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平顶山市 > 郏县民俗文化

郏县大铜器

旅景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郏县大铜器
  大铜器历史起源

  郏县铜器主要分布在河南省郏县,辐射到襄城县禹州市、宝丰县、汝州市等周边县市。郏县铜器始于三国时期,曹操指挥襄阳之战大胜后命宫中乐师、工匠制造了铜制器皿,并创作出了以各个战役而命名的曲牌,如:“得胜鼓”、“呼雷炮”、“五虎下西川”等。此后传入民间,多用于求神、祭天、唤雨、驱邪消灾、节日庆典等大型活动仪式。是中国古代民族民间艺术之珍品,是我国北方打击乐种的典型代表,是世界上最响亮的打击乐器和乐器最多的打击乐种。

  西平县民间大铜器历史悠久流传广泛,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素有“城东喇叭、城西铜器”之说,全县80%的自然村都有铜乐队,是群众参与最广泛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西平民间大铜器是一种独具风格的闹年器乐。

  仪封村位于西平县杨庄乡南部,西平县与遂平县交界处,该村已有3000年的历史,清朝初年设镇,为西平县四大名镇之一。1958年因建扬庄滞洪区,仪封镇撤销划归为杨庄乡。西平县仪封大铜器已有1400年历史,始于隋唐,兴于明清,其特色为音律铿锵,气势恢弘,节奏明快,热情奔放,曲目丰富多彩。全村现有大铜器5班,民舞和秧歌队18支,参与者近2400人,对外服务年收入80多万元。

  仪封村戏剧历史悠久,清代即有梆子班,曲剧班和越调班。建国前,李运亭,张秀卿,申凤梅,毛爱莲在仪封作地演出长达八年,是河南越调发祥地之一。建国后,仪封村曲剧团和豫剧团仍相当活跃,常年在西平县和周边县市演出,年演出收入40万元左右,并在地区和县戏剧大赛中多次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西平大铜器从目前传承谱系记载来看,至少也有300多年历史,西平县民国县志《风俗篇》曾有“古已有之”的记载。西平大铜器与本地闹年习俗有着密切的关系,群体参与、世代相传。尤其是它至今还保留了100多支传统曲牌,这些曲牌有的还有一定内容的意境和故事情节,加之其与舞蹈的对演和撂铙镲等绝技的展示,长期以来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格特点,不但在我省有一定影响,在中原地区也有着一定的代表性,是非常值得保护和传承的优秀民族民间文化。

  遂平县的大铜器传承谱系来考证,流行于该县的大铜器至少也已有300年历史,其多个乡镇几乎村村都有传统的铜器队,长期以来,世代相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遂平县的大铜器依据世传曲谱,一直保持着自身的传统风格,且有着一定的舞蹈性和不同场合的适应能力,在我省民间大铜器中独具特色并且富有很强的视听感和欣赏性。对遂平县的大铜器加强保护和传承普及,必将为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铜器的艺术特色

  自我国青铜器被普遍应用以后,这一独特而富有中原文化特色的以铜器为主的打击乐形式已在该地逐渐形成,对其周边地区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典型的中原传统文化特征。郏县大铜器是以铜制乐器和大鼓组成的集体打击型民间艺术形式,其场面壮观、简单易学,表演形式丰富多彩,千百年来逐步形成了自身变化多样的不同曲牌,且还在不断发展和创新,在中原地区及国内形成了一定影响。对郏县大铜器的保护与传承必将对丰富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推动广大群众的集体合作意识与社会族群联谊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

  郏县铜器的古谱历史最悠久、曲牌最丰富,曲中较多运用了1/4、2/4、3/4、4/4、6/4拍,广泛使用了连续切分音及小切分音,对于研究民族民间音乐、青铜乐器发展历史有着极高的价值。

  河南遂平《大铜器》是十多件大小锣、鼓、铙、镲配合敲打起舞,气势非凡,还能通过抑扬顿挫的乐音和舞者的神情动态表现一定内容。如表演“孙悟空大闹天空”,当击铙挥舞至热潮时,数名持铙者同时将十几面十多斤重的大铙抛向高空,又同时接住,其精湛的技艺,为人们赞叹不已。

