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民俗文化
浙江省民俗文化
推荐特产
热门旅游
港澳台旅游
A级名录
国外热门旅游
各地小吃
地名大全
名人大全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推荐
各地小吃
中国五大红茶
郯城四大辣
临沂十大名吃
榆次三件宝
大同三黄二白
长沙三绝
莆田四大名果
涉县三珍
无锡四大特产
丽江十大名小吃
厦门十大小吃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热点
香港
澳门
台湾
香港迪斯尼乐园
香港海洋公园
香港长洲花地玛圣母堂
大三巴牌坊
澳门天后宫
澳门旅游塔
日月潭
台北故宫博物院
阿里山风景区
推荐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级景区名录
AA级景区名录
A级名录景区名录
推荐
新加坡
泰国
韩国
日本
美国
马来西亚
马尔代夫
柬埔寨
瑞典
比利时
荷兰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埃及
乌克兰
新西兰
澳大利亚
全部
推荐
中畈红枣
中畈米粉
中畈蔗糖
西川芋头
尧岗傩戏
石邮傩舞
南坪米粉
沙塘米酒
风味全鸭席
荷包糌
大余香芋扣肉
糯米薯莨酒
大余伊府面
席苞饭
全部
推荐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西藏
内蒙古
新疆
广西
宁夏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河北
山西
陕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全部
推荐
陈广华
王甦
盛浩如
丁有华
朱秀早
张如龙
卢月恒
徐光华
曹碧荔
陈香波
陈步云
戴绍鼎
陈克昌
涂美中
廖学愚
李恩
李鹤年
李强
全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浙江省特产
浙江省
宁波
绍兴
杭州
温州
金华
嘉兴
台州市
丽水
湖州
舟山
衢州
美食小吃
老字号
民俗文化
十大特产
全部
地理标志
浙江省旅游景点
浙江省十大景点
浙江省地名网
浙江省名人
[移动版]
【CTRL+D 收藏备用】
中元节习俗
农历七月十五,俗称鬼节。俗谓农历七月十三至十八,阴间鬼魂至人间自由活动,为此,于此时请僧人作盂兰盆会,做水陆道场,追荐亡灵,祭祀祖先,诵经超度,礼忏冥福,俗称做七月半。绍兴为水乡,“陆赈之外,复有水赈,又剪纸为莲花灯,放乎中流,谓能照见九幽十八狱,通宵达旦,举国若狂,博穷鬼之欢”。清康熙《会稽县志》谓是日“浮屠燃灯,人家或燃灯于树,或放之水中,喧以箫鼓,儿童则垒瓦塔为灯”。节间,习于祠堂、庙宇或野外搭草台,演《目连救母》、《女吊》、《男吊》、《跳无常》等。今民间仍有做七月半祭祖之俗。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灶壁画
灶壁画是指绘在农家灶头壁上的装饰图案画。它结合江南农村一带柴禾灶结构的特点,由打灶师傅中擅绘画者用朴素、流畅的笔法绘制而成。灶壁画在绍兴农村十分普遍,在过去,每逢新砌灶头,必有灶壁画问世,在作饭、烧菜的灶头,从灶山、烟箱到灶身上都会画各种不同的图案和式样,及配着的不同内容的文字,又俗称“灶头画”。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越谚
绍兴民间谣曲,佳作甚丰。多系旧时民众口头之作,见于范寅《越谚》及《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绍兴市歌谣卷》等。按内容分为世态、风土、人情、吉辞、儿歌等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绍兴旧时妇女、农民、手工业者、知识分子、少年儿童的生产、生活状况和社会风貌。《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绍兴县谚语卷、歌谣卷、故事卷先后编成出版。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圆木制作技艺
