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俗文化
四川省民俗文化
推荐特产
热门旅游
港澳台旅游
A级名录
国外热门旅游
各地小吃
地名大全
名人大全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推荐
各地小吃
中国五大红茶
郯城四大辣
临沂十大名吃
榆次三件宝
大同三黄二白
长沙三绝
莆田四大名果
涉县三珍
无锡四大特产
丽江十大名小吃
厦门十大小吃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热点
香港
澳门
台湾
香港迪斯尼乐园
香港海洋公园
香港长洲花地玛圣母堂
大三巴牌坊
澳门天后宫
澳门旅游塔
日月潭
台北故宫博物院
阿里山风景区
推荐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级景区名录
AA级景区名录
A级名录景区名录
推荐
新加坡
泰国
韩国
日本
美国
马来西亚
马尔代夫
柬埔寨
瑞典
比利时
荷兰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埃及
乌克兰
新西兰
澳大利亚
全部
推荐
中畈红枣
中畈米粉
中畈蔗糖
西川芋头
尧岗傩戏
石邮傩舞
南坪米粉
沙塘米酒
风味全鸭席
荷包糌
大余香芋扣肉
糯米薯莨酒
大余伊府面
席苞饭
全部
推荐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西藏
内蒙古
新疆
广西
宁夏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河北
山西
陕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全部
推荐
陈广华
王甦
盛浩如
丁有华
朱秀早
张如龙
卢月恒
徐光华
曹碧荔
陈香波
陈步云
戴绍鼎
陈克昌
涂美中
廖学愚
李恩
李鹤年
李强
全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四川省特产
四川省
成都市
绵阳市
凉山州
宜宾市
甘孜州
南充市
乐山市
广元市
泸州市
巴中市
阿坝州
眉山市
遂宁市
雅安市
达州市
广安市
内江市
德阳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资阳市
美食小吃
民俗文化
十大特产
全部
地理标志
四川省旅游景点
四川省十大景点
四川省地名网
四川省名人
[移动版]
【CTRL+D 收藏备用】
天地九五堂葫芦雕绘
“天地九五堂葫芦雕绘”艺术在我国四川分布不均而且稀少,特别在四川南方葫芦雕绘艺术弹指可数,“天地九五堂谢咏言葫芦雕绘”这种具有传承性和创新性的最能代表中国川西民间风格和川西民间本土艺术特色的葫芦雕绘艺术可谓独一无二。“天地九五堂葫芦雕绘”历经沧桑,融汇了历代刻绘艺人的心血,流传至今形成了一整套的创作技艺,其主要材料是葫芦。工具也很简单。熟练的民间艺人只打腹稿就能够直接用颜料画成图样;专业艺人有用刻刀在葫芦上制作,称为“雕刻”。葫芦需经蒸、煮、烘、烤、凉等工序,非常讲究。传承人谢咏言用传承技法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的手法创作了民间艺术葫芦雕绘,经起稿,雕刻,彩绘,镶嵌,修整,粘贴而成。这些作品看上去既
唐绣娘刺绣
蜀绣以绸、缎、绢、纱、绉作为绣底,绣线多数用彩色蚕丝,其刺绣技法甚为独特,用线工整厚重,设色典雅,针脚整齐,紧密柔和,车拧细微。其传统针法绣技近100多种,常用的有30多种。如套针、晕针、斜滚针、切针等。具有针法严谨,针迹均匀,光、亮、平、齐、表现力强的特点,体现出绣物的惟妙惟肖,如鲤鱼的灵动,猴子的敏捷、人物的栩栩如生,山川的壮丽,花鸟的多姿,熊猫的憨态等。蜀绣以绸、缎、绢、纱、绉作为绣底,绣线多数用彩色蚕丝,其刺绣技法甚为独特,用线工整厚重,设色典雅,针脚整齐,紧密柔和,车拧细微。其传统针法绣技一百多种,常用的三十多种,如套针、晕针、斜滚针、切针等。具有针法严谨,针迹均匀,光、亮、色、平、
上方大篆书法