  西平县《大铜器》所用器乐一般有大鼓、大铙、大镲、边鼓等,演奏人员15——50人不等,演奏起来音乐洪亮,形象生动鲜明,丰富多彩,演奏技巧性强且表演形式多种多样,深受群众喜爱群众喜爱。

  大铜器现状

  西平县杨庄乡仪封村是一个有4000多口人的古老集镇,集镇上有一半以上的人爱打大铜器和表演民间舞蹈。这里的大铜器有上千年的历史,表演乐器有大铙、大钹、中钹、小钹、大锣、中锣、小锣,还有大鼓和小鼓,演奏时由一人持边鼓用体语指挥。表演场面宏大,演奏起来如凤鸣龙吟、虎啸狮吼,排山倒海、震天动地。该村87岁的老人赵尊奎现被命名为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赵尊奎生于1920年,8岁上私塾,念《三字经》、背《百家姓》,因聪明好学,很受先生喜爱。那时的赵尊奎一放学就往民舞队里钻,跟着大人扭呀跳呀,很快成了民舞队里的出色演员。年龄稍大一点,他就往铜乐队里挤,开始打小锣、小钹,后来学打大锣和小鼓。那时的大锣有4公斤重,他个儿小掂不动,就左手提着锣绳用两腿夹着锣击打。

  他对当乐队指挥产生了兴趣,每当本村和附近村铜乐队演奏时,他都在一边仔细观看,学习他们的鼓点和指挥技巧,并把学来的鼓点记在小本子上,晚上躺在被窝里熟背和练习。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不但学会了从“一铙”到“七铙”等常用鼓点,还熟练掌握了“狮子滚绣球”、“麻雀闹竹园”、“母驴思驹”等高难度鼓点的指挥和演奏技巧。1933年,周围乡村40多班大铜器会集仪封举行比赛,13岁的赵尊奎成了赛场上会鼓点最多、指挥技巧最好的铜乐队指挥。

  既是大铜器迷又是戏迷的赵尊奎白天去私塾读书,晚上到戏班学唱戏和伴奏,到15岁时,已成了剧团唱“旦角”和“娃娃生”的主要演员,同时还学会了演奏二胡、板胡、坠子弦等乐器。

  赵尊奎20岁那年,被抓到1二十六路军当壮丁,由于上过私塾和会唱戏,又被分到文工团当演员。两年后该文工团就地解散,赵尊奎返回原籍。

  当时,申凤梅、毛爱莲、冯秀峰、刘松山、陈金英等组成的“同乐班”正在仪封坐地演出,赵尊奎先是在“同乐班”拜师学艺,后来成了正式演员。

  1950年,“同乐班”易名“醒民剧社”,被西平县人民政府接管后进入县城。

  当时,赵尊奎想随剧社进城,但父母和妻子坚决反对,他们说:“现在解放了,咱分的有房有地,不愁吃,不愁穿,何必还去当戏子丢人!就是教个书,也比唱戏强。”

  1950年秋天,已经30岁的赵尊奎到省会开封考中专,被郑州师范学校艺术短训班录取。毕业后,赵尊奎被分配到开封市第十三小学当教师,月薪40元。

  1953年年底,他到开封市人事局开了调动工作介绍信,调西平县文化馆工作。回到家乡的当天,他就和铜乐会的伙伴们泡在了一起,晚上打铜器、玩狮子,白天收集整理大铜器鼓点。他运用在学校学的音乐知识,结合在开封、郑州学到的大铜器打法,对仪封大铜器的鼓点、演奏技巧和民间舞蹈进行加工和改进,使仪封的大铜器和民间舞蹈锦上添花。周围几个县的铜乐会纷纷派人到仪封学习大铜器的鼓点和打法。春节过后,仪封曲剧团又接到不少唱庙会的订单。赵尊奎是团里的头把弦和主要演员,从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把去县文化馆报到的事全忘在了脑后。

  1954年麦收后,他拿着调动工作介绍信到县文化馆报到时,馆长赵仿如告诉他:“你这个介绍信早过期了,要调回西平上班,需要再到省里开一个介绍信,也可以还回开封工作。”赵尊奎心里只有家乡的大铜器和民间舞蹈,只有家乡的剧团。就这样,到县文化馆工作的事被永远搁置了下来。在以后的几年里,打铜器和唱戏成了赵尊奎的主要事业。

