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查干萨日”

旅景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蒙古族“查干萨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干萨日”系蒙古语的汉文音译。蒙古族崇尚白色,蒙语中“查干”是有着“白色”、“圣洁”和“开始”等含义的多义词。“萨日”即月份之意。“查干萨日”意为春节、白色的新年或新年的第一个月,因此也译作正月(农历首月)。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的查干萨日项目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蒙古族“查干萨日”习俗

  蒙古族过春节分“送旧”和“迎新”。腊月二十三要先打扫卫生清洁庭院,到傍晚要“祭火”。蒙古族认为“火”代表着一个家族的传宗接代、兴旺。烧完祭品后,全家进餐。有的把生于祭品送给附近亲友吃,该习俗具有古老萨满宗教的色彩,自古沿袭至今。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遵循祖辈留下的过年习俗,形成有地域特色的春节习惯,喜度春节时间较长,有“庆小年”、“度除夕”、“迎初一”、“闹十五”、“终二月二”的“查干萨日”习俗,延续至今。

  查干萨日习俗从远古传承至今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是汉族新一年的开始,有些地方的新年庆祝活动,甚至到整个正月结束为止。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的“查干萨日”传统习俗也随着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的相互渗透,而具有了独特风格,构成了郭尔罗斯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喜迎春节的查干萨日习俗从远古传承至今,虽然所处的地理位置变迁、社会结构变化,但独特的风俗习惯始终得到世代沿袭,且分布区域遍及前郭尔罗斯蒙古族居住的每个屯落、家庭。

  古代,蒙古族曾以草木纪年。即草木的黄绿周期为一年,因为每年的八月是草丰乳旺的最佳时期,因而视为第一月,称“查干萨日”,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

  新一年的第一月称为“查干萨日”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群众对群众(农历新年)很重视,作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他们始终把新一年的第一月称为“查干萨日”。

  随着纪年方式的改变,已经泛指农历正月。对查干萨日这一名称,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意见认为,元世祖忽必烈在皇宫举行新年祝祭时,所有参加的人们都穿白色衣袍,大臣及臣民互赠白色之物,连各地进攻给皇帝的春节礼品,是清一色的银白骏马,因此故称“白节”。

  另一种意见认为,古代蒙古人采用草木纪年,通常视草丰乳旺的秋季为新年,即在农历八月的第一天开始过新年,这个月的名称叫“奶酪月”,蒙古人把奶酪叫“查噶”,由这个词派生的形容词是“查干”即“白”的意思,于是,人们把岁首这个月称为“查干萨日”。

  文化工作者不断挖掘查干萨日文化

  多年来,伴随着自治县民族文化的不断繁荣和发展,前郭组织民俗学家、文化工作者对蒙古族各种生产、生活习俗,特别是对查干萨日习俗进行了挖掘、整理,出版了包括查干萨日习俗的多本地方书籍。1988年,苏赫巴鲁、王迅编著了《东蒙风俗志》;1993年前郭县政府出版了《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志》;2003年王迅编著了《过恶劣若斯考略》。2006年,苏博编著了《齐王爷府及蒙地风情》。

  2005年以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加强,文化工作者广泛征集了查干萨日习俗的相关实物,如供桌、佛龛、铜锅等,存放在郭尔罗斯博物馆和查干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还对全县范围内的蒙古族聚居村屯的查干萨日传承情况进行了普查,并铜锅普查对传承人及有关情况进行了登记,并且保留了一批珍贵的文本和影像资料。

  为了能够传承查干萨日文化,文化工作者将加大对查干萨日优秀传承人的资助力度,进一步做好培训、传承等工作。同时,广泛征集珍贵实物,挖掘和整理文字。影像资料,并进行数字化保存。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抢救性研究和保护,文艺工作者也将编排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查干萨日习俗表演节目,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文化需要保护和传承,不能让查干萨日文化流失,如果喜欢挖掘文化,就参与进来,这里有意外的收获。

  信息来源: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以上内容由网友"老鼠爱黑猫"分享。]

为您推荐: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特产-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美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民俗文化-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十大景点-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十大特产-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旅游指南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行政区划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名人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