上方大篆是以小篆为基础,笔画反复折叠,盘旋屈曲,点画皆有纵横两个方向,填满空白部分,求得均匀。“曲屈平满”是上方大篆书法最大的特点。折叠多寡,每一个字的折叠多少,则视笔画繁简而定,有五叠、六叠、七叠、八叠、九叠、十叠之分。亦称为九叠篆、叠篆;“乃以九为数之终也,言其多也,”形容其折叠之多。上方大篆是中国装饰性艺术篆体文字的代表。目前主要运用书法作品的落款和闲章,毛笔书法作品。由于历史上从来没有一部完整《字谱》,主要是靠世代民间师传、抄袭前人作品,对于没有现成的单字,往往臆造拼凑而成。所以,由于传承的困难,学习和懂得的人越来越少,据估计,全国能够在不借助参考资料的前提下,能够认读500单字以上的
民间工艺云登
由于历史传人的历史久远,仅列出近几代传人情况:1、传承人的师爷:陈启兴,1890年生,男,汉族,籍贯:四川绵阳(已故)2、传承人的师傅:苏海先,1958年生,男,汉族,籍贯:四川青川3、传承人:苏琨轩,男,1970年生,汉族,38岁,籍贯:四川青川4、师侄、徒弟:陈明高、陈元高等,男,汉族,籍贯:四川青川
鑫田粮艺
鑫田粮艺起源于我国的农耕文明,年代久远,农耕文化厚重,流传于民间,散落于民间,传承于民间,是川西北地区典型的乡土文化,纯手工技艺。制作材料是用人们的劳动成果五谷杂粮镶、嵌、拼、贴、拨等传统技法,其表现形式多以吉祥、喜庆的图饰、文字以及人们生产、生活场景为内容,或悬于厅堂,或馈赠亲朋,既表达了收获的喜悦之情,同时也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美好愿望。鑫田粮艺在绵阳乃至川西北地区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008年,鑫田粮艺正式被列为绵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代表性传承人潘德贵是涪城区丰谷镇粮站的下岗职工,是国家和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民间工艺百家”、绵阳市高级民
肖氏漆艺
“肖氏漆艺”的主要制作过程:选漆、过滤、氧化聚合、形成熟漆、再过滤、成品、根据各种情况加入体质颜料(矿物颜料);其中:(1)滤漆;直接从漆树上采割下来的漆杂质较多,必须选择过滤。(2)晒漆:将生漆倒入晒漆盘内,晒漆盘可以是浅口大瓷盆,也可以用塑料布铺在大木盆内作成的容器。(3)煎漆:是用人工加热的方法脱水,其方法是将生漆倒入大瓷碗或铝锅中,再将瓷碗(铝锅)放在有水锅中加温,当漆液的含水量达到5%—6%即可。还根据产地漆质的特性,再采用传统深加工,可分为:生熟漆加工、原漆加工、改性加工三大类
西蜀木艺(古蜀木艺)
楠贵房古蜀木艺是从明代流传下来,以自然根木原态为雏形,进行打磨、塑形、手工雕凿,将自然形态与后期艺术雕磨结合创作出来的传统根雕技艺。在明代初期就已经深入文人雅士家庭为摆件装饰品,广为流传。木艺工序从原材料的自然形状选材、设计、造型、打胚、修光、打磨、表面处理全手工制作,工艺考究。每一道工序,都依据根木的自然形态来塑造,讲究“七分天成、三分塑造”,制作手法变换众多,手工塑造一环扣一环,表现出从古至今巴蜀的地域历史、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每一件作品,都呈现出一个还原自然、写景写物的故事,格物穷究,寓意深长。楠贵房古蜀木艺技艺面临濒危,亟待抢救。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质文化
川剧变脸
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在川剧中是很绝的一门技艺。它是四川地方剧种川剧表演绝活,产生于30年代,最早用于传统折子戏《归正楼》,戏中一名叫贝容的侠客为了救人方便,变脸数张,从此这种新奇的表演方式就延续下来。川剧的“变脸”被称为“国宝、绝活、奇观”,一般不外传。变脸的方法大体分为三种──抹脸、吹脸、扯脸。抹脸: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往脸上一抹,就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如果要全部变,则油彩涂于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油彩可涂在脸或鼻子上。吹脸:只适合于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墨粉、银粉等,有的是在舞台的地面上摆一
