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民俗文化
山东省民俗文化
推荐特产
热门旅游
港澳台旅游
A级名录
国外热门旅游
各地小吃
地名大全
名人大全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推荐
各地小吃
中国五大红茶
郯城四大辣
临沂十大名吃
榆次三件宝
大同三黄二白
长沙三绝
莆田四大名果
涉县三珍
无锡四大特产
丽江十大名小吃
厦门十大小吃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热点
香港
澳门
台湾
香港迪斯尼乐园
香港海洋公园
香港长洲花地玛圣母堂
大三巴牌坊
澳门天后宫
澳门旅游塔
日月潭
台北故宫博物院
阿里山风景区
推荐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级景区名录
AA级景区名录
A级名录景区名录
推荐
新加坡
泰国
韩国
日本
美国
马来西亚
马尔代夫
柬埔寨
瑞典
比利时
荷兰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埃及
乌克兰
新西兰
澳大利亚
全部
推荐
中畈红枣
中畈米粉
中畈蔗糖
西川芋头
尧岗傩戏
石邮傩舞
南坪米粉
沙塘米酒
风味全鸭席
荷包糌
大余香芋扣肉
糯米薯莨酒
大余伊府面
席苞饭
全部
推荐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西藏
内蒙古
新疆
广西
宁夏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河北
山西
陕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全部
推荐
陈广华
王甦
盛浩如
丁有华
朱秀早
张如龙
卢月恒
徐光华
曹碧荔
陈香波
陈步云
戴绍鼎
陈克昌
涂美中
廖学愚
李恩
李鹤年
李强
全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山东省特产
山东省
济宁
济南
潍坊
烟台
泰安
临沂
青岛
聊城
淄博
德州
菏泽
威海
东营
滨州
日照
枣庄
美食小吃
老字号
民俗文化
十大特产
全部
地理标志
山东省旅游景点
山东省十大景点
山东省地名网
山东省名人
[移动版]
【CTRL+D 收藏备用】
祭孔大典
祭孔大典是山东省曲阜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于每年阴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时举行。现在的祭孔大典从9月26日持续到10月10日。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卒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随着历代帝王的褒赠加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恢弘,礼器、乐器、乐章、舞谱等也多由皇帝钦定颁行。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总计达196次。清朝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谒孔子。民国政府明令全国祭孔,其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
胡集书会
“胡集书会”是兴起并扎根于山东省惠民县胡集镇的一种曲艺集市盛会。据民间传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最早源于曲艺艺人的竞技活动,后逐渐演变为以联谊为主、具有习俗性质的自发性民间曲艺交流活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二为胡集书会的“偏节”,十五为“正节”。每逢书会,艺人们于十一日晚前赶到胡集,借宿在村民家,集体进行“望空”、“报门”等联谊活动,次日早8时至下午1时,聚集在镇东南的干沟附近,择地演唱。书会上有西河大鼓、木板大鼓、毛竹板书、评书、渤海大鼓、山东快书、山东琴书、渔鼓书等曲艺表演形式。附近群众及各村的“请书”代表轮番前来观看,选定艺人及节目后,拿走艺人的乐器以表示成交。从当日晚至正月十六,艺人在
