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民俗文化
南京市民俗文化
推荐特产
热门旅游
港澳台旅游
A级名录
国外热门旅游
各地小吃
地名大全
名人大全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推荐
各地小吃
中国五大红茶
郯城四大辣
临沂十大名吃
榆次三件宝
大同三黄二白
长沙三绝
莆田四大名果
涉县三珍
无锡四大特产
丽江十大名小吃
厦门十大小吃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热点
香港
澳门
台湾
香港迪斯尼乐园
香港海洋公园
香港长洲花地玛圣母堂
大三巴牌坊
澳门天后宫
澳门旅游塔
日月潭
台北故宫博物院
阿里山风景区
推荐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级景区名录
AA级景区名录
A级名录景区名录
推荐
新加坡
泰国
韩国
日本
美国
马来西亚
马尔代夫
柬埔寨
瑞典
比利时
荷兰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埃及
乌克兰
新西兰
澳大利亚
全部
推荐
中畈红枣
中畈米粉
中畈蔗糖
西川芋头
尧岗傩戏
石邮傩舞
南坪米粉
沙塘米酒
风味全鸭席
荷包糌
大余香芋扣肉
糯米薯莨酒
大余伊府面
席苞饭
全部
推荐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西藏
内蒙古
新疆
广西
宁夏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河北
山西
陕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全部
推荐
陈广华
王甦
盛浩如
丁有华
朱秀早
张如龙
卢月恒
徐光华
曹碧荔
陈香波
陈步云
戴绍鼎
陈克昌
涂美中
廖学愚
李恩
李鹤年
李强
全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特产
南京市
江苏省
秦淮区
浦口区
溧水县
高淳
玄武
六合区
鼓楼
江宁
栖霞区
建邺区
雨花台
美食小吃
老字号
民俗文化
十大特产
全部
地理标志
南京市旅游景点
南京市十大景点
南京市地名网
南京市名人
[移动版]
【CTRL+D 收藏备用】
秦淮灯会
秦淮灯会是历史上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又称“金陵灯会”,主要集中在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秦淮灯会的历史源远流长,根据文献记载,早在南朝时期,都城南京就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堪称全国之冠。自明初洪武帝朱元璋在南京倡导元宵灯节活动以后,南京逐渐开始享有了“秦淮灯火(彩)甲天下”的美誉,秦淮河悬挂花灯的画舫(俗称“灯船”)随之蜚声天下。历史上的秦淮灯会主要分布在南京秦淮河流域,20世纪以后它主要集中在夫子庙地区,目前已经扩展到“十里秦淮”东侧五里地段,核心区域包括夫子庙、瞻园、白鹭洲公园、吴敬梓故居陈列馆、江南贡院陈列馆、中华门瓮城展览馆及中华路、平江府路、瞻园路、琶琵路一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
南京金箔锻制业发源于栖霞区龙潭花园一带,这里曾分属句容县和江宁县。相传东晋葛仙翁(葛洪)是金箔锻制的始祖,打金箔户一直流传着“仙家造金箔”的传说。葛洪为句容县城北下荫人,旧时龙潭打造金箔的都供奉葛仙翁,四季上香,逢年过节跪拜,香案边上还要放把锤,求神保佑打箔顺当。根据老艺人介绍,南京最早打金箔的都是龙潭人,有刘、葛、印三大姓,刘姓打金箔,葛姓切金箔,印姓制金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龙潭周围的六子桥、四段圩都有金箔制作作坊,男锤金箔,女织锦线。最早记载金箔生产技艺的文字见于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凡造金箔,既成薄片后,包入乌金纸,竭力挥椎打成(打金椎,短柄,约八斤重)。”南京金箔系用真金经
