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俗文化
四川省民俗文化
推荐特产
热门旅游
港澳台旅游
A级名录
国外热门旅游
各地小吃
地名大全
名人大全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推荐
各地小吃
中国五大红茶
郯城四大辣
临沂十大名吃
榆次三件宝
大同三黄二白
长沙三绝
莆田四大名果
涉县三珍
无锡四大特产
丽江十大名小吃
厦门十大小吃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热点
香港
澳门
台湾
香港迪斯尼乐园
香港海洋公园
香港长洲花地玛圣母堂
大三巴牌坊
澳门天后宫
澳门旅游塔
日月潭
台北故宫博物院
阿里山风景区
推荐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级景区名录
AA级景区名录
A级名录景区名录
推荐
新加坡
泰国
韩国
日本
美国
马来西亚
马尔代夫
柬埔寨
瑞典
比利时
荷兰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埃及
乌克兰
新西兰
澳大利亚
全部
推荐
中畈红枣
中畈米粉
中畈蔗糖
西川芋头
尧岗傩戏
石邮傩舞
南坪米粉
沙塘米酒
风味全鸭席
荷包糌
大余香芋扣肉
糯米薯莨酒
大余伊府面
席苞饭
全部
推荐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西藏
内蒙古
新疆
广西
宁夏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河北
山西
陕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全部
推荐
陈广华
王甦
盛浩如
丁有华
朱秀早
张如龙
卢月恒
徐光华
曹碧荔
陈香波
陈步云
戴绍鼎
陈克昌
涂美中
廖学愚
李恩
李鹤年
李强
全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四川省特产
四川省
成都市
绵阳市
凉山州
宜宾市
甘孜州
南充市
乐山市
广元市
泸州市
巴中市
阿坝州
眉山市
遂宁市
雅安市
达州市
广安市
内江市
德阳市
自贡市
攀枝花市
资阳市
美食小吃
民俗文化
十大特产
全部
地理标志
四川省旅游景点
四川省十大景点
四川省地名网
四川省名人
[移动版]
【CTRL+D 收藏备用】
钟水饺传统制作技艺
水饺,古名“水角儿”,北方人读“角”为矫音,故称为饺。水饺是北方人常用的一种主食,馅心用蔬菜多于用肉食,但逢年过节时,馅心也十分讲究。当事时,一家人动手,有的杆皮,有的包馅,煮熟后上桌,合家围而食之。这与四川人过节摆上七盘八碗,大油大肉比起来,似乎简单得多,但各有各的情趣,只不过都是遵循古俗而已。水饺在四川,只是作为一种小吃。因此馅心多用肉制作,制作亦讲究得多,配上特制的好汤和调料,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以前,成都卖水饺的摊店不少,以钟水饺最为有名,这是因其水饺皮薄、馅嫩、味美之故。钟水饺,开业于1893年,创始人名不详,仅知后来该店由一名小商贩钟燮森主厨并经营。因开业之初店址在成都荔枝巷,故又
邹鲢鱼传统制作技艺
大蒜鲢鱼是川菜中一道具代表性的家常菜式。在民间广为流传。带江草堂邹瑞麟烹制的大蒜鲢鱼禀承了民间传统工艺,烹出的鲢鱼有口皆碑。带江草堂是一家依河而设、竹篱茅舍的草堂酒家。其经营的鱼都是用鱼篓养于店旁河中,由客人自选,现捞现烹,着力突出鱼鲜的特色。大蒜烧鲶鱼(成都人称鲶鱼为鲢鱼)是邹瑞麟的杰作,鲶鱼肉质嫩鲜滑,味咸鲜微辣略带甜酸,自上世纪40年代起就一直被食客誉为川中名菜。也因此,食客直呼“大蒜鲶鱼”为“邹鲢鱼”,尊称邹瑞麟师傅。他在烹调技艺中不断探索、创新,他制作的鱼鲜类菜品异彩纷呈,独具风味。诸如清蒸青鳝、红烧足鱼、奶汤鲫鱼、太白鱼头、砂锅中段等色、形、味别具一格,深受食客赞尝。抗战第二年,国
秦川号羊肉汤制作技艺
