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保山市 > 腾冲市民俗文化

佤族清戏

旅景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早在明末清初,湖北人源于古老的青阳腔,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戏曲,被称为清戏,又叫做湖北高腔,曾流传在襄阳、荆州、黄冈等地,成为颇具影响的地方剧种。明代,云南腾冲甘蔗寨,因其特殊的地理,成为了腾越至缅甸南线古道上商旅、马帮、军伍必宿的驿站。上世纪50年代后,甘蔗寨也兴起了办学之风,在佤族中培养出了一代代初具汉文化知识并倾心于汉文化的村寨文人,而过往的商贾军民中,也给甘蔗寨带来了内地的雅俗文化,其中就有熟悉清戏的戏曲艺人,这样,清戏就在甘蔗寨传播开来,久而久之,逐渐演化为佤族清戏。

  据专家考证,清戏传入甘蔗寨的时间,约为清代咸丰年间或之前。清同治年间,甘蔗寨佤族头人李如楷力倡发扬光大,积极加以组织排练,并亲扮角色,使清戏在村中常演不衰,还到周边汉族村寨演出。这是佤族清戏的繁盛时期,培养了一批骨干艺人。

  佤族清戏,之所以称为清戏主要是因为“清唱”,是因为人物上场时往往要先念引子或念诗,然后再唱或道白;没有复杂的身段,台上的做功均是依据演员对剧情的理解而发挥;演唱时,敲击小勾锣、小钗伴奏,每唱一句或一段即用“锵齐锵齐锵锵齐……”之类的锣钗点隔开,烘托节奏气氛,大鼓、大钹、大锣等都是后来添加以显粗犷雄浑。当地艺人一般称武场为“打家事”,文场称为“锯弦子”。角色有生、旦、末、丑之分,古时不化妆,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化妆,角色穿戴不一,服饰分衣、褶、蟒、靠,头饰有盔、冠、巾、帽,还有髯口、靴、面具等;行头不太讲究,多为在普通布料上粘贴一些用纸剪的飞禽走兽之类简单图案。

  如今,佤族清戏流传下来的常演剧目有《姜姑刁嫂》《逐赶庞氏》《芦林相会》《安安送米》《回朝缴旨》《加封韩愈》《文龙辞妻》《钟离点化》《越墙成仙》《湘子度妻》等,这些剧目均取材于汉族民间故事《三孝记》和《白鹤传》。声腔有“九腔十三板”,九腔为大汉腔、四平腔、高腔、放腔、哭腔、花音腔、百珍腔、苍胡腔、土子腔。十三板为清江引、浪淘沙、山坡羊、下山虎、一枝花、滴滴金、步步娇、驻云飞、小桃红、倒垂帘、菜花黄、柳叶青、哭相思。这些曲调演唱时腔板穿插变换,一唱众帮,抑扬顿挫,悦耳动听,既善叙事,又极抒情,具有较强的表现力。佤族清戏的剧目故事感人,情节生动,文辞优美,人物性格鲜明。

  佤族清戏的唱腔至今基本没有变化,仍保留着它传入时原生态的形态,是一份珍贵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以上内容由网友"我有我天地"分享。]

为您推荐: -腾冲市特产-腾冲市美食-腾冲市民俗文化-腾冲市十大景点-腾冲市十大特产-腾冲市旅游指南 -腾冲市行政区划 -腾冲市名人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