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民俗文化
河北省民俗文化
推荐特产
热门旅游
港澳台旅游
A级名录
国外热门旅游
各地小吃
地名大全
名人大全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推荐
各地小吃
中国五大红茶
郯城四大辣
临沂十大名吃
榆次三件宝
大同三黄二白
长沙三绝
莆田四大名果
涉县三珍
无锡四大特产
丽江十大名小吃
厦门十大小吃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热点
香港
澳门
台湾
香港迪斯尼乐园
香港海洋公园
香港长洲花地玛圣母堂
大三巴牌坊
澳门天后宫
澳门旅游塔
日月潭
台北故宫博物院
阿里山风景区
推荐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级景区名录
AA级景区名录
A级名录景区名录
推荐
新加坡
泰国
韩国
日本
美国
马来西亚
马尔代夫
柬埔寨
瑞典
比利时
荷兰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埃及
乌克兰
新西兰
澳大利亚
全部
推荐
中畈红枣
中畈米粉
中畈蔗糖
西川芋头
尧岗傩戏
石邮傩舞
南坪米粉
沙塘米酒
风味全鸭席
荷包糌
大余香芋扣肉
糯米薯莨酒
大余伊府面
席苞饭
全部
推荐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西藏
内蒙古
新疆
广西
宁夏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河北
山西
陕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全部
推荐
陈广华
王甦
盛浩如
丁有华
朱秀早
张如龙
卢月恒
徐光华
曹碧荔
陈香波
陈步云
戴绍鼎
陈克昌
涂美中
廖学愚
李恩
李鹤年
李强
全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河北省特产
河北省
石家庄
邯郸
保定
沧州
唐山市
邢台市
承德
张家口
廊坊
衡水
秦皇岛
雄安新区
美食小吃
老字号
民俗文化
十大特产
全部
地理标志
河北省旅游景点
河北省十大景点
河北省地名网
河北省名人
[移动版]
【CTRL+D 收藏备用】
侯店毛笔制作技艺
侯店村位于衡水市区南3公里处,是桃城区辖区内的一个520户,2000多口人家的村庄。据史料记载该村制笔历史可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经几百年的传承创新发展,侯店毛笔的制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流程和制作方法,主要表现在对“狼毫”毛笔的研制上。“狼毫”毛笔的特点是锋长杆硬,刚柔相济,含墨量大而不滴,行笔畅而不滞,可书可画,得心应手,经久耐用,从此使中国的制笔业出现了“南羊北狼的说法”。侯店毛笔行销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清代琉璃厂有大量的侯店毛笔销售。光绪皇帝对侯店毛笔倍爱有佳,亲赐“宫廷御笔”。因此,侯店毛笔得以名扬天下。侯店毛笔选用东北大小兴安岭一带上乘的黄狼尾做原料,毛笔要经过复杂的6道大工序,7
平泉御膳糖饼手工制作技艺
平泉县地处冀、辽、蒙三省交界处,距承德市90公里。平泉利发糖饼厂位是一个由6人组成的个体生产糖饼的作坊。清道光年间,道光皇帝的御厨中有一位面案师傅,创制了一种甜点,献给道光皇帝,此甜点后被定名为“御膳糖饼”。有一年,这位糖饼师傅跟随一位大臣私访路过八沟(今平泉),遇到了早年在御膳房中共事的忘年之交刘主师的传人,遂将御膳糖饼的制作技艺传给了刘主师的传人。从此,“御膳糖饼”的制作技艺在平泉流传至今。制作御膳糖饼主要原料有精粉、动物油、白糖、植物油等。制作工艺为按照1斤面加5两油的比例和成油面,再按1斤面加6两水的比例和成水面。再用和好的水面包住油面和成油酥面。把和好的油酥面用手工揪成半两大小的面剂
辛庄传统制陶技艺