聋派指画
指画,又称“指墨画”、“手指画”,是中国传统国画的一个绮丽分支,也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指画主要用手指和手掌蘸墨代替毛笔作画,稍带有其他辅助工具的媒介,从心到手,直接入画,所以很能传神、写意,独具一格。真是“以笔难到处,指能传其神;而指所到处,笔勿能及也。由于手指、手掌不善吸水的特点,又不善于大块面涂抹,所以指画大多以块面凝重、厚朴、粗犷、率直、线条坚挺、奇伟神趣的风格为中华绝,并在画坛独树一帜。指画是把诸多种技法按线、面、点这三个要素加以分类归纳,以便使读者抓住根本而能举一反三,然后或作山水,或作花鸟,或作人物。聋派指画艺术,从绘画题材到表现技法都有了新的发展,遂把指画从旧的丈人墨戏中解脱
文昌年画
通过传承与发掘,文昌祖庭门神年画共有四大内容板块:——镇伏,禳解,祥瑞,喜悦。即:(正神镇伏恶煞、法宝禳解百秽、天仙堂奉吉祥、童乐增添喜悦)共有九大工艺:——手绘、版印、填彩描金、贴片、堆锦、包纱、滚线、捧线、挤线。而目前国内的年画业界,只存在有3---4种工艺艺术。文昌祖庭门神年画凝聚了上古巴蜀先民的仙道信仰中的门神信奉,凝聚了远古道家的门神符箓灵力,蕴含了中华文昌文化核心概念的“真、忠、孝、仁、善、美”。传承和继承了传统的文昌祖庭门神年画的文化特色内涵,经过传承者发掘创作的文昌祖庭门神年画,每幅都蕴含有民族传统文化的吉祥寓意元素。节庆日悬挂于厅堂、装饰贴于门墙、灶壁;馈赠礼品;收藏品,文化
西蜀木艺(古木造型技艺)
一、古木是树木在大自然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经过漫长的时空变化,却仍然保持着各自不同的形态、色泽和质地的名贵木材。乌木是指在地下埋藏三千年至四万年以内未朽的名贵古木。“植物木乃伊”、“东方神木”之美誉。其造型艺术,具有极高的收藏和审美价值。通过多年的努力,已开发作品三万余件,现已打造中国乌木金丝楠木博物馆。主要通过对名古木造型和家居用品为主。二、作品曾先后多次参加国内大型展览、交流。其中作品“行天下”、“深山隐士”、“莲莲高升”等荣获2012年西部国际艺术品、礼品、收藏品博览会被评为金奖,作品“山林雅韵”、“空山高人”等荣获在四川省根雕奇石艺术展金奖。三、古木造型技艺是家族世代传承为主的一种民间根
川剧绝技(脱手变脸)
川剧艺术,是我国戏剧艺苑的奇葩,是最能体现巴蜀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态。明末清初以来,川剧在经过长期的孕育后,进入了自己的形成期,迅速流传于广袤的巴山蜀水之间,在数百年的发展衍变中,逐步形成了南北一体、五腔兼备、文野交融、雅俗共赏的文化特征。作为全国四大剧种之一的川剧,不仅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表现形式、丰富的唱腔曲牌、以及“唐三千、宋八百,演不完的三列国”等浩瀚的戏曲文本辉耀于中国剧坛。同时,川剧所独有的“变脸”、“吐火”、“藏刀”等表演技巧,更是为世人称道,成为我国各地方剧种数百年来叹为观止更难破解的“不解之谜”,被西方戏剧誉为“来自中国的神奇川剧”。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特技之一,用于揭示剧中人
“苏济川”虫虫歌
虫虫歌《虫虫歌》是主要流行于四川宜宾及其周边地区的民间歌谣。它是目前国内挖掘出的数量最多、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专题类另类童谣。《虫虫歌》由清末民初长宁秀才苏济川所搜集、整理,《虫虫歌》每多讽喻,曾盛传于时。其内容涉及飞禽走兽、虫鱼牲畜,现存55首.《虫虫歌》有完整的表现形式,可吟可诵。或单人按拍朗诵,或多人合作吟唱。其形如词,其式如曲,偶用方言,间有衬词。句式每以两个五字句或两个七字句为一句,偶用两个三字句代一句五言句或七言句。其句多用规范对偶成联,用字考究,立意深刻。《虫虫歌》记录了川南风土人情,反映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状况,描写了自然生态,成为了历史依据,映照了历史的发展,构筑了儿童的精神家园
