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民俗文化
成都市民俗文化
推荐特产
热门旅游
港澳台旅游
A级名录
国外热门旅游
各地小吃
地名大全
名人大全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推荐
各地小吃
中国五大红茶
郯城四大辣
临沂十大名吃
榆次三件宝
大同三黄二白
长沙三绝
莆田四大名果
涉县三珍
无锡四大特产
丽江十大名小吃
厦门十大小吃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热点
香港
澳门
台湾
香港迪斯尼乐园
香港海洋公园
香港长洲花地玛圣母堂
大三巴牌坊
澳门天后宫
澳门旅游塔
日月潭
台北故宫博物院
阿里山风景区
推荐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级景区名录
AA级景区名录
A级名录景区名录
推荐
新加坡
泰国
韩国
日本
美国
马来西亚
马尔代夫
柬埔寨
瑞典
比利时
荷兰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埃及
乌克兰
新西兰
澳大利亚
全部
推荐
中畈红枣
中畈米粉
中畈蔗糖
西川芋头
尧岗傩戏
石邮傩舞
南坪米粉
沙塘米酒
风味全鸭席
荷包糌
大余香芋扣肉
糯米薯莨酒
大余伊府面
席苞饭
全部
推荐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西藏
内蒙古
新疆
广西
宁夏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河北
山西
陕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全部
推荐
陈广华
王甦
盛浩如
丁有华
朱秀早
张如龙
卢月恒
徐光华
曹碧荔
陈香波
陈步云
戴绍鼎
陈克昌
涂美中
廖学愚
李恩
李鹤年
李强
全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四川省
>
成都市特产
成都市
四川省
崇州市
大邑县
邛崃市
都江堰区
郫都区
金堂县
青羊区
彭州市
武侯区
新都区
温江区
双流区
简阳市
新津县
龙泉驿区
蒲江县
锦江区
成华区
金牛区
青白江
美食小吃
民俗文化
十大特产
全部
地理标志
成都市旅游景点
成都市十大景点
成都市地名网
成都市名人
[移动版]
【CTRL+D 收藏备用】
金华龙灯
新津县金华龙灯始传于明清时期,代代相传,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2001年,我县在抓农村特色队伍建设中,恢复了“龙灯”这一传统文化项目。2004年,将单一的“金华龙灯舞”组建成“帼龙舞蹈队”,并请专家对该项目进行了全新的编排和打造。打造后的“帼龙队”有队员56名,有大小龙9只,最长的龙20米,龙身13节,由14人表演;中龙长10米,龙身7节,8人表演;另有2人或1人表演的小龙。这些龙全由龙灯队心灵手巧的老人自己设计、自己制作的。表演时,演员们身着色彩鲜艳的演出服伴着欢快的音乐舞动。金华镇位于成都平原西南端,县境东南部,牧马山浅丘中段,距新津县城9公里。东与双流接壤,南和彭山临界,西与本县邓双镇
耗子洞腌卤传统制作技艺
成都人制作卤鸭要追溯到大清年间。耗子洞张鸭子店,是创始人张国良开的鸭子店。其出售烧鸭子、牛肉肺片就在这提督东街和署袜街交汇口处的“耗子洞”门口。1931年,摊子迁到街对面“江东浴室”门口过道上。为了与其他姓张卖的烧鸭子相区别,便于买主觉得好传名,于是,取名“福禄轩”。外面摆出售腌卤的摊子,里面靠壁安放两张方桌、一张条桌卖酒,1932年张父去世,“福禄轩”由张国良子承父业,继续经营烧鸭子。张国良严遵“不怕无人买,只怕货不真;不怕无人请,只怕艺不精”的父训。从进货、加工、销售环节上严格把关,苦心经营,走出一条发展之路。“福禄轩”进货不购进老的、小的、瘦的、死的鸭、鹅,偶有瘦小的鸭、鹅,就挑出来喂养
盘飧市腌卤传统制作技艺