  1958年大炼钢铁,仪封一带的大铜器绝大部分被砸碎,填进了冶炼炉。当时大队干部把赵尊奎和铜乐会的几个骨干找到大队部说:“现在全公社各大队的大铜器都上交了,咱大队要不交,可要挨批斗。”赵尊奎说:“这套大铜器陪伴咱几十年了,是咱的心肝宝贝,就是挨批斗,咱也不能上交。”当天夜里,赵尊奎和几个好友一商量,趁夜深人静时,把大铜器放在红薯窖里保存下来。为这事,他和几个好友挨了几次批斗。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和“0”期间,赵尊奎为了挣几斤红薯干养家糊口,曾到泌阳、遂平等县说坠子书,唱地摊戏,后来又到吉林省一个国营林场当林业工人,但他仍舍不下魂牵梦萦的家乡大铜器和民间舞蹈。家乡的生活稍有好转,他就重返故里成了铜乐队和民舞队的成员。

  改革开放之后,已年逾花甲的赵尊奎整天乐得像个孩子,一有空就和年轻人一起切磋大铜器的打法,研究民间舞蹈的表演技艺,使仪封大铜器和民间舞蹈的表演技艺更加精湛,在县、乡举办的大铜器比赛中连获一等奖,引起了省、市、县文化部门的关注。

  仪封周围乡村的农民上门向赵尊奎请教大铜器的打法,舞钢、遂平、舞阳、郾城等地的大铜器爱好者还把老赵请去传授大铜器和民舞表演技艺。遂平县玉山镇的大铜器原来鼓点少、打法单一,经赵尊奎多次指导,在全省大铜器比赛中获二等奖;西平县芦庙乡高槐树村的大铜器经他手把手传授技艺,连续6年在西平县大铜器和民间舞蹈大赛中获一等奖。

  近几年,群众文化活动的热情更加高涨。赵尊奎老人所在的仪封村一下子兴起12支民舞秧歌队,大铜器也由2班增加到4班。

  赵尊奎虽然年事已高,但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不减当年。只要听到村里锣鼓响,他都要去转转看看,发现不足之处立即上前纠正指导,有时还抡起鼓槌擂上一通,接过边鼓指挥上一阵子。若有人上门请教,他就是身体有病,也要热情接待,悉心指教。

  2006年8月,以仪封为中心的西平大铜器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1月,赵尊奎本人被命名为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他所在的杨庄乡也被命名为河南省文化艺术之乡。

  如今,年已87岁的赵尊奎比以前更忙了,一撂下饭碗,就到村铜乐队和民舞队指导排练;稍有空闲就坐下来记录整理自己熟悉的大铜器鼓点和民舞曲牌及动作;有时来了兴致,还和年轻人一起,拉起弦子唱几段大调曲子和老越调。他常对儿子和村里青年人说:“大铜器、民舞、戏剧是咱仪封的宝贝,你们要好好继承下来,传承下去,让它们造福子孙后代。”

  现在,驻马店地区的民间舞蹈“大铜器”,表演者年龄越来越大。看过其表演才知道,其表演者需要在表演过程中连续接抛十多斤重的铜铙,必须是身强力壮的中年人或青年人才能完成表演,因此,如果没有新鲜血液及时补充,那些严重老龄化的“文化古董”必然会走向衰亡。虽然越尊奎老人仍热情高涨,可毕竟年事已高,这种表演早力不从心了,所以“大铜器”的道具狮头也尘封已久,残破不堪。希望“大铜器”后继有人,不断地传承下去……

  近年来,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又无高层专家指导,造成铜器队伍数量减少,规模缩小,水平下滑,活动次数历年呈下降趋势。郏县原69个铜器队现仅存26个,档案资料因经费紧张而荡然无存。许多古谱已失传,急需得到抢救。

  


[以上内容由网友"cc"分享。]

为您推荐: -郏县特产-郏县美食-郏县民俗文化-郏县十大景点-郏县十大特产-郏县旅游指南 -郏县行政区划 -郏县名人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