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民俗文化
山东省民俗文化
推荐特产
热门旅游
港澳台旅游
A级名录
国外热门旅游
各地小吃
地名大全
名人大全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推荐
各地小吃
中国五大红茶
郯城四大辣
临沂十大名吃
榆次三件宝
大同三黄二白
长沙三绝
莆田四大名果
涉县三珍
无锡四大特产
丽江十大名小吃
厦门十大小吃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热点
香港
澳门
台湾
香港迪斯尼乐园
香港海洋公园
香港长洲花地玛圣母堂
大三巴牌坊
澳门天后宫
澳门旅游塔
日月潭
台北故宫博物院
阿里山风景区
推荐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级景区名录
AA级景区名录
A级名录景区名录
推荐
新加坡
泰国
韩国
日本
美国
马来西亚
马尔代夫
柬埔寨
瑞典
比利时
荷兰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埃及
乌克兰
新西兰
澳大利亚
全部
推荐
中畈红枣
中畈米粉
中畈蔗糖
西川芋头
尧岗傩戏
石邮傩舞
南坪米粉
沙塘米酒
风味全鸭席
荷包糌
大余香芋扣肉
糯米薯莨酒
大余伊府面
席苞饭
全部
推荐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西藏
内蒙古
新疆
广西
宁夏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河北
山西
陕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全部
推荐
陈广华
王甦
盛浩如
丁有华
朱秀早
张如龙
卢月恒
徐光华
曹碧荔
陈香波
陈步云
戴绍鼎
陈克昌
涂美中
廖学愚
李恩
李鹤年
李强
全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山东省特产
山东省
济宁
济南
潍坊
烟台
泰安
临沂
青岛
聊城
淄博
德州
菏泽
威海
东营
滨州
日照
枣庄
美食小吃
老字号
民俗文化
十大特产
全部
地理标志
山东省旅游景点
山东省十大景点
山东省地名网
山东省名人
[移动版]
【CTRL+D 收藏备用】
荣成渔民号子
荣成是渔业大市,有着几千年的渔业生产历史。勤劳勇敢的广大渔民在长期与大海、大风、大浪的抗争中,在繁重的生产实践里,不断创造出了极具地方民俗特色的渔民号子。它作为渔民生产劳动中不可缺少的古老歌谣和精神号令,在荣成沿海区域广泛流传。渔民号子既有鼓舞情绪、调节精神的作用,又有指挥生产、协调动作、统一行动的功能。随着时代不同,渔民号子不断发展和变化,由最初简单的音节、无调子的形式,逐步演变为有调式和唱词,且内容丰富的渔民号子。特别是在50—70年代,渔民号子最为兴盛,其音乐性、节奏性、实用性与生产劳动紧密相连,形成了气势雄浑、喊唱交替的荣成渔民号子,并在渔民们的新老交替中一代代流传下来。荣成渔民号子,
威海剪纸
威海市地处胶东半岛最东端,依山傍海,地理环境得天独厚。这里的生民,男以渔、农为业,女以绣织为主,在千百年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诸多具有海洋文化特征的民间艺术,剪纸即是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威海剪纸的显著特点是:构图简洁,线条流畅,寓意鲜明,粗犷之中兼具抽象、夸张的审美取向。在这里,民间艺人创作的大都是美化生活的实用剪纸。按其用途大致可分为窗花、墙花、顶棚花、纸斗花、灯笼花,用于手绣或刺绣的枕头花、鞋花、鞋垫花、荷包花,以及儿童兜肚花、儿童虎头靴和虎头帽花等;花样内容则多以海洋动物如:龙、虾、鱼、蟹;飞禽走兽如凤凰、孔雀、蝙蝠、金蟾、玉兔、虎、狮、鹤、鹿、鸡、猫、狗和渔乡生产生活场景为主,有的
“串黄河”风俗
