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地会舞蹈是清末民初从昆明、安宁等地传入易门的,主要流传在龙泉、六街等地。传说中,组织地会活动,是为了让天上的仙女来到人间与民同乐并展示她们的才能,以求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地会舞蹈主要由龙灯、狮子灯、旱船、大头宝宝、蚌壳灯、毛驴灯等舞蹈共同组成,每种舞蹈都有特定的服装、道具和动作套路。
大头宝宝和旱船
大头宝宝是地会的开场舞,一般由4人表演,两男两女,身着蓝衣服、红裤子、白鞋子,手持棕扇,头戴夸张的大头宝宝头罩,按照开路、招扇喊人、穿花、相撞、美人照镜、请媒婆等动作套路进行表演。大头宝宝样子可爱,动作逗人。
旱船,由演员身着仙女服装,脚穿白色鞋子,头戴古装头饰,借助旱船、桨、斗笠等道具,按照撑船、撑船跑圆场、原地划船、穿花走八字、亮相多个动作套路进行表演。
这两种舞蹈,道具看上去笨重,但演员却以轻盈的舞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源于寓言故事的鹬蚌舞
鹬蚌舞,民间俗称“蚌壳灯”。舞蹈源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成语故事,清末由四川民间艺人李春山等首次传入易门。民国22年至27年,安宁、玉溪的一些灯班、戏班到易门各地庙会演出,又将这种舞蹈传到浦贝、方屯等地。
据县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鹬蚌舞,一般由三个人表演,分别扮演渔翁、蚌壳精、鹬鸟。后来,有的地方加入了螺蛳、红鱼、虾等作为陪衬。演员身穿粉红色上衣、白色裤子、粉蓝色鞋子,持蚌、鹬、鱼篓、小鲤鱼等道具,在滇剧打击乐的伴奏下进行亮翅、点步翻身、躜子、扇翅、抖翅、搔痒、烤太阳等动作套路的表演。
新中国成立前,鹬蚌舞全由男子表演,艺人的表演风格各具特色,在易门业余艺坛上被传为佳话,如今已演变为男女合演。
逗趣幽默的毛驴灯
毛驴灯流行在易门龙泉、大营、三元宫等地。据资料记载,民国14年(1925年),由安宁八街蚂蚱村民间艺人鲁明德将该舞蹈传授给了大营的李岚、李灿吉等。之后,安宁艺人组班到易门赶庙会,又有很多易门艺人学会了这种民间舞蹈。
毛驴灯表演的是一对老年夫妻去看望嫁到城里的女儿,一人骑驴,一人赶驴,边行走、边观景,逗趣打诨、谈笑风生的情景。骑驴演员配以篾编毛驴、披裙、假脚、马鞭、彩扇等道具,以“平板”(“走板”)和“老金钮丝”的唱腔、风趣幽默的唱词道白,用跑、跳、崴、颠等基本动作,以及小野鸡颠、大野鸡颠、狗颠步、暴冲、过河、驴挝脚、驴撒尿、打冷噤等套路模仿上坡、下坡、跳沟、过河等情节激发群众的观赏情绪。
为您推荐: -易门县特产-易门县美食-易门县民俗文化-易门县十大景点-易门县十大特产-易门县旅游指南 -易门县行政区划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