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民俗文化
陕西省民俗文化
推荐特产
热门旅游
港澳台旅游
A级名录
国外热门旅游
各地小吃
地名大全
名人大全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推荐
各地小吃
中国五大红茶
郯城四大辣
临沂十大名吃
榆次三件宝
大同三黄二白
长沙三绝
莆田四大名果
涉县三珍
无锡四大特产
丽江十大名小吃
厦门十大小吃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热点
香港
澳门
台湾
香港迪斯尼乐园
香港海洋公园
香港长洲花地玛圣母堂
大三巴牌坊
澳门天后宫
澳门旅游塔
日月潭
台北故宫博物院
阿里山风景区
推荐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级景区名录
AA级景区名录
A级名录景区名录
推荐
新加坡
泰国
韩国
日本
美国
马来西亚
马尔代夫
柬埔寨
瑞典
比利时
荷兰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埃及
乌克兰
新西兰
澳大利亚
全部
推荐
中畈红枣
中畈米粉
中畈蔗糖
西川芋头
尧岗傩戏
石邮傩舞
南坪米粉
沙塘米酒
风味全鸭席
荷包糌
大余香芋扣肉
糯米薯莨酒
大余伊府面
席苞饭
全部
推荐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西藏
内蒙古
新疆
广西
宁夏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河北
山西
陕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全部
推荐
陈广华
王甦
盛浩如
丁有华
朱秀早
张如龙
卢月恒
徐光华
曹碧荔
陈香波
陈步云
戴绍鼎
陈克昌
涂美中
廖学愚
李恩
李鹤年
李强
全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陕西省特产
陕西省
渭南
西安
咸阳
汉中
榆林
延安
安康
宝鸡
商洛
铜川
美食小吃
老字号
民俗文化
十大特产
全部
地理标志
陕西省旅游景点
陕西省十大景点
陕西省地名网
陕西省名人
[移动版]
【CTRL+D 收藏备用】
渭北跑骡车
骡车,顾名思义就是用骡子拉的车。骡车大都是由胶轮车或木轱辘车与四匹骡子组成,每匹骡子都项系铜铃,头挂彩色叉子,挂稍的骡子背上还插五面彩色小旗。每辆车都有4个吆车的,车上还有6个敲锣鼓的,他们都身着鲜艳的对襟民族服装。跑骡车时,吆骡人鞭子“吧嗒”一甩,骡子即狂奔,同时锣鼓声、铜铃声和成千上万观众的呼声、喝彩声响成一片,当骡车跑到表演场地后,则表演“璞鸽踅窝”、“事事如意”、“五谷丰登”和“八仙过海”等绝活,既是骡车表演的亮点,也是最能吸引观众眼球的看点。
渭南跑骡车
骡车,顾名思义就是用骡子拉的车。听老骡车人说,骡子劲儿大,耐力好,听使唤,因此不用马。谁家有迎娶新娘、店铺开张、新屋奠基、生日寿辰等庆典活动,必相邀一挂或数挂骡车前来助兴,以壮声色。跑骡车的人全是爱好者,他们不讲钱财,只图个热闹。主人请一桌酒席,散一条毛巾一盒香烟即可。各骡车队都有自己的一套鼓谱,骡车队称之为“鼓歌”,爱好者老远一听就知道是哪个村的。保王骡车的鼓歌有节奏对比强烈的《鸡上架》,有中速平缓如行云流水的《十样景》,还有祖上传下来的无名老鼓歌和他们自创的新歌。鼓歌是一支骡车队无形的旗帜和标识。没有区别于他人鼓歌的骡车队,大约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鸟有鸟道,行有行规。跑骡车虽不挣钱却有着严
陕北红枣习俗