串黄河是流传在文登市高村镇的民间大型传统游戏,表演地点多选择宽敞的空地,时间多在正月十五晚上。串黄河阵势有“九曲黄河阵”、“黄河八卦阵”、“六城黄河阵”等,阵势弯曲萦回,犹如迷宫。六城黄河阵,以19×19根草把为桩,桩上端装油灯一盏,桩距5尺或7尺,等距竖立,用绳子界开,左三城,右三城,共12阵361盏灯。阵阵相通,阵前扎彩坊悬灯插旗。表演前,是鸣枪三响,然后鼓乐齐鸣,舞龙队、秧歌队、高跷队、跑旱船、耍毛驴、耍狮子等舞蹈开始串阵,男女老少鱼贯而入,左进右出需两个多小时。届时,场内外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灯火通明,串阵队伍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屈曲回环,川流不息,有条不紊,场面壮观。“串黄河”一般是
石岛渔家大鼓
石岛大鼓”是沿海渔民在其特有的人文历史环境中,在长期从事海上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别具特色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石岛大鼓”是渔民特有的庆典表达方式,集中体现了鱼虾满仓、渔船靠岸时人们的喜庆心情。每年正月初一和十五早饭后,以各渔村为单位,自发地组成锣鼓队,从各村出发,沿着石岛主街道行进,一直延伸到各渔港码头,最后汇集在石岛镇广场,这时庆典活动达到0,活动时间一般持续到中午。“石岛大鼓”在中国民间音乐体系中属打击乐类中的集群固定型锣鼓。由数百年前的单鼓表演逐步发展完善为多鼓、队鼓、集群方阵鼓表演方式。也可根据组织主题要求进行单鼓、数鼓及方阵鼓队表演。最多可组成近三十台
文登草编
草编是我国古老的编织技术之一,源自人类早期以植物的枝、叶、根、茎为原料编制器物。文登草编是当地农家妇女,以各种柔韧草本植物为原料,通过创造性艺术加工编织而成的手工艺品。文登草编在清朝中期至民国时期经营达到鼎盛,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作为重要的手工业在全县推广普及,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旧时,文登当地几乎人人都会草编制作技艺,加之不少草编艺人的不断探索与研究,使得近代文登草编技术也达到较高的水平。文登草编就地取材,主要以当地海草、蒲草、玉米皮、席草、茅草、麦秸等地方草本植物为资源,经构思、选料、上色、编制、晾晒成型等步骤制作而成。主要品类包括蒲草茶垫、坐墩、门帘、凉席、提包、地毯、睡席等
“韶海居”的传说
清朝年间,北营村东北角有一个姓马的秀才。他开了一家酒店,取名为“韶海居”。这“韶海居”的名字还有一段传说哩。远古时代,此处是一片汪洋大海,取名韶海。韶海龙王昏庸无道。他有一子,称韶海太子。此子游手好闲,阴险狡诈,加之其父溺爱,更是为所欲为。他时时兴风作浪,冲毁田园,淹没房屋。百姓怨声载道。韶海太子之妻本是滨海龙王之女,她温文尔雅,知书达礼,见其夫残害百姓,便好言相劝。太子不听劝告,反而打骂妻子,后来将妻子逐出龙宫。其妻只好重回滨海,向二老哭诉。二老安慰女儿,并留其暂住滨海。一天,寻海使者来到滨海龙王处,听到公主遭此不幸,再加上平素就耳闻韶海父子行为不端,便勃然大怒:“此君昏庸,留之无用,不如除
岚山风俗简介
岚山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古习俗与相邻各县大致相同,然岚山是山东重要海口,水陆交通便利,文化交流甚盛,人口来源颇广,故岚山民风又自具特色,自古崇圣贤,尊孔孟,延夏殷之礼,遗齐鲁之风。由于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束缚,社会的畸形发展,致使岚山的旧习俗清浊交融,瑕瑜共存。岚山旧风俗可归纳为:敬天地,祛鬼神,嫉恶好善,信幽冥轮回,阴阳转世;供菩萨,拜观音,重男轻女,喜子孙繁缛,金玉满堂。奉礼教,安分守已;孝父母,尊老爱幼。讲仁德,施恩不图报,轻利重义;守信誉,欠债必还钱,通情达理。耿直者,刚正不阿,让钱不让话;憨犟者,宁折不弯,对事不对人。富户奢侈;穷人节俭。农家勤耕织;渔民精棹捕。读书人谦恭有礼;经商者童叟无
俚曲
