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茅山道教上清派对无锡的影响比较大,当地道教活动非常兴盛。至元代成宗时,龙虎山(天师道)、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同为道教三大符录派而合为一流,从此南方地区所有信行符录的道派均称“正一派”(无锡道教“正一派”主要源自“天师道”和“西河派”)。
明清至近代,由于统治者重佛轻道,加之战争破坏等方面的因素,民间道教活动渐趋衰落,但在一些较有影响的道观,香火则依然旺盛,醮事活动不断,而乡镇中道士乐班的活动尤为活跃。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无锡道教斋醮科仪与当地的民俗风情紧密关联,二是其音乐深受苏南十番锣鼓、江南丝竹、吴歌、昆曲、滩簧、小调等民间音乐的影响,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
无锡道教音乐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腔口”音乐,即道教科仪进行中法师演唱的部分,按照斋醮不同内容、不同场合表现功能的需要,而有赞颂、步虚、咒、道、朗念等多种韵腔体裁,以及独唱、一唱众合、齐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如《救苦赞》《清静自然香》《赞礼玄元》等就是其中的代表性腔调。二是“梵音”音乐,即道家曲牌吹打(称“梵音”以示这些曲牌为道家专用),约有《桂枝香》《醉仙戏》《雁儿落》等笛曲曲牌百余首,在醮仪中多用于法事开始前的“发擂吹打”“序奏”,以及法事过程中的舞蹈伴奏和演唱段落之间的过渡音乐,其慢、中、快鼓段的演奏极具特点,击鼓技艺堪称一绝。此外,也可作为独立的器乐曲演奏,用于其他娱乐性场合。三是“锣鼓”音乐,即苏南民间流行的“十番锣鼓”,虽然与“梵音”吹打同用于做道场,但在乐器配置、套路组合、演奏风格上并不相同。其细腻丰富、灵活多变的锣鼓敲击法(不同音色序列与节奏序列的组合),丝竹与锣鼓乐段相间的套曲结构形式,极大地丰富了道教音乐的表现力。其代表性曲目有《十八0二》《十八拍》《下西风》《翠凤毛》等。所运用的乐器主要分为四类:吹管乐器为笛、箫、笙(17管13簧)、小唢呐、长尖等;拉弦乐器为板胡、二胡、托音二胡等;弹弦乐器为三弦、琵琶、月琴等;打击乐器为拍板、板鼓、同鼓、云锣、大锣、喜锣、七钹、大钹、小钹、中锣、春锣、内锣、双磬、木鱼、星、汤锣等。
无锡道教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了戏曲、说唱、小调、器乐等诸多民间音乐养料,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地域特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也是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
2008年,无锡道教音乐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您推荐: -锡山区特产-锡山区美食-锡山区民俗文化-锡山区十大景点-锡山区十大特产-锡山区旅游指南 -锡山区行政区划 -锡山区名人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