威海锡镶技艺
威海锡镶技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发祥于清光绪末年,二三十年代蜚声海内外,兴盛于英国租占威海卫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度萧条,解放后开始复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达到鼎盛时期。锡镶茶具系将锡合金冶炼、铸制、锻打、镂雕、焊接成各种图案之后,再镶嵌于江苏宜兴紫砂茶具或山东博山茶花具之上,最后经过打光而成的精巧美观的实用艺术品。茶具的镶饰部位讲究,锡片图案美观。如茶壶多镶饰在壶嘴、壶身、壶盖、壶颈处。壶盖图案为五(蝠)福捧寿、喜鹊登梅之类,壶盖中间的气孔是专用光绪铜币压铸上去的.;壶身图案多为苍龙戏珠、龙凤呈祥、松鹤延年等等。锡镶茶具的制作一般分为五步:第一步,冶炼。将整块的锡合金熔化。第二步,铸制。制
大码头苇编工艺
大码头镇编织苇席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明洪武年间,大码头镇是退海、湖之地,苇蒲丛生。因此苇编制品也成为大码头镇一带百姓的支柱产业,由于当地芦苇资源丰厚,当地的世世代代靠的是家族传承,凭的是个人悟性,家家户户、男男女女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在从事苇编业。解放后,困难时期,这里百姓用编织的苇席到胶东等地换回粮食、地瓜干等,养活了这方土地上的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码头苇席在全国享有盛名,年产苇席300多万张,产品销往河北、河南、安徽、东北三省、本省各地市,还曾大量出口朝鲜的仁川、俄国的海参葳等地,建国初期成立码头苇席生产合作社,大力发展苇席编织,当地及附近沿海的苇草不够用,就用桓台马踏湖、博兴锦秋湖
传统锔艺
“锔”者,系用铜、铁等制成的两头有钩、可以连合器物裂缝的东西,也称“锔子”。在以前,锔匠曾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职业,主要是锔盆、锔缸、锔瓮、锔锅、锔碗、锔茶壶、锔罐子等,只要是家里能锔的,锔匠都锔。“锔活”也分粗细,平常老百姓家锔个锅碗瓢盆属于“粗活”,“细活”指的就是“锔活秀”。不少玩家有意将新紫砂壶装满黄豆,再注入清水,利用黄豆遇水膨胀的力量将壶壁撑裂,再请锔匠用银锔锔成花纹,甚至连壶盖、壶嘴、壶柄都加以纹饰包嵌,将锔嵌上升为一种手工艺术。锔器大多是历代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是千百年来百姓生活史的证物,因此锔器的美具有非常自然的亲和力,这种美真实、质朴、独特而又亲切,是诸多藏品难以企及的。锔匠从
山东二夹弦
二夹弦,又名两夹弦,也被人们称为“大五音”,是主要流行于山东西部以及河南东部及北部,江苏北部,安徽省北部一带的地方戏。因为它的伴奏乐器四胡(四弦胡琴)是每两根弦夹着一股马尾拉奏,因而其流行地的群众按照其方言习惯称它为“两家弦”“大五音”,它与流行在黄河以北的聊城、德州、滨州地区的“四根弦”(也称“一勾勾”“河西柳”“哈蟆嗡”)有密切的血缘关系。2008年,二夹弦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地区有河南省开封市、滑县和山东省定陶县。二夹弦是在鲁西南一代流行的曲艺形式“花鼓丁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花鼓丁香”主要流行在鲁西南地区,因为经常上演《休丁香》(《张郎休妻》)而得名。二夹弦
曹州绳艺
山东古曹州“牌子·花活”简称“牌花”。它起源于明清时期曹州辖区的名门望族绣楼之中的“女功”绳结技艺。“牌子”长约四寸,宽寸许,厚如铜钱,上有图文,以结装饰,以示“牌子”活的种类、等级。牌子活是古代后宫及皇亲国戚为了向民间名门望族征集庆典、婚嫁、重大节日等专用的吉祥陈设品及日用品采取的一种形式和方法。同时,也是民间向皇家及皇家后宫献礼、进贡的身份资格证明。古曹州“牌子·花活”当时与“牌子绣活”、“牌子绒绣”并称古曹州“绣楼女功”的三大绝活之一。是当时曹州诸名门望族及大家闺秀出阁前必修课程。它与普通民间流传的“巧活”、“挤花活”(现称中国绳结艺术、中国结)在系法上有本质区别。古曹州“牌子·花活”多