热巴舞
热巴舞是由藏族热巴艺人表演的一种舞蹈形式。热巴是一种由卖艺为生的流浪艺人班子(一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组成)表演的,以铃鼓为主,融说唱、谐(歌舞)、杂技、气功、热巴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有一套相对固定的程序,由12个节目组成,全套演出需要5个小时。热巴过去是专业民间艺人卖艺求生的一种技巧和难度很大的舞蹈。热巴队的组成一般以家族为核心,或几家人合作组队,多者20人,少者4、5人,都是能歌善舞又各怀绝技之人。有弦子(二胡)、鼓、铃铛等乐器伴奏。整场演出完整严谨,其中戏剧及体育内容丰富且有寓意。是一种很有健身作用的民族民间体育舞蹈。热巴流传在西藏东部的昌都、工布一带和云南、四川、青海玉树藏区,其高超的
扎坝嘛呢舞
扎坝地处道孚县境内南部,鲜水河下游高山峡谷区,海拔2720m,距县城71㎞。在这个非常偏僻、不为外人所知的深山大峡谷里,数千扎坝人至今仍延续着类似泸沽湖,但较之更为奇特的走婚习俗,当地人称之为“爬房子”。飞檐走壁的爱情生活、独有的碉房结合式的扎民居、宗教与舞蹈相结合的嘛呢经舞都无不渗透着这里原始而独特的母系文化。嘛呢经舞是流传于甘孜州道孚县扎坝地区境内的一种祈福五谷丰登的藏族民间舞蹈,它不同于藏区的锅庄、弦子、热巴等。嘛呢经舞旋律优美、节奏分明,快慢起伏,全舞共分为38段,每段旋律不同,步伐不同。目前只有100人左右会跳该舞蹈。
翻山铰子
《翻山铰子》是一种挥舞和击打铰子(铜质小镲)的男子舞蹈。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四川卷》记载,四川汉族民间舞有39种85个节目。《翻山铰子》就是其中之一。建国前,主要分布在平昌县的西兴、响滩、白衣和相邻的营山县老林、双河一带。建国后,逐渐扩展到邻近的渠县、通江、南江、巴中等地。《翻山饺子》约源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和同治四年(1865年),平昌和营山两地已有《翻山铰子》的活动,距今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翻山铰子的表演,艺人称作“刷饺子“,在唢群吐喙牡陌樽嗌中,铰子手(表演者)合着节拍,挥动双铰,不时放长或收短铰上所系的绳子,忽而甩过头顶,忽而绕过腰腿翻旋飞转,在各个不同部位击打,展现出种
巴象鼓舞
灵山秀水的古城阆中,除把山之魂水之韵古之城留给世人外,还给人们留下了千年之舞——阆中“巴象鼓舞”(又名八仙鼓舞)。舞的活化石“巴象鼓舞”,是阆中渝水土著巴族宗(板遁蛮)人继承其先祖“前歌后舞”传统,在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时阵前造势威震敌胆尽显“巴国勇士”风采而传为美谈的。公元前2世纪初,宗人帮助汉高祖平定三秦时又再现风采。“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深得刘邦赏识,后被引入汉宫,定名“巴渝舞”。历经魏、晋、南北朝至唐代,虽数易其名,却以其强大的民族生命力,逐步由武舞宫廷舞演变为祭祀舞庆典舞,在民间与世流传盛演不衰。1992年,四川省舞蹈研究所在阆主持召开了“阆中巴象鼓舞与巴渝舞研讨会”,一致认为:
婚嫁歌
中国民歌体裁风俗歌的一种。流传于中国各民族地区,用于传统婚事礼仪活动中。根据民间婚嫁礼俗形式和程序,婚事中的女方包括有新娘独唱和新娘与母亲对唱的哭嫁歌、出嫁歌等,众伴娘主唱的伴嫁歌、陪嫁歌、送嫁歌、陪十姊妹歌等。婚事中的男方包括有亲戚和朋友们演唱的贺新郎、陪十兄弟、婚礼歌、祝婚歌、喜曲等。婚嫁歌通常顺应婚事礼仪程序有成套的歌曲。一种情况是全过程使用结构、规模不等,但体裁形式相同的一类曲调来演唱,从而形成音乐上互有联系的套曲体,如广西梧州水上居民的婚礼歌。另一种情况是全过程使用多种音乐体裁,包括朗诵性叙事歌调、山歌、小调和歌舞曲等,如湖南嘉禾地区的伴嫁歌。婚嫁歌的演唱形式包括独唱、对唱、齐唱、一