圆木制作,是一门专做家用木桶的手工技艺,由于旧时的木桶上加有固定用的箍,所以便被称为“箍桶”,而箍制品也称“圆件”。圆木制作技艺始于何时,现在已无法考证,但它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在以前,不管是城里还是在乡下,人们基本上都是用木制的饭桶、米桶、蒸桶、水桶、面桶、脚桶等。箍桶匠也就应运而生。箍,是箍桶匠的手艺精髓,其技主要在“箍”而不在于“制”。箍桶的工具主要有刨、铲、锯、刀、斧头、铁锤、凿子等多种工具。木料材质以木纹顺直、耐腐蚀、牢固度强的衫木为主。绍兴先民以会稽山为栖息地,这里丘陵叠翠,沃土肥厚,十分有利于衫木的生长,盛产的木材足以解决原材料问题。所以,虽然箍桶业全国都有,但绍兴箍桶业在历
哑目连
上虞民间舞蹈“哑目连”亦称“哑鬼戏”,是一种以手势、身段、武技相结合表演故事情节的哑舞剧。哑目连曾广泛流行于上虞百官、上浦、湖田、叶家埭、南湖、崧厦、章家、陆家、西华、沥东、沥海一带。一般在庙会戏台演出。演出组织称“台上太平会”,与“台下太平会”的调无常相呼应。上虞历来盛行迎神赛会,“哑目连”源于当地祈禳平安的“太平会”民俗活动。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的哑杂剧,与南宋陆游所述绍兴“乡傩”、“村巫”、“村伶”的社日演出一脉相承。《东京梦华录》和清光绪《上虞县志》等文献均有哑目连旧时演出盛况的生动叙述。“哑目连”整个舞蹈内容取材于浙东目连戏中“阎王发牌,拘捉刘氏”,宣扬因果报应、惩恶扬善,反映了人民的
绍兴戏剧脸谱工艺
绍兴戏剧脸谱自明、清以来在绍兴地区广为流传的多种戏剧形式中的传统民间艺术。具有越俗民风的质朴,浓郁的地方人文色彩。既是绍兴戏剧文化艺术的价值,也是越文化之瑰宝。绍兴戏剧脸谱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形、神、意三个方面,具有相对独立的装饰性和审美性。形:根据演员的面部自然形态,按剧情人物个性进行色彩夸张而变形。通过程式化的主、次色彩,以线、点组成“形”的图案,反映脸谱的特有风格。神:脸谱的性格表现要符合角色的基本精神。以不同色彩的块、面、线、点来反映人物性格的特征。而以色彩的线、点组成的图形多为反映剧中人物的身份或职业的符号。意:脸谱中传神和寓意是相结合的。其色彩的图案往往会体现装饰性和夸张性的意义
绍兴舞狮
舞狮、武术表演程式有三:首为耍狮者握系绳绣球引出狮子,作镇四角的模拟舞,有狮子0咬毛皮,依廊柱揩痒或互相亲昵等种种舞蹈动作,温柔体贴,颇有人情味;次为武术表演,武术分行拳与器械二部分:行拳一般有大洪拳、小洪拳、乜洪拳,插山十六支、霸王拳、金锁拳、十四支等套路,器械有大刀、单棒、双棒、三节棍、飞响铃叉、单锏、双锏、铜锤、铁拐等枝法;最后表演“狮子叨锈球”,以耍狮者用绣球为诱与狮子搏击、戏谑,促成一个接一个惊险动作,达到0,体现民间舞蹈的精湛、强悍,崇尚武艺的精神,最后以降收狮子等各种舞蹈姿势而收场。整个表演过程伴以打击乐伴奏始终。使用的乐器有大锣、小锣、大鼓、小鼓、大钹、目连“嘻头”等,气氛热烈
东关玉雕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就有了玉制工具。上虞市东关玉雕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南宋时代,由蒙古边陲人们南迁引入,至今已有六、七百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东关玉雕艺术伴随着古老的生活风俗,世代相传。改革开放后,东关人吸引外地经验,引进现代机械雕刻,使玉雕业迎来了一次又一次新的发展。1992至今,以东关彭家堰村为代表的玉雕艺术已向周边的前村、马家村、炼塘、新建庄、王家径等12个村扩展。就彭家堰本村而言,从事玉雕行业的人员占村民一半以上。同时,还建立了玉雕协会,玉雕辅导网,培养了大批玉器鉴定师,该村现有7位玉雕行家成为省市兼职鉴评师。还搜集了大批历史资料,开辟了玉器
