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宣城市 > 郎溪民俗文化

小马灯

旅景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小马灯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马灯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郎溪县梅渚镇定埠街道居委会所辖的二十九个村民组范围,约在清同治年间(1862-1874),该地吕姓大族已有小马灯的演出。这一习俗,一直传承至今。此习虽在“文革”期间中断,上世纪八十年代恢复后,无论从规模、技艺及影响,至今在皖东南及苏南的胥河两岸,仍是一枝独秀。定埠的小马灯由男童扮演。表演中的人物有《三国》的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岳传》中的岳飞、岳云、金兀术、金蝉子、王贵、牛皋。合称“十匹马”。马队前后各有一马夫。另有两名小鞑子(小丑)手摇小破扇,在表的阵前阵后穿梭嬉戏,以资助兴。演出的程序是:一、开堂。胥河两岸吕姓村民,每年腊月小马灯演出前,必挂明•吕盛夫妇画像,十匹马均需向其礼拜。因吕盛生前官至云南屯田副使,故此仪称“拜副使公、副使婆”。拜毕,再至吕盛岳父母旧居地祭拜,称“拜家婆”。二、出堂。正月初一灯班百余人,前有各色彩旗,后有吹奏乐及锣鼓,在鞭炮声中表演于村头街口。村民人家接灯,都会给马灯披红挂彩,热闹非凡。三、进堂。正月十六日演完最后一场,称“煞灯”。全班人员叩拜吕盛夫妇画像。告示先祖助佑平安,演出成功。演出的阵式是:一、前跑阵。有:一字长蛇阵、二角阵至八角阵、双排龙门阵翻梅花阵。二、摆字。在“雨夹雪”的锣鼓、曲牌声中,摆“天、下、太、平”四字。三、运马。分单运马、双运马。四、后跑阵。有:十字八门、跑满天星等等。每场演出一个钟头四十分。尽管皖南各地多有小马灯的演出,而传承于胥河沿岸梅渚镇的小马灯,其习俗、表演形式,甚至伴奏的锣鼓、曲牌,明显带有吴越文化浓郁的特色。演出中伴奏的锣鼓为胥河沿岸极为著名的“十二番锣鼓”及“小锣鼓”,更为小马灯的表演增添异彩。郎溪县地处皖东南,梅渚镇却处于该县的最北端,与江苏南京市的高淳县、溧阳市相连。梅渚镇的定埠街道与高淳县桠溪镇,中间只隔一条胥河。春秋末期(公元前506年),自伍子胥伐楚开凿了这条人工运河(胥河),吴越人丁群聚两岸。两千五百余年来,在这条河流的孕育下,多种文化长期在这里交融的结果,至今还保留有省级“非遗”的《跳五猖》,市级“非遗”的小马灯、大小锣鼓、降福会;国家级“非遗”皖南花鼓首在这里发样。定埠小马灯历年省外演出遍及江苏高淳、溧阳、常州城乡,这既满足、丰富了皖、苏两省这一地域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弘扬了本地的民族民间文化,影响、带动着两省毗邻地区的这一活动,促进了两省这一地域的民间文化交流,同时也引起了海峡两岸梅渚村民旅台后裔子孙的文化认同与关注。

  信息来源: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以上内容由网友"自愚自乐"分享。]

为您推荐: -郎溪特产-郎溪美食-郎溪民俗文化-郎溪十大景点-郎溪十大特产-郎溪旅游指南 -郎溪行政区划 -郎溪名人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