俚曲,也称“小曲”。是清代初叶流传于山东淄川一带,联缀曲牌述演故事的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其影响并不广远,幸清康熙时文学家蒲松龄著有俚曲十四种传世,得窥其风貌,即《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翻魇殃》、《寒森曲》、《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贵神仙》(后改称《磨难曲》)、《增补幸云曲》(各2册)等。此外,80年代初,又有《张古董借妻》、《寡妇难》、《海喝卷》等当地流传的传统俚曲被发现,说明蒲氏确系摹拟民间形式进行创作。蒲氏所用曲牌共53支,多已失传,现仅存[耍孩儿]、[玉蛾郎]、[银纽丝]、[房四娘]、[憨头郎]、[太平年]、[叠断
即墨田横镇祭海节
田横岛位于青岛市东部崂山湾北侧,是青岛旅游资源的重要支撑点。每年的谷雨前后,春汛来临,气候转暖,渔民在出海前总要选一个黄道吉日到东海龙王庙祭神,祈求东海龙王保佑风调雨顺,海上平安,是渔民自发的为祭祀能主宰他们命运的龙王而举行的祭祀活动。周戈庄的上网节相传始于明末,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较完整的保存了传统的祭海习俗,已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祭海仪式。临近祭海的前几天就要做祭前准备。在诸多供品中,最重要的一件供品,就是每家必须宰杀一头猪,所供的猪必须是整猪,而且清洗干净后还要精心打扮,嘴衔红花,身披彩绸,然后用红绸布打成红花绸结,装饰在猪头和猪脖子上,特别是猪背上要蒙上一层形似渔网的板油脂皮,寓
李村大集
提起青岛的集市,名气最响、规模最大、历史最长、商品最齐全的,均当李村大集莫属。李村大集不同于现在的农贸市场,农贸市场是天天有,主要以供应新鲜蔬菜、肉类、水产品等日常消费食品为主,以居住在周边居民为固定消费群体的交易场所。李村大集却是形成一百多年来,除了“-”时期被人为地强行改变交易日期,中断了一段时期以外,几乎一直延续逢农历二、七赶大集的习俗。交易品种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小到针头线脑、面人糖稀,娃娃玩的拨浪鼓、小姑娘的红头绳、老太太的小脚鞋;大到桌椅板凳、衣橱立柜、彩电冰箱空调器、摩托汽车拖拉机,只要你想买的,这里肯定都能找到。如果逢集那天再赶上又正好是双休日,你看吧,方圆几十里城乡
沂蒙印染
沂蒙地区的蓝印花布和彩印花布名闻遐迩。苍山、莒南、临沭一带至今还保留着古老的印染作坊。 那些散落在山野村闲的古朴草屋,散发着久远的芳香,以一种怀旧的情怀支撑着这项艺术,将蓝印花布的美深深地播种在沂蒙大地上。蓝印花布的颜料为靛青,是从一种叫蓝草的植物中提取的,物理性能稳定,色泽素雅。战国时曾任兰陵令的荀子在《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种朴素的沉静而缓舒的蓝色,配上吉祥的神秘而绮丽的图案,比蓝天里飘逸的白云还要纯净,比大地上绽放的花朵还好深情。这至高无声的艺术语言,最能代表沂蒙儿女智慧和创造生活的热情。蓝印花布的图案多以七点花鸟基调,结构用小点、短线、小块面组成,形似猫爪,又似梅花
二月二龙抬头吃蝎豆
数着算着,二月二就来到了。 民间说,二月二,龙抬头。大概就是说以后的雨水就多起来了。中国人过节,一般都离不开特别的食物。比如过二月二,就要吃蝎豆。为什么吃蝎豆?说是吃了蝎豆一年不会遭虫咬蝎蜇。还有一个说法,是与龙王有关。 我国的传统节日,一般是与民间传说或者神话传说有关。关于过二月二,各地的传说大同小异,大致上是说,某年有人得罪了上天,玉帝大怒,下令不得给人间下雨。是年大旱,颗粒无收,民不聊生。龙王心慈,就偷偷的给下了一场大雨,解救了旱情,解救了黎民。 玉帝得知龙王竟然敢于违抗命令,大为震怒,下令把龙王囚禁起来,说要想获释,除非金豆子开花! 龙王被囚禁的消息传到人间。老
苍山门笺