《大青岛》真丝织锦画
《大青岛》真丝织锦画由澳大利亚籍国际著名画家查尔斯?比利奇先生历时三个月精心创作完成的巨幅油画《大青岛》长4.2米、宽1.2米。比利奇先生是世界28个国家官方指定的奥运画家,他因成功塑造了历届奥运会城市形象而久负盛名。他为奥运城市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部分已被国际奥委会收藏。青岛是2008年1的帆船比赛城市。大型城市风景画《大青岛》向人们展示出奥运到来时的美丽景象:蔚蓝色的海上,桅杆交错、白帆点点;碧海蓝天之下,古老的建筑群象美丽的珠宝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上,高大的现代化建筑诉说着今日青岛的辉煌与发达。 利奇先生原画为蓝本,按特定比例织造的真丝织锦画《大青岛》以100%天然桑丝为原料,采用数万种经
戚姬传说
戚姬传说源于山东省定陶县,广为流传于我国的民间及世界华人中,距今已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戚姬,本名戚懿,姬是其封号,定陶县戚家寨(今戚姬寺村)人,是中国古代的纺织先驱、音乐和歌舞名家。相传,楚汉战争时,汉王刘邦和西楚霸王彭城一战,刘邦大败,逃至定陶境内戚家寨,幸得戚氏父女相救,遂与戚懿结为夫妻。公元前206年,刘邦在定陶称帝,封戚懿为姬,史称戚姬。戚姬从小聪慧灵巧,很有悟性,善养蚕种棉,所创花色陶布,汉以来即为御奉贡品。戚姬通音律、善歌舞,据东汉刘歌所撰写之《西京杂记》记述:“戚姬善为翘袖折腰之舞,歌《出塞》、《入塞》、《望归》之曲”又云:“戚姬姜鼓瑟磬筑。帝常拥夫人倚瑟而弦歌”传说中的戚
定陶皮影
定陶皮影,又名隔纸说书,起源于清朝末期张湾镇后冯村,至今约有二百年历史,相对于山东其他地方皮影的近乎说唱艺术来言,定陶皮影则近乎地方戏曲,在山东皮影艺术中可谓独树一帜。冯氏先人于明朝迁居定陶,约在1821年,冯玉濮、冯玉福受剪纸艺术的启发创始了皮影,至今已传6代。初始,冯氏先人善于剪纸作画,自娱自乐。由于纸张不易保存,就试着在动物皮草上刻划,照着木偶的形式改进制作工艺,增加关节,使其灵活性大大加强。并在皮面上镂刻各种花纹,涂绘色彩,使影人更加清晰、通透、美观。所刻人物约尺余,有比较细致的分类。从而创立了皮影。定陶皮影系用牛皮制作,形制巨大,高一尺有余,造型俊俏,做工精良,镂刻细致,线条流畅,色
定陶两夹弦
两夹弦,又名二夹弦。当地群众也称它为“大五音”、“乱弹”。因其唱腔清新、流畅、优美、朴实,也被群众亲昵地称为“半碗蜜”。两夹弦是在鲁西南一带流行的民间艺术形式“花鼓丁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两夹弦所演剧目多为“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角的生活小戏。因流传区域关系,群众称鄄城以北、莘县一带的两夹弦为北词两夹弦,称曹州(菏泽)一带的两夹弦为南词两夹弦1928年,两夹弦著名演员王文德(艺名“小印”)成立“共艺班”(洪艺班),吸收了山东梆子、柳子戏的表演程式,表演更趋完美。建国后,两夹弦演员的艺术水平进一步提高。两夹弦著名演员黄云芝(艺名“小白鞋”)就以细腻、婉转、悠扬的唱腔和优美、轻盈的台
仿山山会
仿山山会发源山东省定陶县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曹国25代君王陵地,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定陶县志》记载:“仿山在县西北十二里,层阜隆然,古曹国葬地,积壤之高,仿佛如山,自曹叔振铎至伯阳二十五代并称焉”。明天启三年《仿山创建玉皇祠记》云:“山稽郡乘,曹叔之陵寝地也。以人力作阜崇三十丈,延袤百亩。”平原上积壤之高大,仿佛如山,故称仿山。”仿山从春秋时期建曹国王陵,至明清之际,仿山墓群之巅,历代所修庙宇有大小48座。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是仿山山会的日子,来自晋、冀、鲁、豫、苏、皖等省的商贾游客提前数日就来到仿山,十几万人之众云集于此,车水马龙,贸物交易,成为鲁西南及周边地区农贸交易的大
泰山织编画
