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舞龙•弄九鲤》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镇海街道是莆田市荔城区政治、文化、教育中心,著名历史人物众多。宋代始,兴化文化比较发达,文人中举及在外居官的不少。他们有的善音律词赋,有的好歌舞杂剧,并多置家宴乐以自娱。当时,莆田民间的歌舞百戏,多是吸收了“吴歌”、“楚谣”及杂剧表演艺术,逐渐形成兴化民间舞蹈。宋明至清兴化对外交易及航运频繁,流行于温州、杭州、潮州等的南剧流传至莆田,并为兴化杂剧所吸收,促进其发展成熟。至于镇海办长寿社区的《舞龙•弄九鲤》始自何时,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一是隋炀帝开凿运河之后,龙舟南游,下诏沿河各地歌舞迎贺,长寿一带百姓以扎龙、制九鲤为纪念。二是传说九鲤乃河南禹门县百姓为纪念大禹为民治水之功,以“鲤鱼跳龙门”象征摆脱痛苦奔向幸福境界。唐末藩镇割据,随中原百姓避祸时人们把此舞带入莆田,千年来沿袭传承。上述传说只在民间流传,有待进一步考证。龙在历史文籍的记载0现的时间极早,乃中国四灵之首,在人们的心目中,龙是祥瑞的灵物,是和风化雨的主宰。所以,沿海一带,渔民大都有立庙祭祀,同时,由此衍生的《舞龙•弄九鲤》这一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舞蹈。每逢有传统节日、重大庆典及出游庙会等,必有舞龙助兴。
长寿社的《舞龙•弄九鲤舞》,包含“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原有“祈年”之意。长寿社每年的祭神及元宵等节庆活动之所以要进行舞龙弄九鲤的表演,与莆田的厚重文化积淀及地方性民间信仰息息相关,与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中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知识有关。他们幻想龙是管雨的,想以舞龙来祈求神龙,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想以舞九鲤,寓意“鲤鱼跳龙门”奔向幸福生活。这些传统节日的庙会规模大、范围广、人数多,整个场面热烈、庄重威仪,而《舞龙•弄九鲤》这一寓意深刻的民间舞蹈的表演,娴熟的动作,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舞者心情愉悦,观者喜上门梢,到处洋溢着欢乐与和谐。
长寿社的《舞龙•弄九鲤舞》以其节奏明快、粗犷豪放,欢乐祥和的表演,为诸多盛大节日、重要庆典或隆重迎宾场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龙和九鲤属海神治下的水族象征,所以,特别是在妈祖文化的传播,闽台文化交流方面,《舞龙•弄九鲤》更是发挥其特色,多次参加迎、送台湾妈祖联谊会,大型进香团以及妈祖金身巡游台湾等大型文化活动1踩街广场表演,如05年仙游龙舟比赛的龙舟下水及开幕式表演;07年为莆田市全国首届南北少林武术节开幕式的开场表演;08年的“天下妈祖回娘家”文化活动的广场表演,09年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演展以及参加历次的湄洲妈祖庙会等。
舞龙弄九鲤表演形式独特,主要分踩街1与广场表演两种。踩街1是“舞龙•弄九鲤”队伍在行进中,随锣鼓的节奏,依次悠扬游摆,贯步1,整个队伍在龙珠、鱼珠引导下,呈形式前进。在行进中遇在街头广场或群众围观时,即兴表演其舞蹈中某个片断动作,鼓动现场气氛,或遇有某神宫、社庙燃放鞭炮邀请,即兴表演。为之祝福祈求吉祥,演毕邀者给予红包“挂红”酬谢。广场表演程序相对固定,一般是找圆场——鱼穿龙——卧式叠龙——立式龙塔——鱼龙正穿肚——鱼龙反穿肚——跳龙——反跳龙——跃禹门——造型龙呈腾驾雾状——结束。
舞龙弄九鲤,表演内容与其他地方迥然不同。“舞龙•弄九鲤”的队伍在行进中,随锣鼓的节奏悠扬游摆贯串1进入场地后,先是找场围,以划出场地以便表演。然后队伍随鼓点节奏变化龙,依次摆成长龙阵,九鲤则在鱼珠引导下,依次游戏,抬龙身各节中穿越称为鱼穿肚,龙、鱼互嬉和谐。鼓点变化,龙起舞摆成龙头贴地呈卧式叠,龙尾在空中摆舞,九条鲤鱼及四游船在其周围窜游摆舞。龙头在下摆动,鼓点变频,点击三通,龙珠诱龙头三下,然后腾起舞动,演化成龙头昂举高空,龙身围成叠状,称之叠龙塔,呈金龙献瑞造型。九鲤及游船继续在场地四周及空地上游穿。舞队随音乐节奏欢快热烈变化,龙则展舒成卧地之状,鱼在鱼珠诱导之下,依次跳跃过各节龙身,随后龙珠、龙头起身跃跳本向各节后,又反覆由龙尾先跳跃本向各节。本程序演毕,龙又演舞各节,靠成∧形状,鱼则依次贯穿钻其后龙珠,龙头开始顺序依次自钻穿越过后,又搭∧状反序次又进行演舞。随后龙又摆成长阵,中间摆成门状,称为禹门,九条鲤鱼贯穿越过。此后鼓点节奏稍缓,龙游舞顺畅后,鼓点节奏变成热烈欢快、龙头高举在上昂立,龙身团团围成团状造型,龙尾快乐摆舞,龙呈腾升向上,此时亦可在龙口点燃预先放置的焰火烟花,鲤鱼及游船则在四周欢快游动舞蹈。焰花喷毕,鼓点节奏开始返缓,整个队伍恢复常态优哉游哉,得意退场。
《舞龙•弄九鲤》特殊的表演形式和表演内容,在民间艺术表演活动中,一是形成了参与各项活动的具有广场艺术大众性特征、程序性特征依存性的特征。二是对民间歌舞的吸收,也有对莆仙戏舞蹈艺术、打击乐等莆田地方特色音乐的揉合,所以形成多源性特征。三是道具制作及其舞技表现形式,在本市乃至省内稀有,所以,它具有稀有性的特征。
《舞龙•弄九鲤》民间舞蹈,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及传承历史,在全市其他同类广场舞蹈中实属罕见。发掘抢救和保护《舞龙•弄九鲤》,对丰富和完善福建省的民间舞蹈艺术宝库,促进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和民间艺术,丰富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为您推荐: -荔城区特产-荔城区美食-荔城区民俗文化-荔城区十大景点-荔城区十大特产-荔城区旅游指南 -荔城区行政区划 -荔城区名人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