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潍坊 > 昌乐县民俗文化

阎氏铜器铸刻技艺

旅景网  [ 字体: ] [ 手机版 ]
阎氏铜器铸刻技艺
昌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阎氏铜器铸刻技艺为昌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铜器雕刻作品多见于铜印、铜墨盒、铜镇纸等。如铜印章起源于商末,兴盛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3000余年,而且使用范围广、数量大,被历代统治者作为官印或私印。铜印的印面以方形为主,也可见到极少数的菱形和圆形铜印,印纽的形状变化较多,有瓦纽、兔纽、兽纽、柄纽、片纽等等。古代铜印从印文内容上又可分为官印、人名印、闲章、吉祥语、图案印、斋室印、收藏印等。

  昌乐阎氏铜器铸刻技艺为第三批昌乐县级非遗名录项目。昌乐阎氏铜器雕刻技艺是以铜器雕刻为主、铜器铸造为辅的一门手工技艺,作品主要有铜质印章及镇纸、墨盒、摆件等。昌乐阎氏铜器雕刻技法始于昌乐阎氏祖上阎世绳(康熙十五年进士、皇太子讲官)。阎世绳(1633-1706年)与王士祯等文化名流共同研究刻铜艺术。阎世绳精心刻制的铜制品倍受康熙皇帝珍爱。康熙皇帝曾多次将阎世绳刻制的铜制文玩作为奖品赏赐给大臣。许多高官学者也以得到阎世绳刻制的文玩为荣。阎世绳之子阉愉(康熙三十九年年羹尧同榜进士、工部主事)、之孙阎廷佶(雍正二年进士、广西宾州知州)、曾孙阎循琦(乾隆七年进士、太子太保、工部尚书)、玄孙阎学淳(乾隆四十九年进士、宁国徐州府等六府知府),五代进士皆为篆刻名家(阎氏五代七进士),代代相传,形成了家族艺术风格和体系。之后近百年刻铜工艺曾一度失传。直至清末,阎志超整理阎氏遗著,重新发现了阎氏刻铜艺术的文献资料,阎氏刻铜工艺方幸续传承。

  阎志超(1903-1941年)后改名阎少璞,昌乐县城西门里人,清末民初篆刻家、书画家。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和创新思想启蒙,所创作的仿古铜工艺作品独树一帜。后不幸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有幸结识了北京前门外著名-老字号七县馆的老艺人,两人共研篆学,相见恨晚。阎少璞因祸得福,篆技大增,在狱中将毕生制印技术整理成书,秘传给长子阎光崇。阎光崇继承父业,70年如一日深入研究,改进了传统的砂模铸造工艺,将北京篆艺与古代阎氏铸刻铜艺的方法结合起来取得成功,并将其毕生技艺全部授之后人。

  目前,阎氏后人承祖艺之基,习名师精华,得国外专家指点而悟得黄铜落款绝技。落款之字,清晰明朗,简约淡雅,流畅自如且灵动奔越。铜印落款之技,古今未之有也,此为胜人处之一;新技法之于印底篆刻,使得字口深峻可及2毫米,字迹整齐规范,此胜人处之二;经其三十余年反复试验,将失蜡真空铸铜技术发挥至极,所铸刻各种金、银、铜印玺表面处理无坑无疵光滑细腻,此为胜人处之三;又其将铜印印纽多样化,有各类生灵、仙灵亦有抽象、象形等类,一改前人铜印清一色呆板无味的外态风格,并精雕细刻加以抛光,所成之印皆灵气萦绕栩栩如生。此四技一改旧法,铜印亦焕然一新,可誉铜印制作史之大手笔。刻篆字于印底,行落款于印侧,铸雕兽钮于印上,黄铜全身,金光闪耀,大气亦不失精美。

  铜器铸刻工艺流程包括铜器铸造和铜器雕刻两部分。

  一、铜器铸造

  铸造铜器主要使用两种方法,一是泥范法,二是融模法。

  二、铜器雕刻

  在上述流程中所制得的铜器,如铜印、镇纸、墨盒等,将被用作雕刻艺术的载体。雕刻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篆刻、书法、绘画基础,也要具备持刀运刀的手上功力。

  铜器雕刻大致分为雕刻主体、清脏、落款、打磨抛光四部分。

  (一)雕刻主体

  铜器雕刻用刀的方法是根据字体的不同和铜本身材质硬度高、粘连性强的特点,经过多年数次改选刀具,得利器形成的独门刀法。大拇指跟食指捏住利器手柄中间两侧,中指垫在手柄下方,无名指和小指略弯之,只需三指用力。其刀法有四:单手拉刀、单手挑刀、转刀、直刀。

  单手拉刀:就是右手持刀柄、左手五个手指将被刻铜印件用力捏住,右手将刀头对准被刻铜印件面成45°角,用力向下压。同时要向着刻铜者自己身体方向拉去。在实际应用中,实用最多。如刻阳文时就是将刀尖对准印文笔画的外侧,用大力向下压,顺着笔画的方向引刀的两眼,双手要通力协作,一心三用。

  单手挑刀,也叫回刀法,回刀就是将右手手柄直立垂直于印面,右手大拇指、食指、中指一起用力向前推刀,行至之前拉刀始刀出的过程。行程极短,大约两秒钟时间。回刀用于拉刀始发处目的是刻平拉刀从铜面下刀至所须深度造成坡度。

  转刀,阎氏刻铜转刀并非刀转,而是转动左手中被刻物件。运用最多。它随每一笔画的始终而随时转动。因铜材质坚硬,刻铜印每成一画必下数刀,非一刀了事。所以必须反复吃铜进刀。

  (二)清脏

  清脏是将笔画外侧至印框内侧、笔画之间多余挖深平之的过程,常采用多刃圆球刀即可。清脏时必须要开启引风设备,引风口放在距离左手最近的位置。因为刻铜时铜屑细尘随刀而起,易吸入肺中影响健康,而引风机的开启,将会有效避免细尘的迸溅。

  (三)刻款

  “看款能知印”是清末篆刻家徐三庚的经验之谈。印旁刻款的水平彰显篆刻者技艺的成熟程度。我国古代真正的印旁提款始于明代的石质印章,此前在坚硬的铜印边旁直接题刻印款极为罕见。而阎氏刻铜题款经几代人的不断实践,屡次改进,终于收获了一种得心应手的利器,可以在坚硬的铜合金表面上直接刻制题款了。刻款是用双手持刀完成的,因为刻款需要力气比较大,所以要求刻款者之前必须练好持刀基本功,否则难以驾驭利器。

  (四)打磨抛光

  用粗细砂纸进行打磨、再用抛光布打上抛光蜡对其进行抛光处理。

  阎氏铜器铸刻技艺历史悠久,制作技艺精湛,文化内涵丰富,是一种以铜为材质雕刻成的印章,是刀刻艺术与治铸技术有机结合的一种复杂的手工技艺,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和收藏价值。随着现代机械铸刻业的发展,传统的手工铸刻铜印行业大不如前,现在从事这一手工技艺的人员已寥寥无几,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加以保护传承。


[以上内容由网友"liguoliang"分享。]

为您推荐: -昌乐县特产-昌乐县美食-昌乐县民俗文化-昌乐县十大景点-昌乐县十大特产-昌乐县旅游指南 -昌乐县行政区划 -昌乐县名人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