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宿迁市 > 泗洪县民俗文化

洪泽湖渔鼓

旅景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洪泽湖渔鼓
  洪泽湖渔鼓也称端鼓舞,是旧时神汉为渔民烧纸还愿或神坛祈祷时,在其特定的区域内说唱与舞蹈相结合一种舞蹈形式。源于宿迁泗洪县半城镇境内的穆墩岛(洪泽湖中唯一的岛)及洪泽湖湖区一带。

  泗洪县地处淮河中游,洪泽湖西畔,总面积2730平方公里,人口105万,拥有洪泽湖40%的水面,有国家级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风景优美,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洪泽湖渔鼓渊源有二:其一《中国舞蹈誌·江苏卷》载:“端鼓舞”源于满族人的风俗——跳神。随着民间南北文化的交流,传到洪泽湖区,成为湖区渔民驱邪、敬湖神、保佑丰收的民俗。其二,据洪泽湖湖区有关(家谱)“端鼓起于唐”的记载追忆:当年唐王为超度世上无主冤魂,在洪泽湖穆墩岛举行水陆大会时,渔民利用鱼皮蒙制单面鼓,端手上敲打时,边打边舞,由此产生“端鼓舞”。明清时期,端鼓舞形成鼎盛。凡渔民续家谱、祭祀、开捕、灯会时都要设坛举行“打端鼓”活动。后来,湖区艺人对打端鼓的舞姿增加了劳动模拟,同时,“端鼓舞”改称“洪泽湖渔鼓”。现在山东微山湖区有“打端鼓”的曲艺形式流布。

  洪泽湖渔鼓展演时的基本内容:其一,按照设坛项目程序进行;其二,程序严格庄重,具体有开坛、展鼓、拜坛、祭神等;其三,展示多在湖面上进行,并连两只大船为舞台,观众坐在自己的船上围观,背景布上悬挂着各种神像,装饰有刻纸的图案。展演时,艺人穿着艳丽的服装,左手端着形似芭蕉扇单面羊皮鼓,右手用细竹签敲击鼓面,按鼓的节奏踏步,身体随船体摆动,似船在水中行走。有时直接模拟撒网捕鱼时的动作。展示时有音乐、有舞蹈、有说唱,唱词格律与押韵方式奇巧多样,别致有趣。其代表作有《张郎休妻》、《魏征斩小龙》、《唐王游地府》、《刘文龙赶考》等十几部,主要曲调是“嚷神咒”、“念佛记”。

  洪泽湖渔鼓展演的主要特征,一是综合性文化艺术特征。表演时除有音乐、舞蹈、说唱之外,在其神坛背景布置上离不开绘画、刻纸;舞蹈的动作有武术、杂技,是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二是舞蹈动作别致,步伐独特,有“商羊腿”、“剪子步”、“双驾云”、“穿花”、“走圆场”“走灯”等。模拟劳动动作中有“撒网”、“拆网”、“收网”等,0迭起。

  洪泽湖渔鼓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几百年来,它承载了湖区渔民生产生活的技艺,保留和传承了湖区面临失传的民间风俗和艺术,记录了湖区许多的文化信息,反映了湖区历史文化的进程,这一古老的文化表现形式真实地反映了不同时代湖区渔民的审美取向,其演变过程见证了洪泽湖湖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历程。

  洪泽湖渔鼓于2006年、2007年、2009年分别被泗洪县人民政府、宿迁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列入各级代表性保护项目名录。2014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名录。目前存续和传承状况良好,现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泗洪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对洪泽湖渔鼓这一古老传统舞蹈的保护,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制定了《洪泽湖渔鼓保护规划》,在半城镇建立了传承基地、王玉高船头传习所,并在政策上、组织上、经费上给予了充分保障。洪泽湖渔鼓技艺正在有序传承。


[以上内容由网友"没水的鱼"分享。]

为您推荐: -泗洪县特产-泗洪县美食-泗洪县民俗文化-泗洪县十大景点-泗洪县十大特产-泗洪县旅游指南 -泗洪县行政区划 -泗洪县名人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