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咸阳 > 乾县民俗文化

弦板腔皮影戏

旅景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弦板腔皮影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弦板腔皮影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弦板腔皮影戏流传于关中乾县兴平、礼泉、咸阳等地。弦板腔又称“板板腔”,由主要伴奏乐器“二弦子”和敲击乐器“板子”而取名。形成于清代初年,最早为一人左手摇“呆呆子”(二板子),右手掌结子(即蚱板子)的说唱形式,到了清代中叶,艺人们加上了自制的土三弦和土二弦等弦乐伴奏,开始形成了以弦子调为主的【正板调】,并相继延伸出【慢板】、【二六】等曲调,使弦板腔开始进入了第一个发展兴盛时期。道光、咸丰年间,礼泉的王秀凯,又以【正板】为基础,创造出【大开板】等多种唱调,乐器又加进了二胡,采用二板子配二弦和三弦的伴奏形式,形成了浑厚、清脆、明快的声腔特色,奠定了弦板腔音乐的基本格局,再次使弦板腔进入班社林立、艺人迭出的最佳时期,各地班社一度最多达六十多个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乾县、兴平、礼泉等地还将其搬上舞台演出,弦板腔又形成了皮影与舞台演出相兼的演出形式,长期流传于民间。近年来,则处境濒危,迫切需要对其进行抢救和保护。


[以上内容由网友"小P"分享。]

为您推荐: -乾县特产-乾县美食-乾县民俗文化-乾县十大景点-乾县十大特产-乾县旅游指南 -乾县行政区划 -乾县名人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