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社火艺术,首推谢村一带。早在清末和民国期间已闻名遐迩,,智果寺周边,几乎乡乡有社火,村村有箱杖。每逢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为社火游演日,他们在自己居住的村社、乡间及集市游演完毕,都要涌入县城参与社火比赛活动,以展风采,决一胜负。
谢村民间社火艺术始于元末明初,脸谱规范正宗,组装高、险、奇、特,种类繁多,新颖别致,具有浓浓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1984年,陕西电视台专题播放,深受三秦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谢村高跷,俗称高脚社火,一般选16-20岁的青年若干,着装后,分别以1-2米柳木杠紧系小腿外侧,列队而行,并按剧情作哑剧动作,时而“圆场”,时而“龙摆尾”、“插花”、“雀跃”、“扭摆”,行走自如,有惊无险,博得人们阵阵喝彩。
谢村竹马,俗称“耍灯”,又叫“跑社火”,它与高跷兴起年代相同。每逢正月十四、十五夜晚,由自然村组织,在各式花灯簇拥之下,龙灯开道,锣鼓齐鸣,祥龙飞腾,金狮翻滚,或以传统折子戏的人物造型,分别跑“半边月”“三插花”“四插花”“四连梦”“8”字花动作,或自编反映风土人情的哑剧情节,以“骗马”“二踢脚”“碎步跑”翻滚打爬等动作表演,自娱自乐,把祥和的节日气氛推向0!如:“秃子顶灯”“花换布”“大婆娘点豆”等传统哑剧表演,逗得人们捧腹大笑。
洋县谢村社火种类:单台“桌社火”,它以扎彩的方桌或条桌为台架,选10岁左右的儿童2-3人,画脸谱,着戏装,扮一折古典戏,如“单刀会”、“三娘教子”等,用扁担或竹杠做支柱,紧系角色,置于桌面。由4名青壮年男子用长杠抬起,在锣鼓声中,游街转乡,高台教化。
谢村悬台,又称芯子社火,有小芯、大芯、转芯之分。芯子均由铁棍制成,曲拐处精做“扇面”或古兵器样,备站“角色”。小芯一般为两层,适合备站中小型戏剧人物,如“四贤册”“斩秦英”;大芯分为4-6层,适合备站大型戏剧人物,如“水漫金山”“大破天门阵”等;转芯制作方法与大芯子相同,但下部要加曲轴,方可盘旋转动。六层大芯悬台社火,有的高达15米左右,备站角色16人,抬者30多人,一般选8-16岁少儿扮演角色,组装技术复杂,为了保持平衡,确保安全期间,下部都要有磨盘石压底,以免发生意外。
谢村社火特点:高、险、奇、悬,戏装新颖,脸谱干净,细腻,夏不流淌冬不裂;备站角色多,层数多,抬者多,以悬取胜,誉满陕南,堪称一绝。
1955年,智果悬台社火,经逐级评选,列为陕西代表队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游演,一展三秦大地民间艺术之独特风采,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59年,在庆祝建国十周年文艺表演活动中,谢村悬台社火“穆桂英大破天门阵”,被汉中地区选送赴省表演,使三秦父老一饱眼福,受到大会嘉奖。
1992年,在汉中市第二届文化艺术节中,谢村悬台社火荣获特别奖。
2008年,洋县芯子社火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传承和保护。
与时俱进的洋县社火,随着时代发展,大胆创新,以农村拖拉机、小四轮等机动车辆代替了传统的“抬社火”,使社火阵容不断壮大。改革开放以来,他们除了装民间传统折子戏之外,“计划生育”、“科学种田”、“富民兴县”以及道德宣传等,却成了装社火的主要内容。
在谢村社火的影响下,全县各地的社火应运而生。每逢春节,几百台社火,从四面八方游进县城,彩旗列队,鞭炮声声,在彩龙、彩狮、腰鼓、秧歌队的伴行中,浩浩荡荡,锣鼓喧天,为全县人民拜年,已是洋县城乡一道亮丽的风景。
原汁原味的谢村社火曾经是洋县的一张名片,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活动,不仅活跃了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必将对洋县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您推荐: -洋县特产-洋县美食-洋县民俗文化-洋县十大景点-洋县十大特产-洋县旅游指南 -洋县行政区划 -洋县名人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