泰山麻纤维本身属于纤维素束状纤维,横截面为空腔结构,纤维中含有大量的极性亲水基团,纤维的吸湿性非常好。特别是经改性脱胶后再梳理过程中,因纤维束纵向0而形成许多裂缝和孔洞,并且通过毛细管道与中腔连通,此种结构使泰山1纤维具有唯一的吸湿透气性能。经测试泰山1纤维中的1酚类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都有很好的抑菌效果。1纤维虽经脱胶和染整加工,仍然存留和吸附了微量的1酚类物质,极其微量1酚类物质的存在就足以灭杀霉菌类微生物。 泰安市金飞虹织造有限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为低碳、环保、可降解原材料并加入了全新豪华的提花图案设计,工艺严谨、高档典雅、花型逼真、色泽艳丽、质地考究,具有
古河道狮子舞
古河道狮子舞分布在东营市广饶县花官镇古河道村,辐射影响东营、潍坊、淄博等地市及胜利油田部分地区。“狮子舞”又叫“跑狮子”。小狮子由一人舞,大狮子由两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狮衣,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狮裤和金爪蹄靴。领狮人着古代黑缎武士装,手握旋转彩色绣球,配以“清堂鼓”鼓点,融入京剧“冲头”、“次鞭”、“四击头”等鼓点,逗引狮子演出。演出动作有小(单)挠痒、大(双)挠痒,跳方(长)桌、跳狮子,生小狮子,双狮夺球、10狮争球,动作数量有走、站、跳、翻、挠、抢、抖、滚甩、0毛、转、摆、拜等10余种,做“十字串花”、“剪子股”、“步步高”、“轱辘线”、“盘长字”、“丫
钟家竹马
广饶县乐安街道钟家村民间艺术“竹马”也叫马灯。该艺术来源于清朝同治年间,钟家村任长华在北京京剧三庆戏院时,把本艺术传入该村。该艺术从制作到演出有一整套阵图。它的演出名称起源于京剧的《昭君出塞》。整套演出由12人组成为一组,马灯为10匹。本艺术传入钟家村后,最早由钟凤采﹑钟从亮﹑任树同,组织人员演练。自马灯艺术传至钟家村,由钟凤采等人按阵图演练成功,每年冬闲时进行排练演出。随着历史的推进,原来的人员逐渐老化﹑去世,为了不让民间艺术失传,村里又推出新一代传承人,相继有:钟瑞龄﹑钟学文﹑任振岳等人;再随之后:钟树田﹑任其太﹑钟世来;继之后:钟耕元﹑钟世荣﹑钟世广等人继续传之于后人。2008年演出,最
中赵鼓乐
锣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其历史悠久,分布极广。相传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就有鸣锣击鼓取乐的传统,并把它引入了军事领域,以振奋斗志。锣鼓乐器,不但应用于戏剧舞台之上,更是民间不可或缺的道具,无论是玩龙灯、跑旱船、还是踩高跷、扭秧歌都离不开这些乐器的助威、助兴。赵家大鼓发源地是广饶县乐安街道中赵村(原名赵家村),自明末清初以来形成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大鼓音调穿插变化,花样翻新,鼓点彪悍,节奏优美。早在清光绪二十二年,即公元1896年,赵家村敲的锣鼓乐谱就因别具格调,名言四海;至1987年在长达近百年的时间里有闹花船、玉狮子、绿狮子等相继登上舞台。传至民国二十四年,即公元1935年早已红遍大江南北,鼓手赵经
伯乐传说
成武县地处鲁西南。周武王封庶弟于郜,都成武。秦置成武县,两千多年来,也曾为郡为州。伯乐传说就深深扎根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成武县这块土地上,世代流传着。伯乐姓孙名阳,春秋郜国人,秦穆公之监军少宰,官伯乐将军。《庄子•马蹄释文》引石氏《星经》“伯乐,天星名,主典天马,孙阳善驭,故以为名”。伯乐生于古郜国都城成武西北孙家庄,祖辈是兽医。孙阳少年时就非常勤奋,跟随父亲学习相马、驯马、医马。少有大志的孙阳游历诸国后,西出潼关,到达秦国,成为秦穆公之臣。伯乐凭借其高超的相马才能和高尚的人品,深受秦穆公的信任和器重,负责全国的战马挑选、驯育和医治。著名的故事有骥服盐车、牝牡骊黄等。伯乐选育的战
唐头营的传说
