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县民俗文化
蓬安县民俗文化
推荐特产
热门旅游
港澳台旅游
A级名录
国外热门旅游
各地小吃
地名大全
名人大全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推荐
各地小吃
中国五大红茶
郯城四大辣
临沂十大名吃
榆次三件宝
大同三黄二白
长沙三绝
莆田四大名果
涉县三珍
无锡四大特产
丽江十大名小吃
厦门十大小吃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热点
香港
澳门
台湾
香港迪斯尼乐园
香港海洋公园
香港长洲花地玛圣母堂
大三巴牌坊
澳门天后宫
澳门旅游塔
日月潭
台北故宫博物院
阿里山风景区
推荐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级景区名录
AA级景区名录
A级名录景区名录
推荐
新加坡
泰国
韩国
日本
美国
马来西亚
马尔代夫
柬埔寨
瑞典
比利时
荷兰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埃及
乌克兰
新西兰
澳大利亚
全部
推荐
中畈红枣
中畈米粉
中畈蔗糖
西川芋头
尧岗傩戏
石邮傩舞
南坪米粉
沙塘米酒
风味全鸭席
荷包糌
大余香芋扣肉
糯米薯莨酒
大余伊府面
席苞饭
全部
推荐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西藏
内蒙古
新疆
广西
宁夏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河北
山西
陕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全部
推荐
陈广华
王甦
盛浩如
丁有华
朱秀早
张如龙
卢月恒
徐光华
曹碧荔
陈香波
陈步云
戴绍鼎
陈克昌
涂美中
廖学愚
李恩
李鹤年
李强
全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四川省
>
南充市
>
蓬安县特产
蓬安县
南充市
阆中市
蓬安县
高坪区
西充县
营山县
南部县
仪陇县
顺庆区
嘉陵区
美食小吃
民俗文化
十大特产
全部
地理标志
蓬安县旅游景点
蓬安县十大景点
蓬安县地名网
蓬安县名人
[移动版]
【CTRL+D 收藏备用】
蚌舞
“蚌舞”,由女着浓妆背蚌壳道具扮蚌壳精,男扮渔翁两相戏舞,民国时期,县境内甚为流行。“蚌舞”是广泛流传于我县民间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舞蹈,有10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价值是:“蚌舞”是我县人民欢庆节日的独特表现形式,有着很强的娱乐性、趣味性。
水龙舞蹈
水龙舞蹈“水龙”是蓬安县境内失传的一种舞。解放前在干旱的夏季人们为求天降雨,消除灾害而时兴耍“水龙”。水龙用树枝叶扎成,舞者跳跃腾挪,观者往龙身(人身)泼水,它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娱乐性和群众参与性,其场面生动活泼、欢天喜地,妙不可言,有相当的开发利用价值。
蓬安彩龙
彩龙,又称布龙,小龙,7、9、5节龙。彩龙在蓬安的出现,年代已经很久了,是何时传入蓬安现在无确切考证。彩龙从来被视作吉祥之物而深受人们的爱戴。蓬安有一句很流行的俗语“龙来龙来四季发财,龙走龙走就要讨口”,人们要彩龙,是为了求得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吉祥如意,风调雨顺。据耍龙的老艺人讲,解放前过年,蓬安城乡各地都要在当地“龙灯会”的组织下耍彩龙。走村串户,从正月初一耍至正月十五结束,龙围着房转一圈表示吉庆;龙放在大门表示平安,祝愿家人不再病。解放后,作为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的彩龙舞一直保留下来。“十年内乱”时这一民间艺术被作为牛鬼蛇神打入冷宫,打倒“-”后,蓬安城乡又耍起了彩龙。但耍得好的人已经不多
蓬安火龙
火龙的来源和流传到蓬安的年代已无据可查,但在蓬安城乡已多年流传。一般是在正月初一晚上开始耍至正月十五晚上结束。过去十五晚上要结束,要在河边把龙烧了;现在十五晚上不烧龙了,也有些地方不是正月初一晚上耍。如:蓬安徐家耍牛王会,耍后当天晚上把龙烧掉,表示把龙送走;周口耍上九会(玉皇大帝的生日),人们希望玉帝降福于人间,使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蓬安高跷
