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民俗文化
普洱市民俗文化
推荐特产
热门旅游
港澳台旅游
A级名录
国外热门旅游
各地小吃
地名大全
名人大全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推荐
各地小吃
中国五大红茶
郯城四大辣
临沂十大名吃
榆次三件宝
大同三黄二白
长沙三绝
莆田四大名果
涉县三珍
无锡四大特产
丽江十大名小吃
厦门十大小吃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热点
香港
澳门
台湾
香港迪斯尼乐园
香港海洋公园
香港长洲花地玛圣母堂
大三巴牌坊
澳门天后宫
澳门旅游塔
日月潭
台北故宫博物院
阿里山风景区
推荐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级景区名录
AA级景区名录
A级名录景区名录
推荐
新加坡
泰国
韩国
日本
美国
马来西亚
马尔代夫
柬埔寨
瑞典
比利时
荷兰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埃及
乌克兰
新西兰
澳大利亚
全部
推荐
中畈红枣
中畈米粉
中畈蔗糖
西川芋头
尧岗傩戏
石邮傩舞
南坪米粉
沙塘米酒
风味全鸭席
荷包糌
大余香芋扣肉
糯米薯莨酒
大余伊府面
席苞饭
全部
推荐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西藏
内蒙古
新疆
广西
宁夏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河北
山西
陕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全部
推荐
陈广华
王甦
盛浩如
丁有华
朱秀早
张如龙
卢月恒
徐光华
曹碧荔
陈香波
陈步云
戴绍鼎
陈克昌
涂美中
廖学愚
李恩
李鹤年
李强
全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云南省
>
普洱市特产
普洱市
云南省
宁洱县
思茅
澜沧
孟连县
景东
西盟
景谷
镇沅
墨江
江城县
美食小吃
民俗文化
十大特产
全部
地理标志
普洱市旅游景点
普洱市十大景点
普洱市地名网
普洱市名人
[移动版]
【CTRL+D 收藏备用】
佤族甩发舞
甩发舞,佤语叫“稿西尾嘿”,是广泛流传在佤族妇女中的一种自娱性舞蹈,产生年代已久。早年起佤族妇女就酷爱长发,以长发为美,并从小习惯长发披肩。每当妇女在竹槽下用水洗净头发后,都要低头梳整甩发晾干,也许“甩发舞”由此而来。“甩发舞”既可两人表演,又可集体进行,但人员必须是偶数。对对舞伴拉手围圈,边唱边跳,无乐器伴奏。每唱完一段唱词后,双手拉紧,身子后仰,接着左右前后猛然地甩起长发狂舞,好似巨浪翻腾,柔中有刚,给人美的享受。相传甩发舞是500多年前一个叫叶带的佤族姑娘首创的。传说叶带与佤族小伙子岩奇相爱,一天,他们相约到山箐里找竹笋,竹林里蜘蛛网很多,密密麻麻粘满了叶带的长发,回到寨里用了三天三夜时
佤族阿曼服饰
佤语“阿曼”是各种官人的总称。除了一般民众服饰,佤族还专有阿曼的服饰。 阿曼,有的支系叫利曼,有的叫西曼,因方言不同,叫法稍有有差异。佤族传统阿曼大致有三种:一是格亚永,即寨子头人,二是格利俄,部落酋长;三是王,即邦国的君王,奇怪的是未见史籍记载佤族有国家,但他们传说自己有过国家耿佤,并且国王叫王。佤族头人,无论是寨子头格亚永,还是部落酋长格利俄,西盟叫窝朗,他们都共同保留其先民濮人“尊贵者裹红布头”的习俗。另外,格利俄(窝朗)这一级的头人衣服上还饰太阳、月亮、星星、双龙和牛头。双龙含红日的图形要绣在内衣上。而且只能是头人本人穿,不能转借于他人。佤族认为太阳是生命的源泉,也是雨水的吸附者,太阳
牡帕密帕