苍山门笺 苍山县过春节贴门笺的风俗已经考证的历史已有一百多年了。苍山门笺一般是一门五张,每张一色。 苍山门笺的中心花纹内容多以吉祥语或图案组成,承载着当地的历史人文和民间习俗,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各式各样的门笺中,以长城镇冯村的套色门笺最为出名。套色门笺作品以花卉、虫鸟为主,用象征、谐音寓意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 2008年“苍山门笺”作为民间艺术载入临沂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莒县门笺
莒县门笺 莒县门笺的渊源虽无文字可查,但从康熙十三年重修朝元宫时壁画所见,即有贴“过门笺”的民舍画面。莒城西南隅原有一湖名曰“漏卮湖”,朝元宫居漏卮湖东高阜之上,虽创建年代不详,然明代就已有之,如壁画为明代所绘,那么莒地贴过门笺的习俗最晚于明代就已在民间盛行。 莒县过门笺代表艺人来逢强对我说,莒县传统过门笺的刻制工艺已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模式:先定好尺寸,按尺寸设计出图案,用牛皮纸、纸板、厚纸或袋子皮刻成模板,再按照图案的线条找工匠打制出各种刀具,用木板、石蜡和锯末做成一个蜡盘,把彩纸按尺寸裁好,然后把模版放在彩纸上面,最后再放在蜡盘上,用各种刀具刻制。 莒县文化馆研究过门笺的专家马树
贺房与乔迁
新建房屋和购买住房后,乔迁之日,鸣放鞭炮、张贴对联,家人吃一顿较丰盛的饭菜。有时是几个亲戚朋友,见到新房落成或搬入新居而主动上门“温锅”,表示祝贺。开张公司或商店开张营业时,举行开业仪式。发请柬,邀请有关部门、业务单位和有关人员。布置会场,悬挂开业庆典的会标,摆放庆贺礼品,请乐队和礼仪小姐,烘托喜庆气氛。按照一定的仪式,业主介绍情况,来宾致辞祝贺,知名人士剪裁。送行境内居民外出谋生,居住地外迂,工作单位变动等,有送行的习俗。较为隆重的是有关人员聚集一处,为行者举行送行仪式,饯行。席间说些鼓励、祝贺、祝愿或期望之类的话,然后欢送行者起程。一般的送行仪式为自家人或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为行者饯行,席间
临清的书画艺术
临清的书画艺术临清在历史上,不仅曾是一座繁华的漕运名埠和商业都会,而且“百工云集,文昌兴盛”。其厚重的运河文化积淀,滋养了这块古老土地上历代书画艺术家们的灵感和才情,他们精研覃思,笔耕墨耨,在继承和弘扬传统书画艺术的过程中,为后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著名的有宋代的王岩叟、明代方元焕、明末清初的临清周之恒等,到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由宋致中、刘如詹、宋萍轩、施佩秋(施展)、张西岑、徐相吾、朱士冀等人,联合组建了“临清美术联合社”。其中尤以书画家施佩秋为著。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批祖居或徙居临清的著名书画家,如张石帚、韩羽、傅二石、张彦青、黑伯龙等。他们曾在临清这片热土上勤奋创作,留下了许
香塔寺传说
香塔寺传说香塔寺坐落在绣锦河东岸,田家寨村西头,位于镇驻地东南方向,距离镇驻地约2.5公里。香塔寺始于汉朝有据可考,一九七五年文物部门做过考证,确认香塔寺旧址的砖属汉代遗物,始建时规模不大。只有正殿五间和偏房十多间,一进院落。据原碑志记云:炀帝大业七年(公元611年)二月壬午(二十六日)炀帝下令征高丽,命令幽州总管元弘嗣到东莱海口造战船三百艘,官吏们督促工程。四月庚午(十五日)炀帝下诏置山东府,炀帝驾车到山东的临行宫,随从车驾的文武官员九品以上的都给宅安置,行至琅琊郡境内,王薄、孟让聚众盗贼多达十万之人,使得山东人深受其害,郡县的官吏因长时间天下太平,不习惯打仗了,每次与盗贼交战都望风而溃败。
临清的饮食文化
临清的饮食文化300多年的运河历史,为临清饮食文化博采众长,融汇南北创造了条件,留下了众多的具有代表性小吃。运河古城临清的小吃,经过运河300年的锤炼,已经重重地烙上了历史的印痕。主要代表有托板豆腐、热羊肚、下凡肉、王四辈熟牛肉、窦家蒸包,最有特色的是临清的汤。临清的汤味道鲜美、清口、久喝而不腻。著名的有:鱿鱼汤、干贝汤、海米汤、银耳汤、木耳汤、口蘑汤、紫菜汤、鸡腰汤、肉丝汤、鸡子汤、对鱼汤、西红柿鸡子汤、海参汤。临清人饮茶历史悠久,不仅是民间生活的一种习俗,也形成了民俗文化。特别是“老临清”,有一日三茶的习惯,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烧水沏茶,称之为“早茶”,午饭后沏茶称之为“除腻茶”,晚饭后在
