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州大鼓是一种说唱艺术,道具为一面大鼓,特殊曲目(如送歌郎)加铜锣、铜钹。唱词基本结构为七字句,后来发展了十字句等句式。除《小送歌郎》的唱词为三句一组外,其它为二句、四句、六句、八句一组,多组构成一段,每段要求一韵到底,常用韵11个:天、地、人、和、龙、虎、豹、豺、黄、花、黑。早期为一人一鼓坐在孝堂中演唱,改革开放后走进茶馆,改为二人站立演唱,也可加乐器伴奏演唱。澧州大鼓唱腔丰富,分孝堂专用调及说书正调二大块。孝堂专用的小调较多,如《凤阳歌》、《姜女儿调》、《请神调》等,尤以《大送歌郎调》最具特色,唱词结构为二人穿插唱七字句和五字句,音乐发声上为一人本嗓,一人小嗓。说书正调脱胎于道教音乐。在清朝嘉庆年间,澧州有一落第秀才苏金福(1779-1842年),因屡试不中而浪迹江湖,结识了不少民间艺人,并爱上了丧鼓艺术。他利用自己的满腹才华对丧鼓进行改革,规范整理了唱腔,定出了一流、二流、三流、慢板、数板等板式,每个板式又有不少变化,如一流的“平腔”、“硬腔”;二流的“软腔”、“讨米腔”;三流的“流水腔”、“哈哈腔”;慢板的“大悲腔”、“大颂腔”;数板的“垛子腔”、“吟诉腔”、“告苦腔”等,大大提高了丧鼓的艺术表现力。他后半生致力于鼓词创作,先后改编、创作了《白蛇传》、《半日阎罗》等20多个唱本,被澧州民间艺人奉作范本。
过去,澧州大鼓是穷苦人民的一种谋生手段,常年的沿门乞讨,击鼓而歌,使它的唱腔中“悲苦”、“吟诉”和祈祷的成份格外明显。在经历了叫化子—打鼓匠—民间艺人三个阶段、经过400多年的锤炼和艺人们的不断完善后,现已日趋成熟,并形成了以“澧州官话”为体系的四大流派,即东腔、南板、西调、北路。艺人中有3人被纳入中国曲艺家协会,22人加入了湖南省曲艺家协会。
澧州大鼓因为唱出了人们的心声,深为老百姓喜爱,并为地方夺得了殊荣。曾获国家、省级奖数次,在中央、省、市电视台播放多次。
为您推荐: -澧县特产-澧县美食-澧县民俗文化-澧县十大景点-澧县十大特产-澧县旅游指南 -澧县行政区划 -澧县名人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