牡帕密帕是拉祜族“波阔嘎阔”演唱的一部长篇诗体创世神话,流传于云南省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内。全诗共17个篇章,2300行,内容叙述造天地日月、造万物和人类以及人类初始阶段的生存状况等,是拉祜族人民传承历史悠久的口述文学精品。牡帕密帕由“嘎木科”(会唱诗的人)和“魔巴”(宗教活动主持者)主唱,也可有多人伴唱或多人轮唱;歌词通俗简练,格律固定,对偶句居多。曲调优美动听,调式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异,演唱以字行腔,有说唱的特点。牡帕密帕在拉祜族的传统节日、宗教活动或农闲期间说唱,唱者声情并茂,听者如痴如醉,说唱往往通宵达旦,参加者无不兴致盎然。牡帕密帕是拉祜族历史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是拉祜族文
拉祜族服饰
拉祜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人口约434000人。拉祜族先民属于古代羌人系统。拉祜族男子身穿浅色右衽交领长袍和长裤,喜欢佩刀,系腰带,脚穿布鞋,头戴包头,长袍两侧有较高的开衩,领口衣襟等处用深色布条镶边,包头用白红黑等各色布条交织缠成。拉祜族妇女服装具有青藏高原妇女服装的特点,穿的是黑布长衫,长至膝下,两侧开衩且开衩较高,立领右襟,缀有银泡装饰,喜欢用红色或白色花边镶缀在袖口、襟边,显得光艳美丽。下穿长裤。西双版纳有的妇女剃光头,包黑包头巾,戴大耳环,胸前佩挂“普巴”(大银牌)。澜沧茨竹河、双江勐库、沧源、耿马等地穿长衣、长裤的拉祜族妇女,普遍
基诺族的阿西服饰
基诺族传统服装的共同点是用自制棉土布,而且布织好缝衣前要用米汤浆过。基诺族的阿西、阿哈、乌优的服饰(包括头饰)各有不同。这里仅以阿西的服饰作介绍。头饰,男子以丈余长的黑布缠头,青年把绣有月亮花纹图案的一方露于右方;女子头戴白色坚线对折尖顶的三角形帽,帽沿略做向外翻卷,以尖顶上的黑条文为中,帽子两侧下垂直披肩上,耳载银质大圈耳环;过去,男子留三撮发、穿耳、染齿,现已不见。服饰,以白、黑、红、黄、青、蓝、紫等七色搭配缝制,其中,又以白(代表色)、黑、红等三色为主;成年男子上装身白色无领对襟衫,对襟无边无扣(用带系),前襟、胸、臀、腕、下背等处都织有彩色条纹,袖口、衣脚用黑红条纹镶边,上背中央缝有一
拉祜族库扎节
库扎是拉枯语音译,为度年的意思,是云南省西南山区拉祜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傣历三月或四月初举行,节期四、五天。节日第一天清早,当外寨来过节的亲人放响火枪时,人们迅速集中,敲着鋩锣、象脚鼓到寨门迎接。当主客队伍汇合后,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向来客敬酒和往身上撒米,以示祝福。尔后人们先到村中负责宗教事务的安占家,向安占叩拜祝福,然后唱歌跳舞。上午,各家抬着装有丰盛食品的竹箩,拿着火枪和一根画有图案的标竿,纷纷来到寺庙前的平坝。接着人们放响火枪、由一长者带领拿着标竿,捧着食物,敲着鋩锣的队伍绕村串寨,沿路讨米。然后进入寺内,竖起标竿,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毕,人们开展荡秋千、打陀螺活动。晚上,青年们先到各家门
拉祜族葫芦节
葫芦节,拉祜语称“阿朋阿隆尼”,时间在农历十月十五、十六、十七日三天。传说,拉祜族是从葫芦里走出来的,故葫芦是拉祜族的吉样物和生活伴侣。拉祜族用葫芦装水酒,装火药、储藏谷种,做芦笙。葫芦有许多优点,装水清凉,装酒不变味;装谷种装火药不易受潮。拉祜人出门总离不开葫芦,尤其是男人,身上至少要带三个葫芦,一个装水或酒、一个装火药、一个就是葫芦笙。葫芦节期间,澜沧等地举行隆重的物资交流会,开展葫芦文化节活动,举行盛大的群众性芦笙舞比赛。“阿朋阿隆尼”葫芦节是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的。自1992年以来,每年农历十月十五至十七举行三天庆祝活动。在《拉祜族民间文学集》中,收录有拉祜
澜沧拉祜族葫芦笙舞
