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花鼓为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皇花鼓是流传在泽国镇天皇村的一种舞蹈性民间曲艺。
天皇花鼓原本是一种专为乞讨而演唱的行当,后逐渐演变为庙会、或红白好事凑场面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一直流传至今。天皇花鼓的表演者为一男一女,男的头系羊角巾布织帽,鼻孔插假胡子,手持小锣;女的头戴凌花,插上珠凤,腰系腰鼓。表演形式为边唱边跳边打锣鼓,男女动作配合默契,所唱曲目均为民间小调,有闹五更、孟姜女、闹湖船、卖花线、对歌、十送郎等。
天皇花鼓历史悠久,大约形成于明朝万历晚年,那时朝庭腐败,百姓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受安徽凤阳花鼓的影响,天皇人为了谋生,纷纷效仿奔走他乡,用打花鼓唱小曲的形式行乞,据说天皇一个村就有十几班打花鼓的,一般是三人为一组,其中二个人表演,一个人担小脚箩跟随(装年糕、蕃莳丝或另碎银两等用)。因人们发现打花鼓的都是天皇人,所以就称之为天皇花鼓。
天皇花鼓最盛是在清末民国初,当时影响最大的是唐维能和唐正顺(号天皇四妹)师徒,在唐氏师徒的影响下,十几个花鼓队分别活动在乐清、黄岩、临海、三门等地。继唐正顺后,天皇花鼓较有名气的传人是张日升、钟全梅等人,但目前尚健在的只有邻村的林于清、林于人和林明达老人。1950年以后,天皇花鼓这一艺术形式基本消失。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虽有邵杏林(女)等几个年轻人也学着打起了天皇花鼓,但其动作及唱腔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异。
信息来源:文/ 图/泽国镇天皇村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以上内容由网友"天高云淡"分享。]
为您推荐: -温岭市特产-温岭市美食-温岭市民俗文化-温岭市十大景点-温岭市十大特产-温岭市旅游指南 -温岭市行政区划 -温岭市名人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