文安县地处环京津环渤海腹地,被京津保三大城市环抱其间,北距北京120公里,东邻天津80公里,西距保定90公里,京九铁路穿越县境,国家及省级3条公路干线纵贯全境,乡乡村村通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文安自西汉建置以来已有二千多年历史,质朴的环境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勤劳而纯朴的文安人,辛庄管区传统烧陶技艺就诞生在这片古老的热土上。据考证,文安县辛庄管区张家务村制陶业源于山东省东阿县牛屯村田姓家族所传,大约有三百年的历史。据传人田广森介绍,制陶业始于其祖传,因闹灾荒,从山东逃难至文安县城西南10公里的张家务村定居,继续建窑烧陶。产品多为红陶:瓦盆、水罐、花盆、模子等农家常用品。由于手艺精湛,花样图案不断翻新,
八沟石雕工艺
八沟石雕工艺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历代艺人口传心授一直延续至今,现在这种雕刻工艺仍然在八沟及周边地区传承。据调查了解,在县内发现了七千年左右的石叶、石刀、刮削器,四千年左右的石人造像,辽金时期大长公主的石棺和墓志铭、大型圆雕的石羊、石虎、石猴、石翁仲和石狮子等,这些大型圆雕造像,造型简洁,雕工细腻,羊、虎、猴的形态逼真,是辽金时期雕刻艺术的珍品。八沟石雕技术虽然从新石器时代就已开始,而且一直延续到现在,但得知有雕刻艺人姓名和作品的是清末民国年间的平泉县黄土梁子镇双河村的冯玉和冯神。八沟石雕工艺这种传统的雕刻艺术从新石器时代在平泉及周边地区就有。平泉县党坝镇花子洞遗址发现了距今七千多
盐山武术扇
盐山武术扇是武术与舞蹈完美结合的民间舞蹈形式。1919年发源于盐山县盐山镇刘红庙村,后逐步趋于成熟。武术扇舞由男女各半组成,多时12人,少时2人。男演员古代武士打扮,持鞭或单刀等武术器械,舞蹈动作有箭步、弓步、跺子步、旋风脚等,洒脱大方,舒展朴实;女演员古代少女装束,持绸彩扇,舞蹈动作有扭腰、大转身、袖子步等,潇洒流利,舞姿婀娜。男女边歌边舞,伴以民间管弦乐,给人以明快文雅之感。武术扇将武术动作的豪放与舞蹈的文雅天才地融为一体,兼顾阳刚和阴柔之美。其出场、变场、踩点、刹架无不透露出深厚的艺术功底,时而轻点脚尖,时而舒臂翘肩,一收一展,情感充分体现,一抑一扬,其态婀娜洒脱,极具艺术魅力,把东方人
滦南皮影戏
滦南县位于唐山市东南部,属唐山市管辖。境内的皮影戏是滦南县民间地方剧种之一,始称滦州皮影,俗称驴皮影。它是中国皮影戏的一个支派,有独特的唱腔和操纵技巧,制做影人则是一种雕刻艺术。滦州驴皮影在全国影戏中占有突出地位,重点分布流传于唐山、秦皇岛地区,在国内外均有很大影响。影界传滦州人黄素志是个落魄的生员,多才多艺,为了发泄不平,抑恶扬善,他自刻影人、写影卷,后来流入东北游学,再后来又带影戏回家乡,形成了滦州影戏。滦州皮影戏不同于其它影戏的特点有四,一是影人用驴皮雕刻,有独特操纵技巧;二是用滦乐乡音唱白(乐亭口音多,滦州口音少),语言易懂;三是掐嗓唱法;四是有独特的唱腔,如张绳武的呵腔等。滦州驴皮影
万二烧鸡制作技艺
沧州黄骅市羊三木回族乡,位处津南古道,系南北通衢要路,北达京津,南接齐鲁,百年前燕赵、齐鲁民众走京下卫闯关东,均由此路过,别无他途,凡经此乡尝“万二烧鸡”者无不奉为美食,历逾二百年美名远播,历久弥香,现如今已成为黄骅当地周边群众逢年过节、馈赠亲友、迎来送往的首选特色食品。我国清真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真饮食的起源应该说和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式同步的,清真饮食是依照伊斯兰教法而形成的穆斯林的必需品。千百年来,由伊斯兰的饮食律例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中国清真饮食文化,作为一种共同的风俗习惯和反映共同文化的心理素质,维系着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民族情谊,是形成
甘陵春酒酿造技艺
甘陵春酒酿造技艺:甘陵春酒酿造工艺源于清乾隆年间的“德聚源”烧锅作坊。作坊位于郑家口镇运河西岸竹竿巷北侧,“德聚源”门店在二道街,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在原“德聚源”作坊的基础上建故城县酒厂,上世纪八十年代改名为“河北甘陵酒厂”,股份制改革后更名为“衡水甘陵酒业有限公司”。故城县郑口镇滨临京杭大运河,自古为名镇。据,《故城县志》载“郑家口镇滨临卫河,为南北水陆要冲,居民稠密,贾肆繁多,此镇有营有汛,为大都会。”清光绪版《武城县乡土志略》载,“郑口镇与直隶故城县交界,南通汴省,北达天津,为直省由卫河入武境第一码头。商贾云集,行旅络绎,地方亦极繁富,诚为一大市镇。”其繁华富庶对酿酒业