高跷高跷舞解放前在蓬安县城及部分乡镇较流行(来源年代不详),一般在过年时上街表演。据有的艺人讲,过去的高跷踩得很精彩,还可以脚踩高跷,肩抬社火亭子在街上-表演。解放初期高跷舞在蓬安还很盛行,在文革期间,高跷舞和其它民间舞蹈一样,被打入了冷宫。打倒“-”后,民族民间舞和全国人民一样得到了解放,但如今会踩高跷舞的艺人年事已高,年轻人又踩得不好怕出危险,因而受人喜爱的高跷舞面临失传。高跷舞的主要舞蹈动作特点是:以秧歌为主,双手自然摆动,在保持平衡的前提下,随秧歌锣声扭动前行。
蓬安狮舞
狮舞在蓬安城乡都很流行,早在公元1782年左右蓬安就盛行狮舞。如蓬安徐家区雷家坝狮子班,它是一支由父传子、子传孙的祖辈相传下来的狮子队,1927年传到雷春万这一辈已是第七代狮舞班子了。由于文革狮舞被视为封建的东西革掉了。打倒“-”后,蓬安城乡各地又盛行起了狮舞。狮舞除了春节期间跟随火龙、彩龙、车车灯、莲宵等上街表演外,平时的红白喜事、修房造屋。人们都高兴耍起狮子来庆贺。雷家坝狮舞班第七代接班人雷春万如今正在总结舞艺,并传授给村里的年轻人。今蓬安的狮舞,是雷春万艺人亲自指导赵跃忠等人表演的主要动作与情节。它的主要舞蹈动作特点是:狮子在高台上做各种高难度的立、翻、滚技巧动作;笑和尚除配合狮子、猴子
抬社火
解放前在我县盛行。社火(来源无据可查),主要是在春节期间与火龙、彩龙、狮舞、车车灯、彩莲船等一起上街表演,据艺人们讲,春节期间抬社火是为了热闹、好看、好玩。解放前蓬安每年二月春台会(有名打清西焦),也是抬社火上街表演,是为了少火灾、免瘟疫。大的庆祝,抗日胜利蓬安全城扎牌房,遍街挂彩灯,与社火交相辉映,声势浩大,蓬安全城热闹了好几天。社火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高台社火,平台社火,夜间社火,地台社火。所扎的芯子花样也很多,有顶芯子,中芯子,转芯子等。过去抬社火,是由懂行的艺人把表演的艺人扎在人做的山石上或云彩里,艺人在高离地面的顶芯子上(约有现在二层楼房高,做优美的舞蹈造型动作,由下面的人抬着-表演。
婚嫁歌
中国民歌体裁风俗歌的一种。流传于中国各民族地区,用于传统婚事礼仪活动中。根据民间婚嫁礼俗形式和程序,婚事中的女方包括有新娘独唱和新娘与母亲对唱的哭嫁歌、出嫁歌等,众伴娘主唱的伴嫁歌、陪嫁歌、送嫁歌、陪十姊妹歌等。婚事中的男方包括有亲戚和朋友们演唱的贺新郎、陪十兄弟、婚礼歌、祝婚歌、喜曲等。婚嫁歌通常顺应婚事礼仪程序有成套的歌曲。一种情况是全过程使用结构、规模不等,但体裁形式相同的一类曲调来演唱,从而形成音乐上互有联系的套曲体,如广西梧州水上居民的婚礼歌。另一种情况是全过程使用多种音乐体裁,包括朗诵性叙事歌调、山歌、小调和歌舞曲等,如湖南嘉禾地区的伴嫁歌。婚嫁歌的演唱形式包括独唱、对唱、齐唱、一
蓬安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薅草锣鼓》是流传我县广大农村的一种劳动音乐形式,其为一人打锣、打鼓,众人在锣鼓声节奏的指引下,不停地有节奏地进行锄草。同时有人唱山歌,鼓停声起,演唱有领有合,劳动场面紧张、热情而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劳动有松有紧,有张有弛。因此,这种山坡、田间音乐劳动形式深受农民欢迎。《薅草锣鼓》对于农民的生产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1.它可以驱赶其他动物,保证工作安全;2.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克服消极怠工;3.可愉悦身心、解乏,提高劳动热情;4.可起到招工作用。《薅草锣鼓》在我县流传的历史可谓深远悠久,但由于它的群众性、普遍性强,不属于家传绝技,因而其产生的年代无法考证,但大约在锣、鼓乐器发明时
莲花落
莲花落莲花落又名“莲花乐”或“莲花闹”。原为乞丐乞讨时用竹板击拍演唱的顺口溜,后来逐渐发展为曲艺。清乾隆年间,县境内出现职业演员,内容多系民间传说,也有即兴演唱。嘉庆后,彩扮莲花落出现,增加了闹子(又名节子)、小锣等打击乐器,并发展到扮演人物故事。
蓬安婚嫁歌
婚嫁歌“婚嫁歌”是流行于我县农村嫁女时的一种仪式,姑娘出嫁前,请来姐妹和三亲六眷唱嫁歌。“婚嫁歌”是由单调的声调,似哭似唱,有分有和,有领有帮多种演唱形式,和多种曲调组合而成,有着独特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是现代文化艺术的有养元素。