留左吹打乐
汉唐时期,留左的土地上曾驻守过各个朝代的将领。相传隋唐时期(距今1300多年)罗家将屯兵百万,安营扎寨在现在的六合区留左、留中、留右的地界内。由于罗家将士爱民善战,屡战屡胜,深得人民爱戴,百姓们常杀猪宰羊,玩着提灯,吹吹打打地到军营中犒劳将士,军营中大小战鼓齐鸣,以示谢意,形成了流传至今的留左打击乐《大曲》和《小曲》。长期的驻兵,军民同乐,气势磅礴的军乐与欢快喜庆的民乐结合,演变出了振奋人心、欢天喜地、妙趣无穷的留左吹打乐,即留左大鼓,经千年传承,如今回荡在南京六合长芦地区,成为留左村的文化符号。现年57岁的曾先文祖祖辈辈生活在留左的土地上,是听着留左大鼓长大的一辈人。2002年,他从父辈手里
南京水八鲜饮食习俗
食用“水八鲜”为南京人的传统习俗。“水八鲜”指地产的8种水生植物。“三天不吃青,两眼冒火星”、“南京一大怪,不爱荤菜爱野菜”,这些南京民谚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南京人喜爱蔬食野菜的饮食习惯。食素、食野菜的食俗全国各地都有,但人数之多、历史之久,以及所食野菜品种之繁,却以金陵为最。南京人吃素的历史要追溯到六朝时期,孙吴时佛教开始在南京兴起,到南朝梁武帝时,逐渐形成寺院、宫廷和民间普遍素食的风气,到此南京被称为我国的“素菜之乡”。1995年3月,国家有关部门的专家到南京考察“菜蓝子工程”,见到南京各类野菜充盈市场,欣喜地称为“八野奇观”。南京城也被戏称为“八野之乡”,这里的“八野”就是南京人通常所说的
高淳薛城花台会
薛城花台会始兴于清康熙年间。据当地《邢氏家谱》记载:清康熙年间,山东聊城邢姓在朝廷为官,其母想要看北京金銮殿,但因年逾七旬,行动不便。康熙皇帝得知这一情况后,便命工匠仿照金銮殿凿了一个模型,赐给这位官员,以了却其母想看金銮殿的愿望。当时薛城邢姓就派人前往聊城庆贺,并按照金銮殿的模型绘制成图,归来后聘请能工巧匠照图在村头搭建了一个花台,于农历三月十八日邀班唱戏,并名曰花台会。花台会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举办花台会,首先要用木料搭建临时花台。花台占地约210平方米,台面宽13米,进深16米,台沿口围有半米多高的栏杆,悬挂各种戏剧人物彩图,中间塑有福、禄、寿三星泥像;台中所立四柱为浮
骆山大龙
骆山大龙起源于明代,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江苏省溧水县和凤镇骆山村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当地百姓依赖石臼湖为生,新年来临时,则在湖滩上载歌载舞、龙舞盘旋,以降魔驱妖,祈求风调雨顺、人口平安。长此以往,骆山村便有了舞龙的习俗。舞龙的时间一般从腊月二十四开始,一直持续到次年正月十八,一共25天。此时,正值冬季枯水季节,有大片湖滩可以利用,因此,骆山大龙龙身巨大,体长将近百米,参与者达五百人之多,号称“江南第一大龙”。骆山大龙兴起后,在溧水、高淳等周边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腊月正月到骆山看龙”成为一种大众文化娱乐活动。人们还利用这一机会走亲访友,密切感情,增进交流。届时,偌大湖滩上旗帜招展,火
浦口泰山庙会
泰山庙会又称“三二八庙会”,历史源远流长。据方志记载,早在明洪武时期就已形成庙会,其盛况堪称南京江北之最。泰山庙会是南京浦口地区民间文化背景和特有地域环境下的历史积淀,是在与释、道文化长期渗透交融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现象,为南京江北乃至周边地区广大人民群众一个重要而不可替代的综合性民俗文化及商贸活动。泰山庙会每年在农历三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期间举办,三月二十八是正日,物资交流从泰山新村一直到向阳桥,摊位延续几公里,人流量很大,交通拥堵,属自发0流会。每年区政府都要派出工商、宗教、公安、交警、市容、街道等十多个部门参与维护秩序。2004年,地方政府考虑到安全因素,发布告文,取消了庙会的交易项
南京剪纸