井陉婚俗
井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河北的西陲。毗邻平山、鹿泉、赞皇,与山西盂县、平定、昔阳三县接壤。境内有一条百里之长的古驿道,东通华北、西至西安,是流动人口的必经之道。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流动的文化地带,一些优秀民间艺术便在这里生根开花、世代传承,尤其是民间婚俗历史久远,特色鲜明,在汉族婚俗中极具代表性。婚礼规模以不同区域、家庭条件和地位确定,婚嫁礼仪、婚庆典礼风格不同,场面热烈、欢畅、喜庆、祥和,地区特色浓郁,礼仪乡风繁多。婚礼包括提亲、迎亲、拜堂、喜宴、摘食奁、闹洞房等程序。讲究也颇多,大致包括:男方求婚时要“下庚帖”、“送食箩”, 迎亲、娶亲仪仗队的编制,新娘出嫁要“穿红袄”、“蹬黄套鞋”、“
金凤扒鸡手工制作技艺
金凤扒鸡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石家庄大桥街,由回民马鸿昌开办“红须利”店铺,经营五香烧鸡。1950年,由储勤永等人引进吸收德州扒鸡的优秀工艺,结合自身传统,采用独特的制作方法,创制石家庄扒鸡,并将店面命名为石家庄大桥街扒鸡店。他们用蜂蜜对鸡进行上色炸制,并用中药秘方老汤煮制,做出来的扒鸡风味独特,色泽金黄,味道纯正,香味扑鼻,干净卫生,全城闻名,每天供不应求。由于制作扒鸡的辅料由十八味香辛料组成,而这十八味辅料均具有双重性,既是香辛料又是中草药,在《本草纲目》中都有其名,因此具有一定的药理功效和保健作用。金凤扒鸡经过对原料鸡的精挑细选,再通过冲洗、整理、别致造型等多道工序后入锅,用经过科学测定和严
直隶官府菜烹饪技艺
直隶官府菜系肴是古城保定珍贵的文化遗产。清代、民国以来,直隶官府菜肴和烹饪技艺发展迅速,形成了我国北方菜肴的主要代表之一,成为河北菜肴的主要起源地和重要组成部分。保定是一所历史文化古城,地接京津,咽控南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直隶官府菜是伴随着保定地区物产的逐步开发利用,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演变,而产生、发展和提高的。从春秋战国到元、明、清,以保定府为中心形成的官府菜肴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低到高,不断进步与发展,到清代日臻成熟,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直隶官府菜系是在吸纳中华饮食文化、京师满汉全席等皇帝御宴及江浙菜、安徽菜等地方菜特色的基础上形成的,无论菜肴还是小吃、主食,都具备了一定的独到风格
山庄老酒酿造技艺
山庄老酒酿造技艺山庄老酒的属地——平泉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山脉末端,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自古就是天然酿酒的好地方。山庄老酒是以高粱为主要原料,优质小麦和大麦、豌豆混合配料酿制而成的。其技艺首先是培制中、高温曲,而后采用中、高温大曲并用续糟(或渣)配料,清蒸混烧,经发酵缓火蒸馏,掐头去尾,中温流酒,分段摘酒。最后,取其精华,陶罐密封,适温贮存,最低贮存4年以上。山庄老酒酿制技艺的发生、发展,经历了清代初年的产生、形成期,清康乾盛世至清末的成熟、兴盛期,民国至建国初的冷落、沉寂期,建国初的新生、转折期,建国后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抢救、复苏期,以及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现在的弘扬、振兴期。山庄老酒酿制技
霸州笙管乐·张庄音乐会
冀中笙管乐流传于冀中平原,即北京以南、天津以西,沧州、定州一线以北近三十个县市的鼓吹乐品种,民间俗称“音乐会”。因主要用管子领奏、笙等和奏,故又称“笙管乐”。除笙、管类乐器外,另有云锣、笛及击奏类乐器鼓、铙、钹、铛铛等。乐曲分套曲、小曲及独立成套的打击乐三类。套曲篇幅长大、结构复杂,是“笙管乐”的主要组成部分。“笙管乐”遍布整个冀中平原。各地农民以村为单位,借乐结会,在本地祭祀、礼仪、丧葬等民俗活动中演奏传承。“高桥村音乐”为僧传吹打乐,相传系由清康熙年间云游至此的正定大王庙乐僧广达和尚所传的佛乐演变而来,俗称“和尚经”。其演奏时由管子领奏,有3个和尚诵经,12个乐师演奏。高桥村音乐会靠家族方