绍兴画蛋
绍兴画蛋,历史悠久。清代光绪年间的《慈闻琐记》曰:“越俗,生子三日,浴之外家馈果饵。洗儿名曰三朝,最重花鸭蛋,或彩画,或剪五色纸作花粘之,分贻戚友,以多为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绍兴籍民间艺人俞飞安、茹竹轩等人从制作到技艺都有开拓性的创新。为了有利保存,凸现工艺价值,开始将蛋中的蛋清蛋黄取出,洗净,蛋壳表面经多种处理后再作绘画,外面装上玻璃框盒。此后,从花式到品种,从画艺到装潢,不断进行改进提高,日臻完美。绍兴的国画彩蛋,选材以鸭蛋壳为佳。它质地细腻,蛋壳表面经砂磨后,晶莹如玉,皎洁如脂,大小适中,壳较坚韧,易于操作。画蛋制作须经过选挑、抽空、清洗、消毒、封洞、砂磨、设计、绘画、题款、制盒
绍兴兰花栽培技艺
兰花我是国最古老的名贵花卉之一,它丰姿绰约,超凡脱俗,高雅纯洁,飘香幽远,是一种既高雅、美丽,又带有神秘色彩的植物。因为它清雅含蓄,幽香四溢,数千年来人称“香祖”、“国香”、“空谷佳人”,享有“天下第一香”和美誉。兰花,单纯从一种植物而演变成兰文化,已历经数千年,兰花的栽培历史已有两千四百余年,兰花的栽培史也就是兰文化的发展史,绍兴素有兰乡之称,是中国春兰的故乡,其形成和发展深深扎根在古越这块肥沃土壤里,越王句践在兰渚种兰开创了古越兰文化的先河。据史籍记载,春秋战国时,绍兴是越国都城,越王句践被打败后,退居会稽山,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曾在兰渚山下种植兰草,以迷惑敌人,句践不爱红花爱兰草,终于卓
藤牌舞
藤牌舞又称藤牌阵,藤牌操,流传于温州、瑞安、平阳、苍南及福建省平潭县等地民间,现只有瑞安民间仍有传承。藤牌舞舞蹈动作和场面调度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瑞安的藤牌舞则注重阵势演练。相传,藤牌舞源自于戚继光当年所创的鸳鸯阵,经过晏继芳等戚继光部将的改造而成,突出表现盾牌在阵中的作用。
秆编织技艺
清王廷鼎《杖扇新录》:“麦扇:以麦秆编成扁带,广寸余,圈作规形,如盆大,用竹片两面夹之为柄,中心贴五色绫缎一小圆,绣山水、人物,极细,麦色金黄而润,轻灵便捷,两浙人多用以燕居。”他所说的麦扇就是麦秆扇,又称麦秸扇、麦草扇。这种麦秆扇盛产于浙江绍兴、诸暨、宁波、金华等地。上虞农村曾有这样的风俗:如果姑娘与小伙子相爱了,在夏季来临时,小伙子就会收到一把精致漂亮的麦秆扇,这是姑娘向心上人表露真挚的情意。姑娘出嫁以后,第一年的端午节,娘家会担着礼物去看望女儿,礼物中必须有麦秆扇,分送给公爷叔伯、婆婶妯娌、街坊亲友,表示尊敬、友好的情意。虞南山区盛产大麦、毛竹、蚕丝,这些都为麦秆扇的制作,提供了取之不尽
绍兴霉制品制作技艺
绍兴霉制品的品种非常丰富,如臭豆腐、霉豆腐、霉千张、霉苋菜梗、霉毛豆、霉菜头、霉冬瓜等,都是最具有绍兴特色的街头小吃和风味菜肴。绍兴臭豆腐主要是利用霉苋菜梗卤浸泡豆腐制成的,再用油炸了吃,香臭融合、外脆里嫩,非常好吃。绍兴霉豆腐,官方称呼“绍兴腐乳”,又有“素扎肉”的雅称。块块四角见方,质地松酥细腻,味道鲜适,是价廉物美的佐餐佳品。绍兴腐乳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美誉。在1910年南洋劝业会和1915年巴拿马赛会上名扬海外。人们常说,“吃绍兴腐乳能开胃增食”。绍兴腐乳还有解腻的作用,而作为菜肴的调味烹料也数上乘,若烧一品南乳肉、蒸豆腐、炒墨鱼等等,气香味鲜,别具一格。绍兴腐乳的种类有醉方、红丁方、红
绍兴师爷故事
绍兴师爷故事,是由一系列以“绍兴师爷”为主要人物的轶事趣闻组成的民间故事,以及文人据此加工创作的机智故事。“师爷”是旧时对官署幕友的尊称。绍兴籍“师爷”,自明中晚期至清的近四百年间,最为活跃,有“无绍不成衙”之说。另外对那些不入幕馆、专为民间百姓打官司的民间讼师,绍兴人也称其为“师爷”。绍兴师爷因其职业的特殊性,其人其事,成为当地百姓的谈资。绍兴师爷故事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它的源发地在古绍兴,即现在的绍兴地区和余姚、萧山等地。经民间口耳相传,不断丰富,从不同角度塑造了“绍兴师爷”文韬武略、足智多谋的群体形象,遂成这一独特的地方民间文学。绍兴师爷故事内容丰富,地方特色鲜明。其题材广泛,情节跌宕,