产地:中国江苏南京 工艺:该剪纸制作为单手操剪,艺人技艺娴熟,能在无画稿的纸上,仅三五分钟剪出各种花鸟鱼虫,令人惊叹。历来供作刺绣花样与节年喜庆时居室内外装饰之用。在构图上多运用"花中有花,题中有题,粗中有细,拙中见灵"的艺术处理技巧,加以恰当的夸张与变化,富有较强的艺术性与装饰性。题材上则多用吉祥语句的谐音形成图案,令人产生幸福美好的联想。( 南京)
南京牛首山踏春习俗
牛首山踏春习俗始于东晋,盛行于唐代,传承至今。到牛首山踏春人群主要以南京地区的市民和牛首山周边群众为主,全国各地及海外友人也有慕名而来的。牛首山踏春是南京地区古老的民间习俗,每年春季慕名前往踏青的游人如梭,牛首山遂成为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春牛首”,与“秋栖霞”齐名。牛首山踏春习俗的主要内容:一是踏青健身。人们利用闲暇时间,结伴同行参加春牛首踏春活动健身娱乐。二是观光赏景。古金陵四十八景中的三景“牛首烟岚”、“献花清兴”、“祖堂振锡”都在牛首山。牛首山有拱北峰、伏虎洞、神蛇洞、摩崖石刻、感应泉、舍身台、沐英湖、弘觉寺、唐塔、岳飞抗金故垒、南唐二陵、郑和墓等名胜古迹,其周边的狮子山、吉山、
金陵“茶”礼
南京人说茶,含义较广,除茶叶茶外,还有果茶、糖茶、松子茶、元宝茶等多种。茶叶茶,是尽人皆知了。现在南京的名茶有“雨花茶”,明清年间南京的名茶要数“云雾茶”和“天阙茶”。云雾茶以钟山和摄山所产为最佳,而天阙茶仅产于牛首山。牛首古称“天阂”,因而得名。人们喜取摄山白乳泉和雨花台永宁泉的泉水沏茶。永宁泉,即第二泉,据说陆放翁在此品饮,赞曰“天下第二泉”,明代赵谦手书了第二泉匾额,清代许振祎(方伯)题写了一联:“独携天上团圞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用泉水沏茶清冽纯正,沁人心脾。果茶、糖茶、松子茶,虽称之谓“茶,其实并不用茶叶。清末民初,夫子庙得月台茶社以小碗加一二枚青果冲泡,清凉去火。新年玩灯之时,游者
南京妈祖庙会
南京妈祖庙会自明代迄今,时兴时衰,绵延不绝。妈祖庙会主要集中在每年春季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日前后,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重要民俗文化活动。因其融入了古都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内涵,显示出与沿海等地妈祖宫庙活动不同的文化魅力。南京及周边地区民间流传着“三月二十三,乌龟(赑屭)爬下关”的谚语。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前后,民众齐集于下关,祭祀天妃,祈求平安,逐步演变为集文化商贸活动于一体的庙会。1899年后,南京对外开埠,妈祖庙会繁盛一时。后因战乱,庙会时断时续。妈祖宫庙是妈祖庙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建筑风格和布局与其他宗教的庙宇不同,钟楼、鼓楼、戏台、梳妆楼、寝殿等都非常独特。妈祖庙会中表演的民间艺术主
南京民间赏梅习俗
中国是梅花的故乡,梅花至少在西汉时就被引种栽培和应用,迄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民间赏梅、咏梅习俗盛行,存有大量咏梅的诗文。南京植梅盛于南朝,赏梅之风历代相沿。据史书记载,城北钟山脚下梅花坞、城南梅岭岗均为植梅、赏梅之佳地。位于钟山脚下的梅花山是南京地区一处重要的观梅、赏梅的“文化空间”。梅花山面积约102公顷,依山栽植梅花3万余株,品种有220多个,有“天下第一梅山”之称。梅花山上建有“观梅轩”,登轩观梅,漫山遍野的梅花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南京民间植梅与赏梅历史悠久,历六朝至今不衰。唐代诗人李白《新林浦阻风寄友人》诗云:“昨日北湖梅,开花已满枝;今朝白门柳,夹道已青丝。”北湖即
高淳桠溪祠山庙会