安次区笙管乐·南响口梵呗音乐会
南响口村地处廊坊市区南部,隶属于安次区码头镇。南响口佛教音乐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成祖(1403年)以前,这可从两个方面得到佐证。一是据当地望族族谱记载,明成祖时弥陀寺香火鼎盛,那时音乐已经在庙里传承。二是从弥陀寺僧人传承辈份歌诀可推知。歌诀如下:清静觉海洪源广,悟本真常慧性宽,祖道兴隆传法演,普周沙戒定心安。至1950年寺庙拆除时已经传到“沙”字辈,可知辈份有二十四代,按二十年传一代计算,至今也应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目前,会内存有一普济亲笔抄写曲本,封皮内有沙然题名,沙然为普济徒孙。曲谱封面为兰布面,中间有一竖行字“中华民国七年旧历六月初七”,字为繁体,时日应为1918年7月14日。南响口音乐
平泉的传说
整个平泉已经快跑完了,静心一想,别的感受不敢说,对平泉的地名却是熟悉无比了,那么多的村村寨寨,那么多的叉叉沟沟,还有那么多美丽的传说首先似乎应该说说平泉的来历。《平泉县志》载:平泉,原名“八沟”。清王朝在热河(承德市)建避暑山庄后,进一步整修热河至盛京(沈阳)的道路。过五烈岭后,沿途经过大的山川依次排列为一沟、二沟七沟,到平泉已属第八道,故名“八沟”。乾隆四十三年(1778),因街中心发现有股泉水平地涌出,水量大,水质好,甘甜爽口,清澈见底,居民、铺户都用此水。建州时,借“平地涌泉”之意,定名为“平泉州”。民国改制为县,沿用“平泉”之名。其实当地百姓都说泉水不止这一道,共有八道,水量极
内丘县郭巨孝文化
郭巨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之一。郭巨孝母埋儿获黄金的故事在全国广为流传,其孝母埋儿获金的发源地就在内丘。他的故事传说和敬老爱老之风在内丘更为传颂不衰,形成了独特的郭巨孝文化。目前,郭巨孝文化被列入《河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受到国家的重视。一、郭巨及其卖儿孝母得金的故事传说据清《顺德府志》、《内邱县志》记载,汉朝郭巨,字文举,其先河南林县人。家贫岁凶,侨居中丘。一子三岁,母尝分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给,夺母食。子可再得,母不可再得,可共汝埋子。遂携子诣野,掘地三尺余,石盖黄金一釜,上有丹书目:孝子郭巨,黄金一釜,用以赐汝。官不得夺,民不得取。巨获金得终养。嘉靖间有司建祠致
定瓷烧制技艺
定窑创烧于宋代,盛于北宋、金,终于元,盛产白瓷,兼烧黑釉、酱釉和釉瓷(文献中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中唯一以装饰见长的窑系,最早使用覆烧法烧制瓷器,是陶瓷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定窑所产瓷器为定瓷,胎质坚密、胎薄细腻、釉色透明、彩色莹润,在宋代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被称为被称为“天下第一瓷”。定窑之所以显赫天下,一方面是由于定瓷以白定为主,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之说,《归潜志》有联语“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定瓷色调的暖白色,釉面的细薄润滑,给人以湿润恬静的美感。另一方面是由于其善于运用印花、刻花、划花等装饰技法,将白瓷从素白装饰推向了一个新阶段。定瓷多以盘
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艺
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艺是古老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其精湛娴熟,书体潇洒飘逸,能够把书者的非凡气度与书法技艺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字形秀美,字体齐全,魏晋风韵、唐法、宋意、元明尚态、清怪的特点尽显其中。衡水法帖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木刻法帖博物馆,衡水阎庄被称为中国木刻法帖第一村。古代将汉字书写在布帛上或刻在石碑、木板上拓下的纸稿被称为帖,法帖则是名人名家书法艺术范本。衡水木刻法帖,兴于明,盛于清,主要用于启蒙教育、研习书法、佛教传播。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衡水市桃城区阎庄的木刻法帖起于明朝中期,鼎盛于清代乾隆年间。当时村里有三十多户人家,农闲