冬天里的成都人都有个习惯,立冬就喝羊肉汤。但是,在大街小巷的众多羊肉店中,唯有一家是老成都味的羊肉馆,那就是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羊肉汤——秦川号。秦川号是一个可追溯到清朝末年的百年老店。当时,富甲一方的秦家,不仅拥有二艘大船,还有上百亩牛羊屠宰场,为拓展生意,这年,秦家又开起了专卖羊肉汤的馆子,取名为“秦川号”。羊肉汤既能进补又能防寒,所以大受老百姓喜欢,可羊膻味重,所以,许多地方,在熬羊肉汤时,都会放入姜和胡椒。可惟独秦川号羊肉汤,就偏偏不放这二样,吊出的羊肉汤不仅不膻,还鲜美无比。据说,哪怕是每顿倒掉的沉汤,滋味也好过别家的羊肉馆。作为成都保留至今的唯一一家成都传统羊肉汤馆,在整个炖煮烹饪
传统金铜制作技艺
传统金铜手工艺是在铜工艺品上运用錾刻、镶嵌、错金银等技法,在整个传统金铜手工艺的操作过程中均会用到特殊制作的錾子,操作者的手艺要精妙成熟。此种工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具有较深远的历史文化性,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手工艺。成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宝库。根据史书的记载,早在战国初期蜀王就迁都于此,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它的文化积淀已达到4000多年,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三星堆和金沙文化时代,此地的青铜铸造业就已经十分发达,在青铜铸造业发展的同时,带动了金铜手工艺的发展。周末,蜀王开明九世从郫县迁徙成都,“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成都”一名即由此而来。成都羊子山土台
军屯锅魁制作技艺
军乐锅魁出自彭州市军乐镇,军乐镇原名军屯场。《军乐镇地名录》记载:“相传三国时蜀将姜维,明末张献忠等部相继在此屯兵垦田、休养生息”。据武侯祠三国文化专家推证,当年姜维在此将烤制蜀军干粮的方法传给百姓,由此而成为了军屯锅魁的起源。每年正月十六是军屯锅魁的开灶日,这里的锅魁店至今都要焚香行礼祭拜姜维。清朝末年,军屯场的谢子金以打锅魁为生,后来收升平场银佛村王千益为徒,1933年,王千益收军屯香水村马福才为徒。1950年马福才收肖先富为大徒弟,1958年,马福才被乡政府安排到小食店专门从事锅魁制作。次年,他招收周乐全为徒。1983年小食店解体,周乐全便在军乐乡军屯场老站旁开办了自己的锅魁店,而大师兄
孔明灯制作技艺
平乐在三国时期就是军事重地,到今天为止平乐境内都还保留了张飞滩以及周边还存在孔明乡、卧龙乡等与三国有关的地名。平乐古镇,金华山下,白沫江畔,孔明灯升起,皓似明月。相传孔明灯是由三国时期蜀国诸葛亮发明的,至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它最早用以军事目的。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於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此计救了诸葛先生一命,可见孔明灯在三国时期与战事是密不可分的,其用途主要是传达军事讯息,蜀军根据燃放孔明灯的数量来掌握军事动态,随时作出战略部署调整。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孔明灯已退出军事用途,逐渐演变成一种祈福平安的民间习俗。在平
龙抄手传统制作技艺
抄手:北称馄饨、包面,是民间流传最古老的面食之一。成都餐饮店招多以主营品种冠以老板的姓氏而成。龙抄手店却是例外,它的始创者不姓“龙”。龙抄手筹建时,创办人张光武与几位朋友在“浓花茶园”商议办抄手店事宜。议到店名,有人提出借用浓花茶社“浓”字的谐音“龙”,以祈吉祥。并说,吾辈乃龙的传人,中华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矣,我们的事业也会代代相传,永远昌盛。张光武等人一致表示赞成,认为龙抄手无论辅以红汤,清汤或是奶汤,有水,这条龙定会活起来。一代名小吃“龙抄手”就这样在成都悦来场诞生了。开店时,店门上方悬挂着醒目招牌,招牌由原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向楚书写,红底金字,两条金龙围边,书法遒劲,镌工精细。在当时成都小
四川荷叶