高淳地处古丹阳大泽之滨,地势东低西高,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高淳是一片易旱易涝的地区。千百年来,高淳人民一直和洪旱灾害作斗争,对汉代的治水英雄祠山大帝张渤十分敬仰,世世代代加以祭祀。祠山大帝姓张名渤,字伯奇,西汉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农历二月初八生。父亲张秉,效法大禹,治水有功。张渤立志继承父业,开河筑坝,造福于民,死后就安葬在横山。乡亲们怀念他,在他墓旁建庙祭祀,并将横山改名祠山,奉他为“祠山大帝”。祠山祭祀活动起源于西汉,鼎盛于明代。桠溪祠山祭祀活动则鼎盛于民国。民国年间,广德的祠山总会祭祀活动十分隆重,桠溪地区离广德比较近,桠溪老百姓都赶去烧香跪拜。后征得祠山祖庙同意,20世纪20年代
南京民间习俗 腊八
俗语说腊八粥,不分勺;腊八吃饭同一桌,吃好吃坏总是乐。阴历十二月叫腊月,初八叫腊八。腊八这一天,南京人用糯米、薏仁米、赤豆、莲子、红枣、白果、栗子、花生米、核桃仁等熬成粥,香润甜口,民间叫作“腊八粥”。旧时老南京有句俗语:“第一腊八还能过,第二腊八急如火,第三腊八无处躲。”每年腊月初八、十八、廿八这几天为还债日,还不起债就得四处躲藏,也就没这份心思来品尝腊八粥了。每年腊月,寺庙中的僧人会在腊八这天煮出八宝五味粥祭天、祭佛,并将馈赠施主,因此老南京又称腊八粥为“佛粥”。腊月初八在民间还有一层许下心愿的意思。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有些人家有病人或有大难祈求佛祖保佑,到了腊八,天不亮就熬好一锅粥在门
六月六龙舟竞渡
高淳县属江南水乡,自明代以来,六月六龙舟竞渡是高淳水乡一项传统的民间竞技活动。据史载,划龙舟源于西汉,每逢农历五月端午为纪念屈原而举办此项活动。在高淳,赛龙舟的习俗流传甚久。相传在高淳山乡的下坝胥河一带,每逢农历五月十三都划龙船,以纪念关羽。而在高淳圩乡,每逢农历六月六举办的赛龙舟活动,是为纪念郑和下西洋而举办的一项大型活动,而并非纪念屈原。六月六龙舟竞渡分别在官溪河、横溪河、茅城湾等河道中进行。其中,砖墙茅城龙舟竞渡最有影响,此处河道开阔,可供百余只龙舟同时运行,十余对龙舟同时比赛,河道两岸为百姓观赛胜地。1953年6月,砖墙茅城河有103只龙舟汇集,观众达数万人。六月六龙舟竞渡的相关事宜,
浦口狮子岭兜率寺庙会
兜率寺前身为狮子林道场。据《江浦埤乘》记载,狮子岭原有“狮子林”,始建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为僧白庵所建,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该寺以研经讲道为终始,故而名声日振。明清以来,时有高僧于此讲经习道,鼎盛时期,寺有常住僧侣40余人,每日晨钟暮鼓,香火缭绕,为佛门不可多得之修持圣地,故而香客众多,每年正月十五的庙会更是不同凡响。狮子岭兜率寺庙会是佛教信徒的一项重大佛事活动和当地善男信女的进香活动。 据历史相传,自“兜率寺”顺治二年(1654)建寺以来,便有了正月十五庙会的传统,传承至今。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狮子岭庙会可谓是人山人海,香客们每人手拿一束香,前来烧香拜佛。由于“兜率寺”中外驰名,故
蒋王庙庙会
蒋王庙庙会是由祭祀蒋子文的活动而衍生出的民间庙会,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以歌舞、祭祀活动及商品交流活动为表现形式的民间文化活动,包含着历史、宗教、民俗、商贸等诸多文化内容。原蒋王庙庙中供奉的是东汉末年秣陵(今南京)县尉蒋子文。蒋子文,东汉广陵(今扬州)人,汉末任秣陵(今南京)县尉,追逐盗贼而战死于钟山脚下。东吴孙权建都秣陵后,封其为钟山神,改“钟山”为“蒋山”,建蒋王庙,历代祭祀不绝。宋代曾极《蒋帝庙》诗云:“白马千年系庙门,炉烟浮动衮龙昏。阖棺漫说荣枯定,青骨犹当履至尊。”记录了宋代蒋王庙“炉烟浮动”的盛况。民国时学者朱偰在《金陵古迹图考》中说:“蒋子文之庙,始兴于吴,崇于晋,大于南齐
麻雀蹦
麻雀蹦(方山大鼓)民间舞蹈。因以模拟麻雀蹦跳为主要动作,故名麻雀蹦。又因为开始流行于南京市江宁县方山乡一带,故又名方山大鼓。相传明末时由河南移民带来。太平天国时期是麻雀蹦发展的鼎盛期。《天朝田亩制度》使农民有了土地,每年秋收后跳麻雀蹦以庆丰收。而舞蹈中所摆阵势,也与太平军作战时的某些阵法相似。大锣大鼓在舞蹈中既是道具,又是伴奏乐器。此舞的基本动作和鼓点有七五三、展翅、啄稻、亮翅、抱窝等5种。舞蹈时,双膝始终贴鼓成半蹲,学麻雀蹦跳状,膝部屈伸,带动身体上下起伏,围鼓作上下左右前后大幅度蹦跳。整个舞蹈节奏鲜明,动作形象生动,英武矫健,活泼热烈。近年麻雀蹦常在大型庆典中演出,深受群众喜爱。