唐头营的传说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一路东征,打到东海岸边,正为无兵马歇息之地而发愁,忽然发现远方隐约有一块高地。李世民随令全军将士在此安营扎寨。这块土台因李世民大军在此驻扎而得名“唐头营”。大军驻扎以后,唐王在观察敌情时,不巧正与改扮唐装偷看唐营的高丽酋长盖苏文相遇,唐王不敌盖苏文,慌不择路,打马过河,不幸马陷淤泥,引出了“薛礼救驾淤泥河,一枪挑起两条龙”的美丽传说。唐头营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东北方向,南接大码头镇,北连东营市东城区,西邻陈官乡,东濒渤海湾。小清河、支脉河从唐头营南北两侧流经入海。唐头营所在的丁庄镇及莱州湾附近自古就是退海之地,但却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现已发现的遗址就有古商周盐田遗
马跑泉传说
马跑泉位于广饶县丁庄镇王署埠村西北角。这里地势低平,河沟密布,一条贝岭从地表下东西穿过,形成了广饶北部一处独具特色的,集人文与天然于一体的著名风景点。相传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亲统三军自西京长安出发东征,历尽千辛万苦到达此地。当时已是盛夏天气,人困马乏,饥渴交加,将士们急忙挖井取水,埋锅造饭。他们在不同地点挖了几十口井,然而取出的水都苦涩难饮。李世民焦急万分,正在这时,他的坐骑一声长嘶,后腿直立,前蹄不停地刨地。就在马蹄踏过的地方,一股清泉汩汩涌出。泉水甘冽,兵士们取之不尽,士气大振。这泉救了唐太宗的急,唐太宗遂命名此泉为马跑泉。马跑泉长涌不息,泉水清爽甘冽,其周围之水则苦涩的很,所以人们
龙居的传说
龙居店传说主要流传在东营市西部和滨州市东部地区。龙居镇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渊源流长。相传,宋朝以前龙居叫郎家村,村里有个杀猪卖肉的,是远近闻名的肉霸,他卖肉只砍一刀,只少不多,人们送他绰号“郎一刀”,赵匡胤在后周为将时,随周世宗东征,从这里路过,听说有这件事情后,他就和随从一起去“拜访”,果不其然,赵匡胤就把这个“郎一刀”给打死了,并在这住了一宿,后来,赵匡胤做了宋朝开国皇帝,人们把“郎家村”改叫龙居店,沿用至今。龙居的传说作为东营区人民的共同宝贵文化遗产,口口相传,为东营区龙居镇的命名增添了一抹绚烂的色彩。收集整理并提炼故事精神核心,在此结果上进行发掘转化,并使之成为其他文化表达形式的精神沃土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最新排行
2020年上半年全国31省GDP排行榜
2020年全国各省高考人数排名
2020年中国各省常住人口数量排名
2020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2020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榜单
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
2020年网红城市百强榜单
2020年度五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四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三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二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新一线城市排名
2019年中国各地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总资产排行
2019年度十佳数字阅读城市
2020年一季度31省份居民收入榜
2019中国城市GDP(经济总量)百强排名
2019年31省份城镇化率排名
热门景点推荐
西湖三忠肃
岭南建筑三瑰宝
旅游名胜之天齐庙篇
兴宁十大古民居
中国十大古城
旅游名胜之儿童公园篇
旅游名胜之奎星阁篇
旅游名胜之佛光寺篇
旅游名胜之崖墓篇
旅游名胜之寿宁寺篇
旅游名胜之太平寺篇
旅游名胜之冶铁遗址篇
旅游名胜之观音洞篇
旅游名胜之永济桥篇
旅游名胜之寿圣寺篇
王屋山三宫
旅游名胜之长春观篇
旅游名胜之玄帝庙篇
旅游名胜之大王庙篇
旅游名胜之龙潭寺篇
旅游名胜之山陕会馆篇
宜宾三塔
资江下游南洞庭七大古塔
旅游名胜之李氏宗祠篇
常德城区四大古井
旅游名胜之仙人桥篇
旅游名胜之节孝坊篇
旅游名胜之农民协会旧址篇
旅游名胜之凌云塔篇
旅游名胜之学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