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县蛤蟆嗡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蛤蟆嗡是流传在山西省夏县祁家河乡西山头村一带的传统小剧种,据已故老艺人杨红俊生前追忆,蛤蟆嗡约形成于光绪初年,属于南北方民间俚曲相互融合的产物,后因胡琴手杨学银自制成一种能够演奏出蛙鸣般声响的胡琴进行伴奏,遂取名“蛤蟆嗡”。
清末民初,蛤蟆嗡有了较大的发展,曾有过20余人的“自乐班”,购买戏箱,在舞台上进行演出。它的音乐分为唱腔- 乐曲牌两大部分,属于套曲体,根据唱词的格式和不同的情节套曲演唱。主要曲调有《扬高调》、《花鼓调》、《莲花调》、《阴丝调》等。乐队分文武场,文场只有两把胡琴和一把四胡,声音清脆,悠扬;武场有大小板鼓、铙钹、小云锣、小跋等,声音慷慨激昂,雄壮有力。锣大于蒲剧马锣,锣中心有一深窝,击奏的声音很像蛤蟆鼓鸣;钹大于蒲剧铙钹,钹窝较浅,拍击出的声音也像蛤蟆叫。
蛤蟆嗡的题材广泛,有的取材于历史故事,如《闹酒店》、《闹马房》等,主要是表现英雄主义,歌颂劳动人民反抗封建- 的斗争;有的来源于民间传说,如《兰桥会》、《渔舟配》等,主要是描写恋爱婚姻,表现妇女追求平等自由的美好愿望,具有反封建礼教的倾向。但蛤蟆嗡题材大多以反映现实生活的为多,如《小寡妇上坟》、《买瓦盆》、《钉缸》等,主要赞扬群众淳厚、质朴的品质。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灾荒战乱,老艺人相继去世,乐器遗失,剧种濒临失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地政府积极挖掘和传承这一民间剧种,成立乡文艺宣传队,编排了一些现代剧目,但传统剧目消失殆尽,音乐和唱腔也面目全非,如今蛤蟆嗡剧种已趋于灭绝,亟待抢救和保护。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以上内容由网友"眉妩"分享。]
为您推荐: -夏县特产-夏县美食-夏县民俗文化-夏县十大景点-夏县十大特产-夏县旅游指南 -夏县行政区划 -夏县名人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