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宜春 > 袁州区民俗文化

袁河锣鼓戏

旅景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袁河锣鼓戏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袁河锣鼓戏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袁河锣鼓戏(第三批省级)

  袁河锣鼓戏是宜春(古称袁州)地方戏剧剧种之一,又称“三角班”,明末已有演出,盛行于清同治年间,土生土长,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为群众喜闻乐见。演出剧目均以袁州土话为其舞台语言,配之以当地采茶小调和乡土民歌,演出以民间喜闻乐见的生活小戏,演出始终以锣鼓伴奏,故有“锣鼓戏”之称。在表演艺术上,主要表现在行当艺术,由小丑、小旦、小生之行当组成,后又增加了净行和老生组成。在民国前后,袁河锣鼓戏在民间已十分盛行,先后建立了18个有名的戏班子。建国后,在老艺人和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袁河锣鼓戏得以全面发展和提高。造就了一批有名望的艺人,其唱腔优美,行当齐全,表演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演出的主要传统剧目有《补背搭》、《卖花钱》、《翻薯苗》、《熊相公》等。

  袁河锣鼓戏扎根于群众,它的演出唱做念白个性鲜明,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以健康淳朴,活泼的艺术风格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民间灯彩舞蹈是它表演艺术的源头,人民群众的生活、劳动、理想、民间故事是剧目题材的依据。


[以上内容由网友"襄爱"分享。]

为您推荐: -袁州区特产-袁州区美食-袁州区民俗文化-袁州区十大景点-袁州区十大特产-袁州区旅游指南 -袁州区行政区划 -袁州区名人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