陕北盛产枣儿,那枣儿又大又红,像一颗颗玛瑙似的,令人垂涎欲滴。陕北有这么多红枣,群众的生活习俗和红枣密不可分。中秋节前后,枣儿红了,一颗颗红枣密密麻麻地挂满枝头,河湾沟岔,到处红彤彤的。农家怀着喜悦的心情,用竹竿或木棍把枣儿敲打下来,于是满地红艳艳的,来人不拒,任你品尝。新鲜的枣儿脆格生生、甜格滋滋,令你胃口大开。农家把枣儿捡拾回家中,馈赠亲友,正像陕北民歌中唱的那样: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那亲人尝一尝。嘴馋的孩子们兜兜里、书包里装的尽是红枣,边看书,边吃红枣,也挺有意思。枣儿真多,存放时间长了要霉烂,怎么办?把枣晒干。于是,在青青的石板上摊上一层红枣,让太阳暴晒,农妇一边晾晒红枣,一边做针线活
华山太极拳
华山太极拳是我国古老的养生拳术之一,以孟子的“养浩然正气”为养气理念,以大极图的动化为道,阳主气,阴生形,用心意表现出的一种自然运动姿势,阴阳不见面,达到阴阳平衡。由孟氏后裔与华山真人口授心传,在华山脚下,几经衍变,薪火相承,成为华山地区独有的拳种,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华阴县志》、《洞天记》记载“华山太极总仙之天,即少嗥为帝,治西岳”证明华阴就是华山太极拳(剑)的创始扎根发祥之地。战国后期,孟子的后裔孟金和孟瑞兄弟俩人,迁至陕西,分别住在今华阴孟塬和今渭南孟家塬,繁衍生息,孟塬因建有孟子庙而驰名。汉时,孟氏后裔从孟塬迁于三河口南岸的东泉店村,据《华阴县志》、《前汉书》和《华阴发掘西汉京师
老庙老鼓
老庙老鼓是中国民间普及率很高规模很大的一种自娱自乐形式。其阵容大至50多盘鼓100多名鼓手、钗手以及旗手等;小为一盘鼓,三四幅钗,十数八个人。金粟山前老庙一带的村民的先祖们,得天独厚的受到战鼓的熏陶。他们取战鼓壮军威、鼓士气之精髓,用以祀神祭祖。至清朝末年,这一带仍盛传着鼓乐“迎神”、“祭神”和“送神”的盛大活动。老庙老鼓是民间普及率很高规模很大的自娱自乐形式。其阵容大至50多盘鼓100多名鼓手、钗手以及旗手等;小为一盘鼓,三四幅钗,十数八个人。老鼓的表现形式包括两个艺术项目:一是鼓乐,二是鼓舞。鼓乐的内容十分丰富,常用的多达30多种鼓谱(鼓歌),如梅花鼓、缠穗子、叮叮咣、盘帽根、摘豆角、鸡上
澄城表演特技"上刀山"
澄城县堡城村“刀山”创建于1933年,由堡城村村民焦刘宝、焦彩茂二位老人根据民间杂技“扶老杆”改进而创建的。1934年正月二十三日第一次扶起了史无前例的双杆“刀山”。一直传承,已举办了八届“刀山”艺术节。其特点是悬、高、利、奇、险、美。“刀山”虽不到百年历史,但其阵容和表演形式,在古人的基础上,技高一筹,充分显示堡城村人民群众的胆量和聪慧。历史渊源堡城“刀山”创建于1933年,由堡城村村民焦刘宝、焦彩茂二位老艺人创建。两位老人欣赏外村“扶老杆”这一民间杂技后,认为单杆表演单调、不悬,心生改进之念头,恰逢焦彩茂六十大寿,几位老人在饭菜未上来之前,用饭筷捆扎试制,一致认为更应增加其悬、奇、高、利、
蒲城杆火技艺
蒲城杆火技艺是陕西渭南蒲城县的传统手工技艺。杆火是唯一存世的低空造型焰火艺术,是古老焰火的主要形式。因所有造型都是绑在木杆上燃放而得名。杆火又叫架子花,专家则称为“吊花傀儡”或“药傀儡”。杆火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传内不传外,传儿不传女的思想,使杆火更有几分神秘感,又带有几分传奇。从南宋时期开始,每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三日为“敬火神”日,杆火艺人都会按长幼排列,聚集在村外的火神庙,焚香虔诚地跪拜祭祀火神,并燃放烟花、杆火,以求在一年的生活、劳动和烟花、杆火生产制作中能够平安免灾。后因火神庙被毁,艺人们则以每年四家联合轮流主持在原庙遗址上进行“敬火神”活动,近千年来,这一传统的祭祀活动都完整地保
传统九龙木雕雕刻技艺
唐代雕刻艺术,在继承和发扬秦汉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对外来艺术进行消化吸收,已发展到一个高峰。木雕工艺雕刻艺术品大量出现。内容介绍如九龙桌(唐李世民御书案)、九龙茶盘、九龙笔架、九龙椅、九凤桌、九凤茶盘、五龙八仙桌、龙头拐杖等,雕镂十分精致,采用雕、琢、镂、刻、剔的手法,多种刀法技巧体现出了中国唐代雕刻艺术的极高技艺已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主要荣誉1990年“仿唐九龙桌”—李世民御书案研创成功,获陕西省万余件艺术品中的珍贵品,1992年全国艺术观后国家奥林匹克艺术中心珍贵收藏;1993年“仿唐九凤桌”—杨贵妃御用书案研创成功,获东南亚木雕艺术品一绝盛誉;2003年研创“唐九龙壁龙头拐杖、五狮十凤座、凤