成都烧腊历史悠久,始于清朝初年,借鉴于广东风味卤食。旧时多以挑灯夜卖为主要形式。牟茂林、杨汉江、冷远举三个有点文化的人相聚合议做饮食生意时,为迎合成都人的消费习俗,用鸡翅、鸡爪、鸭翅、鸭足,鹅掌、鹅翅及鸡、鸭、鹅的胗、肝等小货作为卤制品,一定会赢得顾客。于是,他们创办了不起眼的0小店,直接从杜甫《客至》诗中截句做店名“盘飧市”,店址设在成都华兴正街。读过杜诗的人都能感悟这“盘飧市”的“雅致”、“实在”,贴近普通百姓。如此高雅店招,在当时成都餐饮业十分罕见,一时成为美谈。很多食客闻其招牌,纷至沓来,方知此卤货有滋有味的。加之店堂紧邻成都锦江剧场,喜爱川戏的中上层妇女几乎都是“盘飧市”的座上客,这
钟水饺传统制作技艺
水饺,古名“水角儿”,北方人读“角”为矫音,故称为饺。水饺是北方人常用的一种主食,馅心用蔬菜多于用肉食,但逢年过节时,馅心也十分讲究。当事时,一家人动手,有的杆皮,有的包馅,煮熟后上桌,合家围而食之。这与四川人过节摆上七盘八碗,大油大肉比起来,似乎简单得多,但各有各的情趣,只不过都是遵循古俗而已。水饺在四川,只是作为一种小吃。因此馅心多用肉制作,制作亦讲究得多,配上特制的好汤和调料,互相补充,相得益彰。以前,成都卖水饺的摊店不少,以钟水饺最为有名,这是因其水饺皮薄、馅嫩、味美之故。钟水饺,开业于1893年,创始人名不详,仅知后来该店由一名小商贩钟燮森主厨并经营。因开业之初店址在成都荔枝巷,故又
夫妻肺片传统制作技艺
在清代末年,成都市井0现许多提篮出售肺片的小贩。起初,有的是端个瓦钵,卖凉拌肺片,或将瓦钵放在长板凳一端,在其周围插了无数双筷子,吃一片给你用小铜钱记一次,为平民小吃,但极不卫生。这时的“肺片”确实有牛肺。后来,因牛肺颜色难看,口感很差,所以经营者就取销了牛肺,成为无肺的“肺片”。由于名声很大,人们叫得久了,就沿用其叫法,无非是约定俗成罢了。成都卖肺片的小贩,多为流动性出售,其价廉物美,拥有众多的消费者。食者众,售者多,而最有名者莫过“夫妻肺片”了。住在成都少城地带的郭朝华、张田正夫妻二人走街串巷出售“肺片”。不管白天夜晚,也不管吹风下雨,夫妻二人紧紧相随。他俩买回来做肺片的原料,清洗得干干净
邹鲢鱼传统制作技艺
大蒜鲢鱼是川菜中一道具代表性的家常菜式。在民间广为流传。带江草堂邹瑞麟烹制的大蒜鲢鱼禀承了民间传统工艺,烹出的鲢鱼有口皆碑。带江草堂是一家依河而设、竹篱茅舍的草堂酒家。其经营的鱼都是用鱼篓养于店旁河中,由客人自选,现捞现烹,着力突出鱼鲜的特色。大蒜烧鲶鱼(成都人称鲶鱼为鲢鱼)是邹瑞麟的杰作,鲶鱼肉质嫩鲜滑,味咸鲜微辣略带甜酸,自上世纪40年代起就一直被食客誉为川中名菜。也因此,食客直呼“大蒜鲶鱼”为“邹鲢鱼”,尊称邹瑞麟师傅。他在烹调技艺中不断探索、创新,他制作的鱼鲜类菜品异彩纷呈,独具风味。诸如清蒸青鳝、红烧足鱼、奶汤鲫鱼、太白鱼头、砂锅中段等色、形、味别具一格,深受食客赞尝。抗战第二年,国
秦川号羊肉汤制作技艺
冬天里的成都人都有个习惯,立冬就喝羊肉汤。但是,在大街小巷的众多羊肉店中,唯有一家是老成都味的羊肉馆,那就是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羊肉汤——秦川号。秦川号是一个可追溯到清朝末年的百年老店。当时,富甲一方的秦家,不仅拥有二艘大船,还有上百亩牛羊屠宰场,为拓展生意,这年,秦家又开起了专卖羊肉汤的馆子,取名为“秦川号”。羊肉汤既能进补又能防寒,所以大受老百姓喜欢,可羊膻味重,所以,许多地方,在熬羊肉汤时,都会放入姜和胡椒。可惟独秦川号羊肉汤,就偏偏不放这二样,吊出的羊肉汤不仅不膻,还鲜美无比。据说,哪怕是每顿倒掉的沉汤,滋味也好过别家的羊肉馆。作为成都保留至今的唯一一家成都传统羊肉汤馆,在整个炖煮烹饪
传统金铜制作技艺
传统金铜手工艺是在铜工艺品上运用錾刻、镶嵌、错金银等技法,在整个传统金铜手工艺的操作过程中均会用到特殊制作的錾子,操作者的手艺要精妙成熟。此种工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具有较深远的历史文化性,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手工艺。成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宝库。根据史书的记载,早在战国初期蜀王就迁都于此,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它的文化积淀已达到4000多年,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三星堆和金沙文化时代,此地的青铜铸造业就已经十分发达,在青铜铸造业发展的同时,带动了金铜手工艺的发展。周末,蜀王开明九世从郫县迁徙成都,“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成都”一名即由此而来。成都羊子山土台