葫芦笙舞是拉祜族有代表性的一个大舞种,主要流传于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的忙糯乡、勐勐镇、大文乡、勐库镇等拉祜村寨和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木戛乡等拉祜族聚居区,是以吹葫芦笙为伴奏的民间舞蹈。清道光《云南通志》载:“倮黑聚时,亲戚令饮,吹笙为乐”。道光《威远厅志》之二载“倮黑鲠直男女杂聚,携手成圈,吹笙跳舞”。拉祜族葫芦笙舞有两种活动形式:一种是在民族节日中仪式程序规范,要求按规定跳完所有套路,主要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神林”及“扩塔”(春节)时在家庭内举行。以“起歌”为开始,从正月初二晚上起跳,按十二属相连跳天,以“大路歌”结束。另一种是在婚丧、娱乐时跳的葫芦笙舞,不跳传统礼仪性
拉祜族史诗《根古》
拉祜族史诗《根古》主要流传于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和其他拉祜族聚居地区,是一部描述拉祜族先民繁衍迁徙的叙事性史诗。迁徙是拉祜族社会发展中一段重要而又漫长的历史,在拉祜族心目中就是祖先和历史的象征。这部叙事长诗主要叙述从秦汉时期开始,拉祜族先民告别了他们繁衍生息的青藏高原,从传说中遥远的北方密尼都库、诸海厄波等地起步,历经千辛万苦,跨越几个世纪,跋涉数万里,一直迁徙到“勐缅密缅”(今临沧一带),最后大量移居到今天的澜沧地区定居生活下来的历史。同时,也记载了迁徙到每个地方的原因、迁徙的地名、环境、地形、地貌和居住情况。长诗除迁徙章节外,还存留着许多记叙拉祜族历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完整章节
拉祜族葫芦笙制作技艺
拉祜族葫芦笙制作工艺在拉祜族聚居区十分普遍,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木嘎乡南六村南嘎河寨是葫芦笙制作技艺水平较高的一个拉祜族村寨。拉祜族的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等都离不开葫芦笙。南嘎河拉祜族的葫芦笙制作较精细,主要工具为6~7种大小不同的刻刀,原料包括坚竹、泡竹、空心竹、葫芦、酸蜂蜡和铅等。制作工艺十分精细考究,音管和葫芦的选择都非常认真。制作过程主要有摘葫芦、修葫芦(修整外形和掏孔)、截竹管、安装簧片、粘管、调音等6道工序,其中以调音最为关键,一定要反复多次调试,才能保证音准,这道工序非师傅不能为之。葫芦笙有大有小,有长有短,不同的葫芦笙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葫芦笙小的如鸡蛋大小
傣族手工造纸技艺
思茅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芒信乡芒景寨傣族手工造纸工艺完整保留了中国古代造纸的5步工艺流程,包括采构皮、去杂质、浸泡、蒸煮、漂洗、打浆、浇纸、晒纸、揭纸等主要工序。造纸工具均为自制,有抄纸器、水槽、木槌、戥子、表面平整的石头或木块、煮锅和砑光工具等。工艺传女不传男,祖辈沿袭传承。造纸的主要原料是构树皮,傣语称为“埋沙”,一般每年4~8月采集。芒景寨生产的纸主要用来书写佛经,曾经为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其工艺内涵来看,有较高科学价值和经济实用价值。该寨的造纸艺人波玉种从事造纸近10年,利用农闲时生产土纸,每年可生产2000余张,年收入2000多元。娜允镇芒老傣族寨的波
孟连县傣族传统制陶技艺
孟连县傣族传统制陶技艺孟连傣族土陶制作工艺流传于思茅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娜允镇芒展村芒养寨。制陶工具有木拍、花陶拍、卵石、-等。原料是当地的粘土。一般经过取土、晒土、筛土、加沙和泥、制坯,晾晒、烧制等几道工序。主要产品包括厨具类的土锅、水壶、陶罐、陶瓶、陶盘等,家居类的花瓶、花盆和赕佛用的灯盏、高足盘等。制陶技艺为家庭内部传承,传女不传男。现村中只有两位70多岁的老人掌握技艺,但已无传人。
岳宋村永老寨佤族传统文化