东坝大马灯
大马灯起源于唐朝,盛行于明清,目前仍在高淳东坝、固城两地流传。1991年高淳东坝大马灯在金陵庙会上一举成名,成为行家和市民称赞的焦点;93年参加“第三届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节”,获得最高奖——“金玫瑰奖”;93年底参加广州第四届欢乐节受到好评,1994年又赴北京在中央电视台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获得了“江南一绝”的美誉。大马灯在造型上比一般马灯的道具马型高大,是由两人组合表演一匹马。前面一人戴道具扮马头,后面一人曲身紧抓前面人的腰带,披戴道具作马身,两人互相受到牵制,表演时难度较大。在练习阶段要求比较严格,扮马人首先要熟悉真马的性情、动态、静貌;其次是苦练马步功夫。马在行走时,演马首的起
江浦手狮
江浦手狮的故乡浦口区,位于古都南京市北郊,其境内古文化遗址、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珍珠泉风景区等风景名胜数十处。江浦手狮舞,道具即是用竹片以麻布和彩丝装裱成狮子模样,在狮子前胸和小腹下撑以木(或竹)棒为舞狮者的手柄,单人舞于手中,人数可多可少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此舞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为当时驻守在永宁地区的太平军战士健体、强身及与民同乐时用。太平天国失败以后,此舞便保留下来,为当地百姓在节日之时庆典、娱乐时用。至解放后,此舞已少有人能舞之。上世纪80年代末,本区文艺工作者采风时发现,经挖掘整理,参加金陵民间文化庙会演出获优秀演出奖;1994年,经再加工,参加沈阳国际民间舞蹈艺术节获“金玫瑰”奖;1
[第1页]
最新排行
2020年上半年全国31省GDP排行榜
2020年全国各省高考人数排名
2020年中国各省常住人口数量排名
2020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2020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榜单
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
2020年网红城市百强榜单
2020年度五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四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三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二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新一线城市排名
2019年中国各地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总资产排行
2019年度十佳数字阅读城市
2020年一季度31省份居民收入榜
2019中国城市GDP(经济总量)百强排名
2019年31省份城镇化率排名
热门景点推荐
西湖三忠肃
岭南建筑三瑰宝
旅游名胜之天齐庙篇
兴宁十大古民居
中国十大古城
旅游名胜之儿童公园篇
旅游名胜之奎星阁篇
旅游名胜之佛光寺篇
旅游名胜之崖墓篇
旅游名胜之寿宁寺篇
旅游名胜之太平寺篇
旅游名胜之冶铁遗址篇
旅游名胜之观音洞篇
旅游名胜之永济桥篇
旅游名胜之寿圣寺篇
王屋山三宫
旅游名胜之长春观篇
旅游名胜之玄帝庙篇
旅游名胜之大王庙篇
旅游名胜之龙潭寺篇
旅游名胜之山陕会馆篇
宜宾三塔
资江下游南洞庭七大古塔
旅游名胜之李氏宗祠篇
常德城区四大古井
旅游名胜之仙人桥篇
旅游名胜之节孝坊篇
旅游名胜之农民协会旧址篇
旅游名胜之凌云塔篇
旅游名胜之学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