军屯锅魁制作技艺
军乐锅魁出自彭州市军乐镇,军乐镇原名军屯场。《军乐镇地名录》记载:“相传三国时蜀将姜维,明末张献忠等部相继在此屯兵垦田、休养生息”。据武侯祠三国文化专家推证,当年姜维在此将烤制蜀军干粮的方法传给百姓,由此而成为了军屯锅魁的起源。每年正月十六是军屯锅魁的开灶日,这里的锅魁店至今都要焚香行礼祭拜姜维。清朝末年,军屯场的谢子金以打锅魁为生,后来收升平场银佛村王千益为徒,1933年,王千益收军屯香水村马福才为徒。1950年马福才收肖先富为大徒弟,1958年,马福才被乡政府安排到小食店专门从事锅魁制作。次年,他招收周乐全为徒。1983年小食店解体,周乐全便在军乐乡军屯场老站旁开办了自己的锅魁店,而大师兄
川派盆景盘扎技艺
温江,位于成都平原腹地,距西南最大的城市成都公十公里,气候宜人,地热平坦,土地肥沃,全年气候温和,温差小,是国家级生态区的核心区域,目前,温江区盆景种植面积1万余亩,主要分布在玉石、寿安等乡镇,主要品种有乌柿、梅花、贴梗海棠、罗汉松、紫薇、银杏、六月雪等,盆景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温江的川派盆景盘扎技术起源于清朝末年。清朝末年,寿安镇百花村就已形成川西花木盆景,是川西盆景的发源地之一。“川西花王”陈开钦为代表的陈氏家族种植花木的历史可追溯到满清时代,到目前已有150余年的历史。陈开钦是闻名全国的十大盆景师之一,精通川派盆景创作技艺,并培养了很多盆景界和
孔明灯制作技艺
平乐在三国时期就是军事重地,到今天为止平乐境内都还保留了张飞滩以及周边还存在孔明乡、卧龙乡等与三国有关的地名。平乐古镇,金华山下,白沫江畔,孔明灯升起,皓似明月。相传孔明灯是由三国时期蜀国诸葛亮发明的,至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它最早用以军事目的。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於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此计救了诸葛先生一命,可见孔明灯在三国时期与战事是密不可分的,其用途主要是传达军事讯息,蜀军根据燃放孔明灯的数量来掌握军事动态,随时作出战略部署调整。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孔明灯已退出军事用途,逐渐演变成一种祈福平安的民间习俗。在平
陈麻婆豆腐制作技艺
华夏天府陈麻婆豆腐是驰名中外的名肴。清末被《四川•成都通览》录为成都著名食品,已收入中、日合编的《中国名菜集锦•四川》一书。清同治年间(1862年)成都北门万福桥旁开有一家陈兴盛饭铺,主厨的是店主之妻陈氏。该店起初为经营小菜便饭、茶水的小饭馆,食客多为挑油担子的脚夫等下力人。这些人经常买些豆腐,从挑篓中舀一瓢清油请老板娘代为加工豆腐,烹出的豆腐又麻、又辣、又烫,风味别具。日子一长,该店的烧豆腐远近出了名。逐渐,烧豆腐成了这家小饭馆的当家菜品。陈氏烹制的豆腐选料精细,烹制十分讲究。豆腐选用细嫩清香的石膏豆腐,黄牛肉要去筋的净瘦肉,辣椒粉用成都二金条辣椒炒香、焙干,舂细;花
桂花土陶传统制作技艺
桂花土陶具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明代,“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桂花土陶即产生有一定规模“(《彭县志》P408)现桂花瓦子村存有嘉靖年的龙窑窑址。桂花土陶包括:选料、踩泥、锯泥、制坯、锤坯、施釉、烧制等工序。一件精美的土陶制品所涉及的美学、力学和烧制原理超越了时限传递着丰富而古老的科技文化信息,在现代生活中,桂花土陶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生活土陶罐、盆、缸、坛经久耐用,品质优良;建筑土陶脊、瓦、垄、滴水等是仿古建筑的上好材料。邓小平故居纪念馆、巴金文学院、乔家大院等仿古建筑都有桂花的建筑土陶。桂花镇位于四川西部成都平原北部,地处彭州市西面,与都江堰接壤,距彭州市区15公里,区域内有山地、丘