东庄神楼
东庄神楼是陕西省的传统民俗文化。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社火奇葩,被誉为社火之王。闯神楼是用于民间祭祀活动的一种艺术形式,是韩城社火队伍中最威武的项目之一。韩城东庄神楼原为西庄镇特有的祭祀法王、祈雨求福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现演变为韩城社火艺术形式。每年正月十五,西庄八社迎神于村,清明节则送神还庙。表演时队伍前边以火铳开道,村牌、对联紧随其后;下来是道锣、大号;再后是三、五拨锣鼓和围绕锣鼓的五彩花杆。中心部分则为法王神楼和围绕四周的武神楼。最后是以马锣和小锣组成的小乐器队压阵。一般规模为一台文神楼(法王神楼)和二台武神楼(黑虎、灵官)及锣鼓、花杆无数。法王神楼敬以法王神像,16人抬,高约6尺,宽约4尺见
铁里芯子
铁里芯子是陕西省渭南市的民俗文化,属于杂耍技艺。芯子是当地工匠精心设计制造的木质框架,以规模及剧情不同,彩饰成亭台楼阁、石桥彩虹、山川、云端或花卉等,精雕细刻,造型优美。踩芯子的人物往往高悬空中,看不出立足之处。这时靠底座中伸出的那根“芯子”的铁杆作为主杆支撑的。抬轿上面有高七、八寸,宽五寸的小平台,最上端为扮演人物打置了一对脚踩的铁耳,还为人物打置了T形铁腰卡,把人物与铁杆用布带紧紧捆为一体,妆扮着戏中人物的孩童,或站、坐、悬空于主杆上给人一个亭亭玉立之感。内容介绍一、铁里“芯子”基本结构“铁里芯子”分为“单人芯子”、“双人芯子”和“多人芯子”三种。一杆“单人芯子”由底座、芯主杆、分支架、小
蒲城血故事特技
血故事又称马故事、车故事。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血有震妖、祛邪之意。蒲城当地民间以血故事为载体,用朴素的正义理念,颂扬“除暴安良”,为民除害的“侠肝义胆”。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作为一种民俗,用血的故事来警示后人,昭示着“德之美”、“品之高”的真善美,祈求槽头兴旺、五谷丰登、五福临门。雷长庚,清同治年间雷氏血故事传人,曾与雷应史创立了颇具规模的“姚公镇西沟血故事社火会”。并立有会训:“非正直人不传,非本族人不传。”每逢正月十五、正月二十三和农历二月二,都举办血故事艺术表演,为村人“除秽气,求平安,树正气,肃族风。”在举行血故事艺术表演前,须举行祭神祭祖活动,
四月八老君庙会
四月八老君庙会道教文化区沿途庙宇历史悠久,山顶老君庙有“南有武当金顶,北有老君铁顶”之说,初一、十五朝拜老君庙香客成群结队,四月八老君庙会人山人海。1、在海拔两三千米的高原上徒步登山近三公里,对我们的体力是个考验2、老君洞的香火很旺,一群信男善女在那里祈福,频频敲打着石鼓,发出阵阵轰鸣,传递着对未来的期盼和祝福。可以去那边烧香。3、商洛老君山冬天的时候雪景很漂亮,不过注意下安全,有时山比较高,雪下得比较大。
柳池芯子
澄城柳池芯子是以祭药王神为初衷,一般是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时间。正月十四日下午先要祭风神,祭杆。两社在自己搭建的简易台前,由一位身穿黑礼服,头戴黑礼貌,如绅士模样的人主持,一位化妆打扮成县太爷身份的人,先后经过上香,叩拜、祭酒,宣读祭文,祭杆等仪程。祭文的主要内容是祈求上天保佑全村在来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财源滚滚,祈祷神灵在芯子活动期间,吉星高照,风和日丽,万事平安。正月十五是芯子活动的0,这个不足1400人的小村庄就会变的格外热闹,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旌旗招展,彩带飘扬,锣鼓喧天,秧歌队翩翩起舞,解放前芯子是由前后二十四个壮汉抬着,招摇过市。现在用拖拉机牵引,凌空而来,飘然
