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鲁衡日晷制作技艺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规又称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诞生于六千年前的巴比伦王国。中国最早文献记载是《隋书·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于隋开皇十四年(公元574年)发明的短影平仪,即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的明确记载初见于南宋曾敏行的《独醒杂志》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图。清雍正年间,罗经制作大师吴鲁衡在原有固定式日规的制作原理基础上,独创出便携式手工木质日晷,此晷为长方形,可以开合,上层面均布刻度,分十二个时辰(含二十四小时),其中间装有一根与盘面垂直的规针;下层面也有刻度,分二十四节气。晷盘的下半部装有指南针,周围视晷盘大小分布若干层罗经圈层,使用时将晷盘上层竖起,背面插针按节气插定成斜角度,再对准指南针北极方向,晷针便能在日光下显影,并随太阳运转而移动,针影所至,便是时刻,分毫不误。吴鲁衡日晷既能测定当地时间,又是古时的风水用具,吴鲁衡日晷和万安罗盘、风水尺也被风水师视为“风水三宝”,统称为罗经。
[以上内容由网友"月上眉梢"分享。]
为您推荐: -休宁县特产-休宁县美食-休宁县民俗文化-休宁县十大景点-休宁县十大特产-休宁县旅游指南 -休宁县行政区划 -休宁县名人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