龙抄手传统制作技艺
抄手:北称馄饨、包面,是民间流传最古老的面食之一。成都餐饮店招多以主营品种冠以老板的姓氏而成。龙抄手店却是例外,它的始创者不姓“龙”。龙抄手筹建时,创办人张光武与几位朋友在“浓花茶园”商议办抄手店事宜。议到店名,有人提出借用浓花茶社“浓”字的谐音“龙”,以祈吉祥。并说,吾辈乃龙的传人,中华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矣,我们的事业也会代代相传,永远昌盛。张光武等人一致表示赞成,认为龙抄手无论辅以红汤,清汤或是奶汤,有水,这条龙定会活起来。一代名小吃“龙抄手”就这样在成都悦来场诞生了。开店时,店门上方悬挂着醒目招牌,招牌由原四川大学文学院院长向楚书写,红底金字,两条金龙围边,书法遒劲,镌工精细。在当时成都小
怀远藤编技艺
怀远藤编始于三国时期,历史悠久。怀远镇也素有“藤编之乡”美誉。怀远藤编的起源,在晋代崇州籍史学家常璩的《华阳国志》中有详细记载:“三国时,蜀有汉原(怀远镇古称汉原郡)工匠马氏,以山藤泡而亮之,高山翠竹阴干为架,细密绕之成形,以土法熏蒸,色呈金黄,形似龙塌。初为自娱之用,后邻人知之,以为巧,纷纷钱币货之,随入市为业”。怀远藤编一直以农民家庭副业的形式出现。产品多是筐兜、提篮等一些家用小器具,主要满足自用和就近交换。怀远藤编一直以农民家庭副业的形式出现。产品多是筐兜、提篮等一些家用小器具,主要满足自用和就近交换,没有形成有规模的产业。以山藤泡而亮之,高山翠竹阴干为架,细密绕之成形,以土法熏蒸,色呈
川剧服饰制作技艺
四川盆地自古为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古代通中原、西域的金牛道和通云达印度的南方丝绸之路在成都相会,成为中国西部纵贯南北的交通运输动脉;成都位于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腹心,地形以平原为主,此外是丘陵及山地。古称蜀地肥饶及沃野千里,物产丰富,故称为“天府之国”。川剧及川剧服饰工艺中,便是植根于“天府之国”中一枝奇葩。川剧服饰工艺历史悠久,工艺技术应在川剧诞生之前,成都的川剧服饰工艺可追溯到明末清初的纱帽街衣冠作坊。川剧舞台的服装道具包括:头帽、服饰、靴鞋、砌末等,每种生产工艺各不相同。工艺技术细致繁复,手工工艺性强,成品精美,品种多样。是传统工艺中独具特色的特殊种类,具有与川剧表演艺术相辉应的独特戏曲审
崇阳大曲传统酿造技艺
我国自古善酿,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酿酒技术的国家之一。崇州酿酒历史源远流长,系中国传统白酒原酒生产基地。早在唐代就久负盛名,杜甫游历蜀州(今崇州),留有“蜀酒浓无敌”,“终思一酩酊”等诗句。南宋陆游任官此地留“逢春饮酒似甘醇,醉里千篇风雨速”的千古绝唱。近代尤以姚林酒最为著名,它集历史酿酒精髓,誉满巴蜀,民谣称:“姚林酒,家家有,大堂衙门通官府”。今天的崇阳酒业,正是源于清光绪年间的姚林烧坊,原烧坊酒窖现列入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是成都地区除水井坊遗址外唯一列入文物保护的酒窖。崇州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山、丘、坝兼有,资源丰富,发展酿酒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气候温和、五谷丰盛、水源甘洌,为酿酒提
茉莉花茶传统窨制技艺
“城南门户,水城新津”。新津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城市,历来有窨制花茶的传统,花农多以种植茉莉花为业。解放初期,邛崃茶厂都在新津买茉莉花择花窨茶,县城西一到傍晚,满街飘溢着茉莉花的香气。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城镇中很多人自窨自饮,在县城五津镇,徐公一家也加入到择花窨茶的行列,一直坚持到至今。南宋赵希鹄在他所编的《调燮类编》中记载有花茶的制作工艺。明初朱权在《茶谱》中记录有“熏香茶法”,明中叶,1541年顾元庆删校的《茶谱》中较详细的记载了茉莉花茶的窨制工艺,所载花茶制法恰好与现代窨制方法相同。清初文学家张岱,在其著作《陶庵梦忆》中记载有用日铸茶作茶胚,掺入适量的茉莉花,经拌和焙烘后,用刚煮沸的水