四川荷叶因苏镲系以红绸,红绸下垂状如荷茎托叶,因而得名“荷叶”。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荷叶已较为流行。四川荷叶的唱腔与词本最初是袭用川剧,唱词格式以七字句和十字句居多,竹签、苏镲、檀板的击打节奏也按川剧锣鼓点子敲击。清末至民国时期,四川荷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不再依赖演唱川剧,而是发展为以说唱故事为主;形式上也有所改进,不拘于单人说唱,可多人同台合作表演;调式上融合四川民歌曲调,使演唱不再单调。新中国成立后,四川荷叶得到极大的发展,在艺术上逐渐成熟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风格上简约明快,不拘一格,雅俗兼具;形式上可歌可舞、易学、易唱、易操作;内容上为自编、自演、自唱提供了更广的
夹关高跷
高跷起源于春秋时代,汉魏六朝称之为“跷技”,宋代叫“踏桥”,逐步演变,清代称之为“高跷”(又叫高脚灯)。《邛崃县志》记载:夹关高跷表演在清康熙年间,由于佛教盛行,庙宇广兴,出现在高竿会、平台会、挂生灯(许愿)等民俗活动中,多以鬼神形象出现。据说大约在清朝康熙盛世,佛教在我国的盛行,庙宇广兴,在那时就出现了高跷灯,翻金斗和各种动作。在迎神赛会上并不单独出现,一般都在高竿会、平台会、挂生灯(还愿)中扮演鬼怪神像角色,以后逐渐演化。物转星移,时过境迁,转眼到了1920年,夹关兴办了“三月二十八”庙会,每年此时为会期,是时春耕已备的农民常常合家出动,成群众结队赶会,在酬神会又出现了“高跷灯”、表演高跷
四川客家龙舞
客家人最早因为战乱、天灾等原因从我国中原迁居沿海一带。沿海雨水充沛,物产富饶,客家人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传说因此客家人与东海龙王交往甚密。为感谢东海龙王适时下雨,客家人每年夏季皆以舞水龙庆祝丰年,相沿成习。后来因为四川连年战乱、饥荒、瘟疫,几乎成为无人之地,沿海客家人气较旺,政府强迫大批移填四川。而传说前期来洛带的客家移民备受干旱煎熬,他们在盼雨望水的苦熬中,历尽沧桑。后来得知洛带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个传说:三国蜀太子刘阿斗游玩八角井时,不慎将手中玉带滑落井中,阿斗急令太监淘井捞带,不料一淘井便风雨大作,一停止便风平浪静,再一淘又风雨大作,无法将玉带捞起,从此得名洛带。又得知八角井为东海的海眼,其
小金龙龙舞
宋元年代四川就出现小金龙龙舞,传播到全川各地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祥福镇自清代中期已有小金龙制作和小金龙龙舞队伍,延续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祥福镇位于青白江区南部,是青白江区古镇之一,地势开阔,河集纵横,人民富足,舞小金龙在该镇流行,影响辐射到周边地区。“小金龙”是竹龙中的一个品种,龙身长4.5米左右,分为四节,一人双手分别握龙头、龙身的竹柄,另一人双手分别握龙身,龙尾的竹柄,队形动作变幻多端。配以打击乐,龙随乐曲节奏舞动。表演规模可大可小,表演时可以由两个人舞一条龙,多以二、四、六、八、十、十二条龙同时舞动表演,不断变幻队形,渲染喜庆热闹气氛,同时可以配备适当人数的大头舞(笑和尚)和歌舞伴
金华龙灯
新津县金华龙灯始传于明清时期,代代相传,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2001年,我县在抓农村特色队伍建设中,恢复了“龙灯”这一传统文化项目。2004年,将单一的“金华龙灯舞”组建成“帼龙舞蹈队”,并请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全新的编排和打造。打造后的“帼龙队”有队员56名,有大小龙9只,最长的龙20米,龙身13节,由14人表演;中龙长10米,龙身7节,8人表演;另有2人或1人表演的小龙。这些龙全由龙灯队心灵手巧的老人自己设计、自己制作的。表演时,演员们身着色彩鲜艳的演出服伴着欢快的音乐舞动。金华镇位于成都平原西南端,县境东南部,牧马山浅丘中段,距新津县城9公里。东与双流接壤,南和彭山临界,西与本县邓双镇
蛾蛾灯