绍兴锡箔锻制技艺
锡箔,又称锡箔纸,为祭祀品。锡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太祖时候,如今已有六七百年的历史。绍兴的锡箔据传始于明初洪武年间,至清宣统时得到迅速发展,鼎盛时绍兴有箔铺(坊)两千余家,产品两百余种,年产量逾三百万块(每块三千张),生产工人十余万人,为此绍兴有“锡半城”之称,是绍兴最主要的产业之一。绍兴的锡箔主要是用来祭祀之用,产品远销中国和南洋许多国家。民国时期,为绍兴锡箔业鼎盛时期。至建国后因时代变迁而渐趋衰落。九十年代后,锡箔业重新兴起,这一古老的产业被重新挖掘,杨汛桥为绍兴锡箔制作的代表,这项手工技艺一直没有失传,现在仍有人在从事这手工技艺。绍兴锡箔制作精良,品类益繁,适应各地习俗。制作艺人已练就一
调无常
“调无常”者。无常有黑白之分,白无常戴白帽,穿白袍,摇破芭蕉扇;黑无常戴黑帽,穿黑袍,持铁索;另有男青年所扮“无常嫂”,戴钗着裙,手执红罗帕,与黑白无常调笑。尚有一小孩扮演小无常“阿领”。“调无常”仅以钹、鼓伴奏,乐声刻板单调,节奏明快。饰演无常者非专业演员,动作、言辞风趣诙谐。调无常,亦称“太平会”、“台下哑鬼会”,流传于旧绍兴府属各县。明、清以来,绍兴各地东岳庙庙会多上演调无常。内容为一支阴间执法队伍,捉住“罪犯”刘氏,令其受惩出丑,以宣扬惩恶扬善的主旨。扮演者15人左右,均画脸谱。扮无常者,头戴高帽,手执破扇,脚着草鞋;扮“牛头马面”者,头套纸糊面罩,上涂具像色彩;饰刘氏者,长发散披,颧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最新排行
2020年上半年全国31省GDP排行榜
2020年全国各省高考人数排名
2020年中国各省常住人口数量排名
2020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2020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榜单
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
2020年网红城市百强榜单
2020年度五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四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三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二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新一线城市排名
2019年中国各地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总资产排行
2019年度十佳数字阅读城市
2020年一季度31省份居民收入榜
2019中国城市GDP(经济总量)百强排名
2019年31省份城镇化率排名
热门景点推荐
西湖三忠肃
岭南建筑三瑰宝
旅游名胜之天齐庙篇
兴宁十大古民居
中国十大古城
旅游名胜之儿童公园篇
旅游名胜之奎星阁篇
旅游名胜之佛光寺篇
旅游名胜之崖墓篇
旅游名胜之寿宁寺篇
旅游名胜之太平寺篇
旅游名胜之冶铁遗址篇
旅游名胜之观音洞篇
旅游名胜之永济桥篇
旅游名胜之寿圣寺篇
王屋山三宫
旅游名胜之长春观篇
旅游名胜之玄帝庙篇
旅游名胜之大王庙篇
旅游名胜之龙潭寺篇
旅游名胜之山陕会馆篇
宜宾三塔
资江下游南洞庭七大古塔
旅游名胜之李氏宗祠篇
常德城区四大古井
旅游名胜之仙人桥篇
旅游名胜之节孝坊篇
旅游名胜之农民协会旧址篇
旅游名胜之凌云塔篇
旅游名胜之学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