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地区的田山歌是农民在耘稻、耥稻时,由一人领唱,众人轮流接唱的田山歌,又称吆卖山歌、落秧歌、大头山歌。主要流传于青浦区的赵巷、练塘等地区。其演唱形式独特,自成一格。赵巷的吆卖山歌的演唱形式是分头歌、前卖、前嘹、发长声、赶老鸦、后卖、后嘹、歇声等部分组成。其中的赶老鸦、歇声是合唱,而前卖、后卖、发长声等部分是一个人独唱;前卖和后卖即是承上连接的意思。而所谓的前嘹、后嘹是顺着前句接唱辅助词“虚词”的意思。练塘的落秧歌分头歌、买歌、嘹歌。头歌部分由一人独唱,接着是买歌部分由男声合唱;然后是嘹歌部分由女声合唱。反复重复。练塘南泖浜的大头山歌演唱形式分头歌、前铲、吆档、后铲,也是重复演唱。
青浦田山歌的歌词内容来自生活,反映生活,丰富多彩,具有社会认识、教育、娱乐、审美等功能,其主要内容表现在劳动、生活、思想、爱情等方方面面,是观察青浦及周边稻作地区社会生活、风情民俗的重要手段。
青浦田山歌有其独特的音乐特点。田山歌音调高亢,旋律起伏也较大,经常出现八度的大跳进行,其它如三、五度的跳进也经常出现。另外,由于田山歌是散板散唱,因此形成较多的拖腔。田山歌的曲调,一般在句逗结束处旋律都有下行的规律性特征,而段落的结束音一般都落在调式的主音上。田山歌的织体基本上是单声部,但在各句逗连接时,后句逗常常采用侵入法,侵入到前乐句的结束音上,构成二乐句的重迭,民歌手称之为“迭起来”。由于演唱时形成的前后乐句的重迭,就构成了二个声部的和声音程效果,产生了同度、八度、四度、五度等不同种和声效果;也有二度、七度不协和音程出现,这就产生了特殊的多声因素。田山歌是由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一种劳动歌曲。它既能抒发劳动人民的感情,诉说自己的欢乐与痛苦,又能陶冶性情、解除疲劳。因此田山歌在青浦区各地流传极广,在农村代代相传,流传至今。
为您推荐: -青浦区特产-青浦区美食-青浦区民俗文化-青浦区十大景点-青浦区十大特产-青浦区旅游指南 -青浦区行政区划 -青浦区名人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