汉中曲子
汉中曲子是陕西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中曲子是一种表演形式比较完备的汉族戏曲艺术,一要上台,二要化妆,三是唱、做、念、打齐全。除大量演出一些与陕西汉中民间生活息息相关的小戏外,还能演“袍带”大戏。音乐唱腔、舞台布景、乐队伴奏都有很大的改进和发展,角色也有了生、旦、净、末、丑等行当,由于汉中曲子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其他剧种和各地戏班,在大型演出时都要应观众请求加演汉中曲子戏。汉中曲子的历史渊源汉中曲子,是由古人念曲子发展而来的,是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汉中曲子是秦曲在汉中的演变,是地方乡风民俗、民间文艺的最合适的载体,是当地群众最为喜爱的文艺形式和自娱自乐的方式。通过研究,其渊源如下:一、汉中
富县打花棍
花棍也叫“浑身响”或“霸王鞭”,主要流行于延安、富县一带。花棍用木棍制成,一般长近四尺,粗不过一寸,花棍上凿有很多空槽,槽内装有二至四枚可活动的麻钱(铜钱)或钢环,为了美观可染成花节状,表演时演员身穿古代兵丁服或现代秧歌服,手持此棍,从头、肩、腰、腿、脚等部位翻身、打转、缠腰、踢腿、有节奏的依次击打,并带有民间武术动作,同时还发出“沙、沙”的响声。表演场地在广场和舞台均可,舞台表演人数一般二至八人,广场表演人数四十至六十人为宜,男女均可,表演时须可配乐器和音乐。
十面锣鼓
距离古鸿门遗址不远处的西安市临潼区新丰街办长条村里,失传多年的“十面锣鼓”古调,在现年已70岁的金炳文(右三)老先生的传授下,又重新敲响了。村民们用这种方式庆祝村里的“长条十面锣鼓古调搜集委员会”成立一周年。长条村原名朝阳寨村,年久取其谐音,朝念做了长;加上村子曾因古时避战乱迁居了一次,村形逐渐变成长条状,所以改称为现名。长条村距离秦朝末年项羽军营驻扎的古鸿门只有二三公里,当年各个军寨都有助阵锣鼓队,两军对垒时,这种历史上最早的军乐队则敲锣打鼓,以示助威。长条村现今流传的“十面锣鼓”古调相传就起源于那个时候。只是一般的助阵锣鼓队是打鼓意为出征、鸣锣则是收兵,而长条村流传的十面锣鼓调则是连敲锣带
洛南静板书
洛南静板书早在清朝道光年间(1821年左右)就在洛南到处盛行,属陕西省洛南地区土生土长的汉族民间曲种。过去,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多是盲艺人求生糊口的手段。说唱以求神、谢土地和为农户红白喜事助兴取乐为主,其书目以传统内容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从50年代以来,在宣传文化部门的重视下,组织民间艺人学习培训,挖掘整理传统书目,编写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书目,并且培养了一批男女青年新秀,将这种艺术形式搬上舞台,多次参加省、地、县文艺汇演,使这一古老曲种大放异彩。本文从历史溯源、基本内容、基本特征、主要价值等几方面介绍了洛南静板书。洛南静板书一人可操六种乐器,融弹、说、打、敲、唱于一身,一人顶七人,音韵宏亮,吐
镇安花鼓
镇安花鼓是流传在陕西省商洛市的汉族民间歌舞,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明清年间,鄂西北襄阳和郧阳等地区因水旱灾害,不少民间艺人沿汉江上溯,流落于镇安。从而使湖北的琴子戏(即现在的大筒子戏)和八岔广泛流传,再与本地的灯歌小调融合,形成了一个定型的剧种,即“二栅子”戏。从它初步形成至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镇安花鼓的演出剧目大都是当地汉族民间生活小戏,如筒子《蓝玉莲担水》、八岔《蔡鸣凤辞店》、小调《吴三宝游春》等。镇安花鼓是以湖北的琴子戏(大筒子戏)和八岔戏再结合本地的灯歌小调而形成的一个定型的剧种,即“二棚子”戏,过去“二棚子”戏的演出规模一般大于皮影,小于二黄,从而人称“二江湖”。镇安花