仁寿抬工号子
仁寿抬工号子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和产生的民间艺术,号子句式整齐,音韵协调,铿锵上口,诙谐幽默,寓意深刻,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教高的艺术价值。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公路等交通设施日益完善,汽车等交通工具日益增多,货物运输、人员来往越来越方便快捷,抬工迅速地退出了历史舞台,抬工号子面临后继乏人,濒临消失的危险。令人欣喜的是,抬工号子已经成功地申报上省“非遗”名单,国家级也在紧锣密鼓地申报之中,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相信抬工号子能有一个新的明天。仁寿县地处丘陵,没有可以通船的河流,这在生产力不发达的过去,交通运输处于天然的劣势。由于开发的滞后,这里也一直没有所谓的通衢大道。迟至民国
巴山石工号子
中国民歌体裁劳动号子的一种。亦称“岩工号子”、“送石号子”。流传于南方的开山采石工地,其中以四川、湖南、浙江、福建等省为最普遍石工号子的歌词有两种一种是无特定内容的劳动呼号;一种是触景生情的即兴编唱和传统叙事歌词,如《孟姜女》、《唐僧取经》之类。后者歌词多为7字上下句或4句为一段。歌唱时每句第4字和第7字之后常加入节奏性很强的呼号声音乐特征①多为套歌结构形式根据劳动程序,一般都包含有:到采石场时唱的“开场号子”;用大锤钻打巨石时唱的“大锤号子”;巨石开缝后用钢条、木棒撬动石料时唱的“撬石号子”;用绳索将石料拉走时唱的“拉石号子”;集体将石料抬走时唱的“抬石号子”等②成套石工号子中的各单个曲目,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最新排行
2020年上半年全国31省GDP排行榜
2020年全国各省高考人数排名
2020年中国各省常住人口数量排名
2020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2020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榜单
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
2020年网红城市百强榜单
2020年度五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四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三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二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新一线城市排名
2019年中国各地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总资产排行
2019年度十佳数字阅读城市
2020年一季度31省份居民收入榜
2019中国城市GDP(经济总量)百强排名
2019年31省份城镇化率排名
热门景点推荐
西湖三忠肃
岭南建筑三瑰宝
旅游名胜之天齐庙篇
兴宁十大古民居
中国十大古城
旅游名胜之儿童公园篇
旅游名胜之奎星阁篇
旅游名胜之佛光寺篇
旅游名胜之崖墓篇
旅游名胜之寿宁寺篇
旅游名胜之太平寺篇
旅游名胜之冶铁遗址篇
旅游名胜之观音洞篇
旅游名胜之永济桥篇
旅游名胜之寿圣寺篇
王屋山三宫
旅游名胜之长春观篇
旅游名胜之玄帝庙篇
旅游名胜之大王庙篇
旅游名胜之龙潭寺篇
旅游名胜之山陕会馆篇
宜宾三塔
资江下游南洞庭七大古塔
旅游名胜之李氏宗祠篇
常德城区四大古井
旅游名胜之仙人桥篇
旅游名胜之节孝坊篇
旅游名胜之农民协会旧址篇
旅游名胜之凌云塔篇
旅游名胜之学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