岳宋行政村地处思茅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岳宋乡政府所在地,下辖13个村民小组(自然村),永老寨是其中的一个自然村,地处南锡河东岸的山区地带,海拔860米~1300米。全寨78户,312人。人均耕地面积1.7亩,人均纯收入444元(2003年)。岳宋为佤语,“岳”为寨,“宋”为大平,意为大平寨。本地居民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由岩怀父子从西盟依体(永宋)迁居于此的。永老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社会公德、生活起居、劳动生产、心理素质、节庆活动、文艺体育、宗教信仰等领域,佤族的传统特色仍然得到传承,在西盟佤族中具代表性。该寨自然生态环境良好,主要以大榕树及周围的佤族传统民居为标志。干栏式传统民居风
糯福乡南段村拉祜族传统文化
南段村位于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糯福乡的最南端,西南和南面与缅甸接壤,自古就是军事战略要地,南段行政村总面积65.4平方千米,下辖10个自然村,1个茶厂。全村现有人口468户,2026人。人均耕地面积3.5亩,人均收入855元(2003年)。该村有李、罗、白、王等4姓,以李姓为多,故“佛爷”、“卡些”都要由李姓担任。村寨自然生态环境保持完好,森林面积60105亩,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生活方式、文化习俗、自然信仰、传统工艺等特点突出。拉祜族历史上没有文字。20世纪初曾由美国基督教浸信会牧师创造了一套用拉丁字母拼写的拉祜文拼音符号,即老拉祜文。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下半年中央民委正式批准《云
拉祜族摆舞
摆舞是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拉祜族世代相传的集体舞蹈,极有特色,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只要高兴,便相聚而舞,节日喜庆、婚丧嫁娶尤其盛行,深受群众喜爱。摆舞以女性为主,以象脚鼓、铓、镲等为主要伴奏乐器,领舞者边敲奏乐器边起舞,众人或手拉手围圈而舞,或列队而跳。表演形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步法型,强调脚的动作和踏、踢、跺、摆、划、小跳等步法,身段动作既热烈又灵活;另一种为摆手舞,以手臂和肩的上下摆动为主,模仿各种生产生活动作,小垫步配合双手摆动,形成摆肩和整个身段向上延伸起伏的动律,让人沉醉在幸福和欢乐之中。摆舞共有86种套路,主要靠父辈言传身教,年青人耳濡目染,代代相传。澜沧拉祜族摆舞曾多次
佤族木鼓舞
木鼓舞,佤语称“各老代刻落”,是广泛流传于思茅市西盟佤族自治县佤族村寨的民间舞蹈,它与佤族拉木鼓的民俗活动密切相关。历史上,佤族把木鼓视为通天神器和山寨的保护神,也是佤族部落出征决战、召集成员、举行祭祀活动必不可少的器物。在长期历史进程中,佤族形成了与木鼓有关的舞蹈,并根据形式与场地不同,分为拉木鼓舞、跳木鼓舞、祭木鼓舞等。鼓点有多套,敲法也有多种。击鼓者均为男性,每只木鼓由2~4人合敲,男女老少围着木鼓载歌载舞,半蹲半俯、送胯转身,时而抬起右腿成“三道弯”伸缩三次,时而抬起左腿,挥舞木槌自转一周。舞蹈动作粗犷有力,热情奔放,质朴而富有韧性,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佤族热情豪放、粗犷剽悍的民族特征。在
佤族阿曼的服饰
阿曼,有的支系叫利曼,有的叫西曼,因方言不同,叫法稍有有差异。佤族传统阿曼大致有三种:一是格亚永,即寨子头人;二是格利俄,部落酋长;三是王,即邦国的君王,奇怪的是未见史籍记载佤族有国家。但他们传说自己有过国家耿佤,并且国王叫王。佤族头人,无论是寨子头格亚永,还是部落酋长格利俄,西盟叫窝朗,他们都共同保留其先民濮“尊贵者裹红布头”的习俗。另外,格利俄(窝朗)这一级的头人衣服上还饰太阳、月亮、星星、双龙和牛头。双龙含红日的图形要绣在内衣上。而且只能是头人本人穿,不能转借于他人。佤族认为太阳是生命的源泉,也是雨水的吸附者,太阳体内含蕴伟大神灵梅依格的灵气。所以它才能制造生命,才被际为里德神;月亮则是