沙河四匹缯布制作技艺
四匹缯布是沙河十里亭镇及孔庄一带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织造土布。清初,四匹缯布的纺织技术传入沙河十里亭、孔庄一带,这个时期的纺织生产逐步利用了简单工具,后又经过历史的发展,才有了组合工具,但仍为手工纺织。沙河四匹缯布的制造过程全部采用手工制成,由多种颜色和经纬线织成不同图案,一般有大小点、枣花、拉不断等20多个花色。因在制造过程中使用四匹缯来分辨经线的格式,故称四匹缯。作为典型的民间手工艺,曾代表河北省参加在日本举办的亚洲地区民间美术展。沙河四匹缯布的传统流程步骤为:棉纤维梳理、搓卷、纺穗子、拐卷、水煮、染线、络线、绞线等多种工艺。所用器具为轧花机、弹花机、纺花车、拐子、轮车、绞绞、络子、织布机、
山庄老酒传统酿造技艺
山庄老酒传统酿造技艺源起于夷狄、兴盛于契丹、成名于大清。山庄老酒依托承德避暑山庄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皇家文化,经300余年历史积淀,集皇家风范于一身,于2008年入选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山庄老酒的酿造位置得天独厚,古镇八沟(今平泉)地处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山脉末端,这里是中国第七大河流之一的辽河发源地,风景秀美,全境无客水流入。水土美,稻花香,地物灵气孕育五谷之美,造就了山庄老酒的上乘原料。山庄老酒是以当地高梁为主要原料,优质小麦和大麦、豌豆混合配料酿制而成的。其技艺首先是培制中、高温曲,而后采用中、高温大曲并用续糟(或渣)配料,清蒸混烧,经发酵缓火蒸馏,掐头去尾,中温流酒,分段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最新排行
2020年上半年全国31省GDP排行榜
2020年全国各省高考人数排名
2020年中国各省常住人口数量排名
2020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2020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榜单
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
2020年网红城市百强榜单
2020年度五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四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三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二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新一线城市排名
2019年中国各地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总资产排行
2019年度十佳数字阅读城市
2020年一季度31省份居民收入榜
2019中国城市GDP(经济总量)百强排名
2019年31省份城镇化率排名
热门景点推荐
西湖三忠肃
岭南建筑三瑰宝
旅游名胜之天齐庙篇
兴宁十大古民居
中国十大古城
旅游名胜之儿童公园篇
旅游名胜之奎星阁篇
旅游名胜之佛光寺篇
旅游名胜之崖墓篇
旅游名胜之寿宁寺篇
旅游名胜之太平寺篇
旅游名胜之冶铁遗址篇
旅游名胜之观音洞篇
旅游名胜之永济桥篇
旅游名胜之寿圣寺篇
王屋山三宫
旅游名胜之长春观篇
旅游名胜之玄帝庙篇
旅游名胜之大王庙篇
旅游名胜之龙潭寺篇
旅游名胜之山陕会馆篇
宜宾三塔
资江下游南洞庭七大古塔
旅游名胜之李氏宗祠篇
常德城区四大古井
旅游名胜之仙人桥篇
旅游名胜之节孝坊篇
旅游名胜之农民协会旧址篇
旅游名胜之凌云塔篇
旅游名胜之学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