怀远三绝制作技艺
怀远“三绝”产于具有1700余年历史的文化名镇怀远,汲取灵秀的邛崃大山之气和甘甜的文井江之水孕育而成,为历代骚人墨客所称颂,现代成为广大消费者筵席、家宴的必备佳品。叶儿粑:相传为北宋年间的一位宋姓老人所创,历经各代名家改进始有现代之工艺。叶儿粑制作精细、配料考究,主料以精细糯米细加工,内以多种天然香料配制的甜馅或咸馅,外用柑桔叶包蒸而成,其色呈青黄,滋润清香爽口,馅多皮薄“三不粘”(不粘牙、不粘筷、不粘碗)。更有“怀远三绝、叶儿粑最绝”的美称。冻糕:冻糕系怀远民间传统的一种冻馍馍年食改进制作,其原料是以上等大米、糯米、生猪油、蔗糖、芝麻等精制发酵,外用精选的玉米叶包蒸制成。冻糕色呈微黄或纯白,
金鸡风筝扎制技艺
金鸡水陆村位于四川省崇州市城区东外偏南,地处平原,下设22个村民小组,2980人。该村是中国最大的风筝制作基地,以技术精湛、种类繁多而闻名国内外,享有“风筝之乡”的美誉。金鸡水陆村风筝制作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早在清朝初年,水陆村就基本形成了“印风筝”、“高风筝”、“骆风筝”、“杨风筝”四大生产体系。基本分为三大类型:一类是以花鸟草虫为蓝本,比如龙头、蜈蚣、燕子、老鹰、蝴蝶、凤凰、蝙蝠等:另一类以民间戏曲的人物、场景为构图内容,像白蛇传中的白娘娘、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等;再一类是以展示新时代风貌为主题的风筝,如“走向世界”、“全民健身”、“奥运系列”等。金鸡水陆村现有1500余人、4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最新排行
2020年上半年全国31省GDP排行榜
2020年全国各省高考人数排名
2020年中国各省常住人口数量排名
2020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2020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榜单
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
2020年网红城市百强榜单
2020年度五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四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三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二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新一线城市排名
2019年中国各地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总资产排行
2019年度十佳数字阅读城市
2020年一季度31省份居民收入榜
2019中国城市GDP(经济总量)百强排名
2019年31省份城镇化率排名
热门景点推荐
西湖三忠肃
岭南建筑三瑰宝
旅游名胜之天齐庙篇
兴宁十大古民居
中国十大古城
旅游名胜之儿童公园篇
旅游名胜之奎星阁篇
旅游名胜之佛光寺篇
旅游名胜之崖墓篇
旅游名胜之寿宁寺篇
旅游名胜之太平寺篇
旅游名胜之冶铁遗址篇
旅游名胜之观音洞篇
旅游名胜之永济桥篇
旅游名胜之寿圣寺篇
王屋山三宫
旅游名胜之长春观篇
旅游名胜之玄帝庙篇
旅游名胜之大王庙篇
旅游名胜之龙潭寺篇
旅游名胜之山陕会馆篇
宜宾三塔
资江下游南洞庭七大古塔
旅游名胜之李氏宗祠篇
常德城区四大古井
旅游名胜之仙人桥篇
旅游名胜之节孝坊篇
旅游名胜之农民协会旧址篇
旅游名胜之凌云塔篇
旅游名胜之学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