安康道情
安康道情属陕西道情四大流派的陕南派。以演皮影戏为主,有地道风格。清咸丰、光绪年间极为兴盛,其音乐悠扬细腻,宜于抒情,主弦牛皮弦音调柔婉,配以笛子、渔鼓筒,音色独特而动人。曲板多、板式有二六、安板、代板、兴板、紧板、摇子和滚白等。各种板式又有硬调与软调之别,硬调欢快,软调悲凉。剧目也很丰富,约有1200多个。安康道情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在清嘉庆年间形成于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中国戏曲志·陕西卷》(1983年由《中国戏曲志·陕西卷》委员会编撰)在大事年表中记述(1810年清嘉庆15年)安康道情,汉滨区有皮影艺人李久祥驰名陕南。后有李荣福(人称“赛久祥”)家收藏有嘉庆年间手抄道情剧本《望
关中礼馍---馄饨
此馄饨不是用薄面片儿包馅的,煮熟后连汤吃的那种“馄饨”,而是关中东部活动频繁、频率较高的一种礼馍。. 馄饨的外形成园立椎体,可分三部分:一部分是用油,葱末,花椒干叶末垫起的芯儿,一部分是用上等的白面做的白皮,再一部分是馄饨嘴儿和美化装饰的馄饨沿儿。. 馄饨源于荷叶,实难考究。若从“馄饨”与“浑沌”世界而言,那就早得很了。但从它颇像高耸,挺拔、坚硬、平滑、丰满的乳房,再从它使用的价值就诠释了它是典型的母系社会的产物,是图腾文化的标识。乳房孕育了生命,而馄饨作为生命、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志”,在总体上有强大的精神内涵和深厚的伦理道德内涵。. 馄饨的“嘴儿”,据上了年纪的老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最新排行
2020年上半年全国31省GDP排行榜
2020年全国各省高考人数排名
2020年中国各省常住人口数量排名
2020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2020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榜单
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
2020年网红城市百强榜单
2020年度五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四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三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二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新一线城市排名
2019年中国各地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总资产排行
2019年度十佳数字阅读城市
2020年一季度31省份居民收入榜
2019中国城市GDP(经济总量)百强排名
2019年31省份城镇化率排名
热门景点推荐
西湖三忠肃
岭南建筑三瑰宝
旅游名胜之天齐庙篇
兴宁十大古民居
中国十大古城
旅游名胜之儿童公园篇
旅游名胜之奎星阁篇
旅游名胜之佛光寺篇
旅游名胜之崖墓篇
旅游名胜之寿宁寺篇
旅游名胜之太平寺篇
旅游名胜之冶铁遗址篇
旅游名胜之观音洞篇
旅游名胜之永济桥篇
旅游名胜之寿圣寺篇
王屋山三宫
旅游名胜之长春观篇
旅游名胜之玄帝庙篇
旅游名胜之大王庙篇
旅游名胜之龙潭寺篇
旅游名胜之山陕会馆篇
宜宾三塔
资江下游南洞庭七大古塔
旅游名胜之李氏宗祠篇
常德城区四大古井
旅游名胜之仙人桥篇
旅游名胜之节孝坊篇
旅游名胜之农民协会旧址篇
旅游名胜之凌云塔篇
旅游名胜之学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