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苍山县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苍山县志》记载,在苍山流传较为广泛的传统民歌59首,新民歌17首,儿歌9首。苍山民歌和其他地方的民歌相比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苍山“土话”歌里唱,苍山人问对方吃饭没有,不说“吃饭了吗”,而是说“吃饭了呢”,这个“呢(读音为ni)”在苍山话里什么都能指代,歌里也这样唱,如《绣荷包》里唱道“显显你的手艺呢。”“绿豆绿来红豆红,谷子小麦正桩粮,俺家民歌是颗兰花豆,嚼着喷香嘎嘣响,含铁含钙还润胸腔。山东民歌出临沂,临沂民歌出苍山。”苍山县古时属鄫国,春秋战国时群雄并起,列国纷争,苍山曾属鲁,尔后又属吴、越、楚。正是这样的地域国界的格局,使苍山文化既有鲁文化儒家的正统性
-
-
-
-
丘是“铁匠之乡”,历史悠久。章丘有“五多”,“铁匠多”史书早有记载。在清朝《章丘乡土志》下卷“实业”章节就有详细的记载:“铁工在城乡者十之一二,在外府以及各省者甚多。每年春出冬归,习以为常,无乡镇无之。”又据民国四年(1915年)出版的《山东通志》第四十一卷记载:“唐时铁器章丘最盛,章丘冶山唐时冶铁于此。”可见章丘很早就有采矿冶铁工业。历史悠久铁冶曾世界领先章丘铁匠制作的宝剑,在2000年前就已经是国家级的名产品,成为皇帝赏赐公卿重臣的特殊礼物。今知欧洲人用炒钢法冶炼熟铁的技术在18世纪中叶才出现,可见章丘铁冶当时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早在汉武帝时,有鉴于铁的重要地位,下令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