流传于四川省温江区、郫县、德阳市一带的民间舞蹈“蛾蛾灯”,其产生与川西平原人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它是川西平原珍贵的艺术资源,充分展现和刻画了勤劳智慧的川西坝子人民丰富的生活情趣与诙谐幽默的性格形象。是摹拟川西平原独轮的鸡公车,载人、行路的生活,舞蹈通过一对祖孙赶集,鸡公车上坡下坎,爷逗孙,扑蝶等情节,表现了祖孙对美好田园风光的热爱和欢乐愉悦的心情。“蛾蛾灯”的表演形式和“车灯”相似,由两人表演,一人饰爷爷(推车人),双手执道具车手柄;一人饰孙女(坐车人),站在道具车内,将车身上的四根带子捆在腰部,车前装一着彩裤、布鞋的假腿,接在孙女的腰前,连接处用上衣遮盖。推车人以腰为力点,突出“踢”和“
成都牛儿灯
新场乡志(1810年(嘉庆年间)编撰)记载:新场镇的潘茂山老艺人(已故)因被冤枉坐牢,在牢狱中学会了玩牛儿灯。第二年腊月下旬,潘茂山出狱返家,生活路狭,约友人周平山创办牛儿灯。同年,牛儿灯就先于我县其它乡镇兴起,之后周平山将牛儿灯传教与子周泽云(已故)。由此,每年春节,周家牛儿灯就在新场镇和邻乡耍开了。”“新场牛儿灯”是新场山区农民秋冬农闲时节,以塑造耕牛形象为娱乐的一种活动。通过舞耍“牛灯”赞颂农民与牛的劳动生活乐趣。舞耍“牛灯”由一人扮使牛匠,一人扮赶牛幺妹、两人扮耕牛,边舞边唱,唱腔唱词为新场地方山歌一类。“牛灯”舞耍开始,只见一使牛匠戴斗笠,身披蓑衣,脚穿草鞋,背着牛草,一人牵牛,一人
成都皮影戏
四川成都是我国皮影戏活动的重要地区,成都大皮影历史悠久。[清]周询在《芙蓉话旧录》中记载:“灯影戏各省多有,然无如成都之精备者”。清代中叶,成都东大街、新街、署袜街一带,皮影戏经常在各街公所、会馆、庙宇举行演出。至迟在光绪三十年,以成都为中心的皮影戏已辐射至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成都皮影,又称灯影戏,是四川皮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及其周边地区。成都灯影戏极具地方特色,其影偶高大、形象生动、表演传神、唱腔高亢、剧目丰富,它不只在造型、演出、操纵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在群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许多精美的皮影造型作品流传在海内外各大博物馆中。同时,川西皮影、川北皮影又与陕西皮影有着紧密
端午龙舟会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自唐代初始,相传是为纪念端午节和楚国伟大诗人屈原,新津民间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自发在南河举行龙舟赛、抢鸭子等纪念活动,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地理位置:新津端午节传统龙舟竞渡分布广泛,涵盖全县所有12个乡镇,每个乡镇都有龙舟竞渡队员,都有自己的竞渡船只。纪念端午节传统龙舟竞渡活动,主要在新津南河中及四川省水上运动学校中举行。历史沿革:新津的龙舟竞渡始于唐代初年,相传是纪念楚国伟大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民俗文化。当时屈原投江后,百姓自发地组织船只去打捞他的尸体,并投以粽子在水中,避免鱼类去吃他身上
邛茶制作技艺
邛崃,古称临邛,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即公元前331年)与成都同时筑建,是巴蜀四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西汉王褒说“武阳卖茶”之武阳(实属新津)是茶叶市场而非茶叶产地,公元前331年所置临邛城辖今崇州、新津、大邑、都江堰等,隋朝时甚至包括名山、芦山,川西主要产茶地,是历史上名符其实的“茶县”、“茶郡”,武阳实属临邛。陆羽《茶经》说历代饮茶名家“汉有杨雄、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即与卓文君在邛崃演绎了爱情佳话的汉赋宗师,司马相如论茶《凡将篇》是中国第一篇茶叶论文,当为饮邛茶后作;杨雄论茶《方言》所述与邛崃风俗同。唐宋元明清,邛茶(又称邛州茶)都被朝廷列为名茶,其品名有早春、火前、火后、嫩绿、芽茶、孟冬、銕
古中岩-老庙会
