,仅洗车河流域就有152个。1995年,农车乡被省文化厅授予“湖南省群众文化艺术之乡——土家摆手歌舞之乡”称号。

  土家族摆手歌流传的历史悠久。土家族聚居区先秦属楚之黔中地,秦属黔中郡,汉改为武陵郡,隋为辰州,唐置溪州。土司王朝从南北朝至清雍正“改土归流”,共800余年。其间土家族民间文化得到相对稳定发展,直到繁荣鼎盛时期的明末清初,为土家族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民族文化遗产。土家族崇巫、崇自然神,历史上梯玛地位显赫,能“上达天意,下通神灵”,在祭祀天神和祖先活动中,以“梯玛神歌”为神词,伴随法事表演程式娱神娱鬼,而在土家社巴节群众祭祀活动中,以群众“摆手舞”来娱神娱鬼,由梯玛和摆手堂主持演唱的娱神歌即“摆手歌”。“摆手歌”伴随梯玛法事摆手舞而来,以歌伴舞,以锣鼓点合节拍,以示众人奉神,敬天敬地,献歌献舞,祈求神灵赐福、风调雨顺的良好愿望。因此,摆手歌与梯玛神歌同期产生、丰富和发展,后从梯玛神歌中分离出来,成为土家族祈年、社巴节等群众祭祀活动中的祈神仪式歌。

  摆手歌以舞生歌,以歌伴舞,是土家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形态。有以民族语言演唱的祭祀歌,天地神话歌,英雄故事歌,生产生活歌。在摆手舞锣鼓及动作节律中,摆手歌合着节拍,唱出了老祖先留下的古歌,叙述着古老的神话,传颂着英雄故事,传承着时令劳作歌,教育子孙不能忘了祖先的创业艰辛,迁徙、征战的艰险及生存繁衍的历史,认真对待生活,善待家人和乡亲父老。因此,民族性成为摆手歌的主要特征。

  摆手歌是祭祀活动中演唱的古歌。土家族祖先崇巫,信奉梯玛。梯玛被视为能通诸神的神人合一的化身。摆手歌是梯玛传承梯玛神歌和摆手歌的最好形式。摆手歌和梯玛神歌的区别在于梯玛神歌是给人驱鬼祛邪、渡关解难,多以户为事主,祭祀祖先、求子求女、巫药治病,其程序是请神、迎祖、安堂、上供、吟唱梯玛歌,根据相关法事求神问卦,焚香烧包许愿还愿。而摆手歌则是一寨一族的祭祀活动,乃至周边村寨联合祭祀社菩萨唱的歌,规模大、参加人数多,队伍组织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拜祭社菩萨、祈岁盛年丰、风调雨顺。土家族奉社菩萨为保护神,唱摆手歌,跳摆手舞,娱神娱人,通过摆手歌的传唱,教育土家族后人不忘根本、勤奋劳动、适时耕种、团结协作、战胜困难,用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有很强的信仰习俗性。

  摆手歌以自由诗歌体演唱,可长可短,即兴发挥,视场合处所、人员阵容大小,可增可减,完全由梯玛和掌坛者掌控。速度、节奏、拖腔、衬词完全由梯玛和主唱者演绎变化。

  摆手歌是土家族珍贵的文学宝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作为保存传播土家族文化的载体,摆手歌中的生产歌、生活歌、时政歌、礼仪歌等富于哲理的歌谣,已被广大土家人民所喜爱和传唱,已成为指导和规范土家人民的行为教义而演绎成世代传唱的民间歌谣。一部摆手歌就是一部土家族的百科全书和文学经典,对土家族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土家族摆手歌中的民族迁徙歌,唱出了酉水沿线的许多地名,一路尽属险滩恶水,山高坡陡,如某些地名凤滩、茨滩、罗依滩、占潭口滩等,古时都是水急浪高,礁石密集,明暗纷呈。古歌叙述的路线是土家先人逆酉水而上,分若干支在湘西及武陵山为中心的土地上定居、生存繁衍,其艰辛可想而知,尤其在科技、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民族大迁徙的困难是无法比拟和形容的,为土家族历史研究提供了难得的信息。它的历史研究史料价值显而易见。

  摆手歌中的生产劳动歌不仅有一年四季农事歌,还包括打铁、铣犁、绩麻、纺车、织布、织锦等记叙,古时手工劳动内容在歌中有一定的篇幅,而摆手舞则根据演唱的内容,模拟相关劳动动作,起到了传承和丰富农耕文化及附属手工技艺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摆手歌的重要价值之一。

  由于摆手歌是由梯玛和主持用土家语演唱的,特别是人类来源、英雄故事等神话传说,语言完全由梯玛按师傅传授的语言演唱,其中保存了大量古土家语,在各种祭祀场合和摆手歌舞的同时,土家语得到传承和保留。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在语言的传承中,土家族祖先的优秀品德和业绩、知识、理念及信仰、习俗等都得以传承,是摆手歌的重要价值。

  2008年,土家族摆手歌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古丈县、龙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均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


[以上内容由网友"xdc2001"分享。]

为您推荐: -龙山特产-龙山美食-龙山民俗文化-龙山十大景点-龙山十大特产-龙山旅游指南 -龙山行政区划 -龙山名人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