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长沙市民俗文化

湘剧

旅景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湘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湘剧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湘剧是湖南省最主要的地方声腔剧种,流行于湘南东部17个县市及赣南西部和广东的坪石、岐门、乐昌、桂头、犁市、韶关等地。因它曾以长沙湘潭为活动中心,故又称长沙湘戏。湘剧融合有昆腔、高腔、弹腔及杂曲小调等多种声腔,明初至嘉靖年间,传入湖南的昆腔和弋阳腔与当地方言及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湘剧。

  衡阳湘剧剧目繁多,有连台本戏6个,整本戏113个,散折戏465个,《封神榜》、《岳飞传》、《目连传》、《金印记》、《投笔记》、《白兔记》、《拜月记》、《四进士》、《奇双会》等均是其中的代表性剧目。

  湘剧脚色行当分工细致,包括大靠把、二靠把、唱工、小生、大花脸、二花脸、紫脸、三花脸、正旦、做工旦等12行,小生又有文巾、罗帽、雉尾、蟒靠之分,且有穷、文、富、武四种做派。湘剧表演充分吸收昆曲的艺术因素,载歌载舞,灵动活泼,有一批以造型和功架著称的剧目。生行表演中拖鞋前行的“趿鞋路”、金鸡独立的“船路”、踉跄而走的“醉路”及旦行中的“大脚婆路”等都带有鲜明的剧种特色。湘剧有曲牌三百余支,以南曲为主,弹腔除南、北路外,尚有反南路、反北路、平板、安庆调、七槌半等。演唱时以唢呐、笛子等伴奏,湘剧伴奏有文武场面之分,文场以二弦、月琴、笛、唢呐等管弦乐器配合唱腔,武场则以鼓板、大钹、大小锣等打击乐器烘托表演。

  经过数百年的艺术实践,衡阳湘剧已成为湖南的一个独立戏曲剧种。谭保成是衡阳湘剧谭派表演艺术的奠基人,他的表演深受昆曲艺术影响,雄健雅致,别具一格。1952年10月,他主演的《醉打山门》参加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受到毛泽东、1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梅兰芳等著名表演艺术家的高度评价。

  昆曲造就了衡阳湘剧,衡阳湘剧视昆曲为灵魂,同时又将高雅的昆曲艺术与区域文化结合起来,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这种将外来高雅艺术地方化、乡土化的实践在戏曲史乃至艺术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由于现代文化的冲击,湘剧与观众的关系越来越淡薄,加上资金缺乏、人才流失等问题,湘剧的生存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值得有关方面加以关注。

  曾金贵   曾金贵(长沙湘剧)湖南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曾金贵,男,汉族,中共党员,生于1938年3月,原籍湖南省桃江县源家桥,出身梨园从小学湘剧、工净行、师从贺华元、廖升煮等名家,学会了近百出传统节目。1960年参加全省青年汇演,以《颁兵》之孟良获得一等演员奖和优秀青年演员称号。61年自导自演《访袍》之尉迟恭获市青年艺术家称号。86年改编导演主演了《滚鼓》...... 详细>>>

  谢忠义   谢忠义(衡阳湘剧)湖南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谢忠义,男,汉族,1947年9月,出生在一个梨园世家,外公罗茂锦,舅舅罗金城,姨姨罗东凤,母亲罗满凤都是衡阳湘剧名角。由于从小受家庭熏陶,十岁考入桂阳县湘剧团学戏当演员。1959年拜原春台班著名老生演员曾衍翠为师,工老生,先后学戏:《打渔杀家》肖恩、《秦琼卖马》秦琼、《定军山》黄忠、《宋江杀惜》宋江、《...... 详细>>>

  曹汝龙   曹汝龙(长沙湘剧)湖南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曹汝龙,男,汉族,1949 年7月出生,长沙市湘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从9岁开始学艺,毕生致力于热爱的湘剧表演艺术。先师承何华魁、曾金贵老师攻花脸,后师承陈楚亻于 、廖建华老师改攻老生,先后涉猎了花脸、小生、老生等各种行当。并在总结前代艺人表演技巧的同时,继承性地发扬了湘剧表演艺术。将所学...... 详细>>>

  谭东波   谭东波(湘剧)湖南省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谭东波 1961年考入衡阳市文艺学校,从师李育全学习湘剧传统声腔音乐。1967年从师张华湘(湖南师大毕业生)学习音乐理论、二胡。1969年试行对样板戏进行创作、作曲、配器,长期已来为大小几十个剧目作过编曲、作曲。1977年向谭保成全面系统地学习衡阳湘剧高、昆、弹、声腔。1978年对衡阳湘剧声腔、音乐进行系统发掘、整...... 详细>>>



[以上内容由网友"jiangfei01"分享。]

为您推荐: -长沙市特产-长沙市美食-长沙市民俗文化-长沙市十大景点-长沙市十大特产-长沙市旅游指南 -长沙市行政区划 -长沙市名人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