古中岩-老庙会历史悠久,以大型佛事活动、地道民俗表演、传统土特产品展销而闻名。中岩寺玉泉景点的“牛拉车”造像记录了中国最早的庙会盛况:把-塑像装上彩车,在城乡巡行,队伍以辟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非凡。每年春节期间,在苏东坡初恋的地方——千年古中岩的红墙碧瓦、青山翠竹、亭台殿堂之间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流、浓郁的宗教活动、琳琅满目的商品、特色迥异的小吃、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表演等元素,形成一幅绝无仅有的现代民俗画卷,被誉为“青神的狂欢节”。
永盛牛灯
永盛牛灯是明清以来流传于石磊村的民间耕牛舞蹈文艺表演,伴有山歌清唱,唱腔流畅质朴,悠扬婉转,展现农民喜获丰收的好心情,很具地方民俗风味。每逢佳节,牛灯队就会走村入院,进行表演,以庆丰收和来年好运。它一般是一人扮演牧童,二人头戴道具扮牛,牧童在锣鼓声中摹拟日常喂牛、牵牛、与牛嬉戏、玩耍等舞姿动作,最刺激的是牛发狂,不听主人使唤,狂奔乱跳,横冲直闯,急得牧童抓脑搔腮、不知所措,窘态万千的场面,逗得观众开怀大笑。后来,为了迎合老百姓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永盛牛灯不断完善创新,表演人数不断增多,演艺难度不断加大,改由10余人表演,二人一组扮牛,一人扮主人,一人扮锣鼓手,另一较小个子的则充当牧童,围绕有关
四川连箫
成都的“连萧”深受四川城乡人民的喜爱,它是以文学、音乐、舞蹈相结合,载歌载舞、地方特色浓郁的民间艺术,在四川的城乡广为流行,至今约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有单人表演的单棍连萧和双棍连萧之分,独具一人领唱,众人帮腔的艺术特色。如有传统盛大节日有演员100人左右身着民间彩服,手持“连萧棍”边走、边唱、边舞,唱腔动听、舞姿优美,场面十分壮观,给观众带来艺术享受,给节日带来欢乐的气氛,其有别于其它艺术的特点是群众易于参与。在1990年成都市首届民间艺术节上,青羊区“连萧代表大队”获得“特别贡献奖”及“一等奖”引起轰动,国内外专家纷纷前来学习。演唱连萧的艺人,新中国前遍及四川各地延长江流域一带。绵阳、遂宁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最新排行
2020年上半年全国31省GDP排行榜
2020年全国各省高考人数排名
2020年中国各省常住人口数量排名
2020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2020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榜单
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
2020年网红城市百强榜单
2020年度五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四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三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二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新一线城市排名
2019年中国各地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总资产排行
2019年度十佳数字阅读城市
2020年一季度31省份居民收入榜
2019中国城市GDP(经济总量)百强排名
2019年31省份城镇化率排名
热门景点推荐
西湖三忠肃
岭南建筑三瑰宝
旅游名胜之天齐庙篇
兴宁十大古民居
中国十大古城
旅游名胜之儿童公园篇
旅游名胜之奎星阁篇
旅游名胜之佛光寺篇
旅游名胜之崖墓篇
旅游名胜之寿宁寺篇
旅游名胜之太平寺篇
旅游名胜之冶铁遗址篇
旅游名胜之观音洞篇
旅游名胜之永济桥篇
旅游名胜之寿圣寺篇
王屋山三宫
旅游名胜之长春观篇
旅游名胜之玄帝庙篇
旅游名胜之大王庙篇
旅游名胜之龙潭寺篇
旅游名胜之山陕会馆篇
宜宾三塔
资江下游南洞庭七大古塔
旅游名胜之李氏宗祠篇
常德城区四大古井
旅游名胜之仙人桥篇
旅游名胜之节孝坊篇
旅游名胜之农民协会旧址篇
旅游名胜之凌云塔篇
旅游名胜之学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