嘉陵江船工号子
嘉陵江船工号子“嘉陵江船工号子”是船工在集体劳动中为了统一动作,在长期劳动中而流传的一种歌曲,简称船工号子,其表现形态大多为一人领唱,众人合唱或齐唱,时而悠雅动听,时而雄壮激昂,充分彰显劳动者的勇气和力量,也很有艺术感染力。
彩莲船
彩莲船彩莲船又称旱船,仿川剧《秋江》搬上街市进行表演。用竹、木等做成船型,外蒙以布或色纸。表演时,舞女将“船”系于腰际,如坐船中,另一人扮执浆艄翁。在锣鼓声中,二人合舞,船随舞女轻盈舞步,似漂浮水上,随波荡漾,艄翁舞姿诙谐有趣,常与龙灯、狮舞、车灯、莲宵等配合游市。
莲宵
莲宵又名连响,将齐肩小斑竹两端各开孔4至5个,每孔系铜钱2至3枚即成道具。因道具制作简单,群众多喜参加。表演时,表演者伴随秧歌锣鼓,用莲宵有节奏地敲打肩、膀、腰、腿、脚等部位,棍中铜钱随之发出清脆的响声,边舞边唱。解放后,经艺人逐步创新,形成县境独特的8拍、10拍、12拍拍击法至今。
蓬安车车灯
车车灯由领腔邦腔的“农歌”发展为边歌边舞的过街舞蹈,俗称“逗么妹”。表演人物不限,一人领唱莲宵词,众人合唱“柳莲柳”。周口、锦屏以么妹站于纸扎彩轿内,由4人抬轿,1人扮丑驼执长烟袋随轿扭唱。1人扮小丑执莲宵轿前戏逗;利溪则增扮摇旦1名,手挽花篮轿前扭动;金溪、盘龙、兴隆等地,除么妹、抬轿者相同外,由1人扮小丑手执大折扇轿前戏逗,彩轿前后各配4人打“莲宵”。
蓬安竹琴
竹琴竹琴是渔鼓传入四川后演变发展形成的,一般为一人用竹筒、竹板自打自唱。调派有川西调和川东中河调。解放后,发展为多人坐唱,“甜平”、“苦平”、“怒腔”、“扫腔”、“吟哦腔”等唱腔灵活运用,深受群众欢迎。
四川盘子
盘子盘子亦称“四川盘子”,由演唱者一手持瓷盘,一手执竹筷,边敲边唱而得名,民国时期,为一人清唱,解放后发展为集体载歌载舞,乐器也由二胡伴奏改为以弦乐为主的多种乐器伴奏,唱腔多脱胎于民歌,曲调优美,节奏活跃。
蓬安薅秧歌
薅秧歌《薅秧歌》是广泛流传于我县农村的一种劳动歌曲,每年5、6月间(农历),在进行稻田田间管理薅秧时人们就会演唱这种《薅秧歌》。《薅秧歌》是用脚轻抚(踩)秧苗露出水面周围的泥土,同时见草扯草,具有固根锄草,有利于秧苗茁壮成长的作用。由于农活轻松,面对田野一片绿色和寂静,偶有白鹤等鸟儿的啼鸣声,人们不禁一边劳作,一边拉家常,甚至打情骂俏,逐渐就演变成了以歌为伴的《薅秧歌》。
[第1页]
最新排行
2020年上半年全国31省GDP排行榜
2020年全国各省高考人数排名
2020年中国各省常住人口数量排名
2020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2020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榜单
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
2020年网红城市百强榜单
2020年度五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四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三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二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新一线城市排名
2019年中国各地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总资产排行
2019年度十佳数字阅读城市
2020年一季度31省份居民收入榜
2019中国城市GDP(经济总量)百强排名
2019年31省份城镇化率排名
热门景点推荐
西湖三忠肃
岭南建筑三瑰宝
旅游名胜之天齐庙篇
兴宁十大古民居
中国十大古城
旅游名胜之儿童公园篇
旅游名胜之奎星阁篇
旅游名胜之佛光寺篇
旅游名胜之崖墓篇
旅游名胜之寿宁寺篇
旅游名胜之太平寺篇
旅游名胜之冶铁遗址篇
旅游名胜之观音洞篇
旅游名胜之永济桥篇
旅游名胜之寿圣寺篇
王屋山三宫
旅游名胜之长春观篇
旅游名胜之玄帝庙篇
旅游名胜之大王庙篇
旅游名胜之龙潭寺篇
旅游名胜之山陕会馆篇
宜宾三塔
资江下游南洞庭七大古塔
旅游名胜之李氏宗祠篇
常德城区四大古井
旅游名胜之仙人桥篇
旅游名胜之节孝坊篇
旅游名胜之农民协会旧址篇
旅游名胜之凌云塔篇
旅游名胜之学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