景东跳山歌
“打歌”又称“跳山歌”、“跳歌”、“跳笙”,是思茅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广为流传的自娱性民间舞蹈,遍布景东县每个彝族聚居及杂居的村寨,现已搜集整理43套,名称、跳法各异,特色亦不相同。据清代嘉庆《景东直隶厅志》记载,“打歌”在当时已流传。“打歌”除“闪闪歌”等个别有严格的时间、地点规定外,每逢春节、小年(农历正月十五)、火把节或婚嫁、聚会,都会彻夜玩跳。景东彝族大小村寨都有“玩场”,在玩场跳山歌是青年男女交往最好时机。过去“跳山歌”是彝族跳,现汉族等民族也参与,歌词也用汉语。在民族杂居的村寨,“打歌”成为各民族团结的纽带。“跳山歌”队形多为圆形,领舞者(歌头)领头或居圆圈中央伴奏或领唱,舞者不限,围
贡茶制作技艺
2008年,云南省宁洱县的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制作技艺)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普洱茶贡茶的制作约定俗成为相对固定的程式,大体分为“祭祀茶神、原料采选、杀青揉晒、蒸压成形”4个程序。但是贡茶从茶树的选种,茶园的管理、茶叶的采摘、萎凋、杀青、揉捻、晾晒、蒸制一系列过程,全部依靠手工制作,而且全凭感觉和经验,没有任何参考数据和文字。1.祭祀茶神。在普洱府境内,每年春茶开采之前,各民族都要按各自的礼仪对茶树王进行祭拜活动。祭拜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内容都大体相同,即感谢神灵的恩赐,歌颂茶树的功德,祈愿来年丰收,吉祥和幸福。2.原料采选。开采时由村寨头人和有威望的老人经过占卜和实地
[第1页]
最新排行
2020年上半年全国31省GDP排行榜
2020年全国各省高考人数排名
2020年中国各省常住人口数量排名
2020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2020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榜单
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
2020年网红城市百强榜单
2020年度五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四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三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二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新一线城市排名
2019年中国各地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总资产排行
2019年度十佳数字阅读城市
2020年一季度31省份居民收入榜
2019中国城市GDP(经济总量)百强排名
2019年31省份城镇化率排名
热门景点推荐
西湖三忠肃
岭南建筑三瑰宝
旅游名胜之天齐庙篇
兴宁十大古民居
中国十大古城
旅游名胜之儿童公园篇
旅游名胜之奎星阁篇
旅游名胜之佛光寺篇
旅游名胜之崖墓篇
旅游名胜之寿宁寺篇
旅游名胜之太平寺篇
旅游名胜之冶铁遗址篇
旅游名胜之观音洞篇
旅游名胜之永济桥篇
旅游名胜之寿圣寺篇
王屋山三宫
旅游名胜之长春观篇
旅游名胜之玄帝庙篇
旅游名胜之大王庙篇
旅游名胜之龙潭寺篇
旅游名胜之山陕会馆篇
宜宾三塔
资江下游南洞庭七大古塔
旅游名胜之李氏宗祠篇
常德城区四大古井
旅游名胜之仙人桥篇
旅游名胜之节孝坊篇
旅游名胜之农民协会旧址篇
旅游名胜之凌云塔篇
旅游名胜之学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