岚山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一、撞钱嘣:方式是由二人或多人组成,是用硬币或铜钱在墙上撞击,使铜钱或硬币弹出,以最远的拾起铜钱打近的,以击中为胜。二、打梭:又叫打砍,也是由二人或多人组成,方法是用一块木板打一个两头削尖的木棒,方式有多种,如手梭、地梭、棋梭等。1、手梭:靠墙划一个方形的锅,然后一人在锅外面用木板把梭打出老远,对方把梭扔回锅里,扔的时候打梭者在锅边看守,可用木板把梭打出锅外。打梭者不能踩着划锅的线,否则算输。扔梭者如不能把梭扔进锅里,打梭者接着打,方法是用板把梭尖一打,使梭弹离地面,然后快速的用板打梭打远。一边打一边念一杆一、二杆二、三杆三、打完在梭的位置至锅的距离要分。以板为单位。如果抛梭者将梭抛进
岚山游艺习俗
游艺习俗岚山的民间游艺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20世纪80年代前,男孩喜欢打蹦、打拐、撞钟、耍鹞鹰抓小鸡、打阎王、踢毽子、打懒婆、搓竹蜻蜒、弹杏核、捉迷藏等,女孩喜爱拾宝骨、跳绳、打瓦、打沙布袋、跳方、翻棉单等。常以剪子、包袱、锤裁决游戏之先后,有的是由双方商定。许多游戏流行至今。拾宝骨又称“拾石子”。备5个圆滑石子,两人或多人参与。玩时,单手握5子,先向空中抛1子,迅将其余4子撒于地面,并接住抛子。然后再抛手中一个子,抓地上子,接抛子。每次抛子多少,抓哪几个,按事先约定或对方临时指定进行。如抓子、接子、抛子有一环节失误,即无权继续进行,应让对方操作。如此反复进行,完成的套数多者为赢。在动手的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最新排行
2020年上半年全国31省GDP排行榜
2020年全国各省高考人数排名
2020年中国各省常住人口数量排名
2020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2020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榜单
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
2020年网红城市百强榜单
2020年度五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四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三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二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新一线城市排名
2019年中国各地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总资产排行
2019年度十佳数字阅读城市
2020年一季度31省份居民收入榜
2019中国城市GDP(经济总量)百强排名
2019年31省份城镇化率排名
热门景点推荐
西湖三忠肃
岭南建筑三瑰宝
旅游名胜之天齐庙篇
兴宁十大古民居
中国十大古城
旅游名胜之儿童公园篇
旅游名胜之奎星阁篇
旅游名胜之佛光寺篇
旅游名胜之崖墓篇
旅游名胜之寿宁寺篇
旅游名胜之太平寺篇
旅游名胜之冶铁遗址篇
旅游名胜之观音洞篇
旅游名胜之永济桥篇
旅游名胜之寿圣寺篇
王屋山三宫
旅游名胜之长春观篇
旅游名胜之玄帝庙篇
旅游名胜之大王庙篇
旅游名胜之龙潭寺篇
旅游名胜之山陕会馆篇
宜宾三塔
资江下游南洞庭七大古塔
旅游名胜之李氏宗祠篇
常德城区四大古井
旅游名胜之仙人桥篇
旅游名胜之节孝坊篇
旅游名胜之农民协会旧址篇
旅游名胜之凌云塔篇
旅游名胜之学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