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民俗文化
太原市民俗文化
推荐特产
热门旅游
港澳台旅游
A级名录
国外热门旅游
各地小吃
地名大全
名人大全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推荐
各地小吃
中国五大红茶
郯城四大辣
临沂十大名吃
榆次三件宝
大同三黄二白
长沙三绝
莆田四大名果
涉县三珍
无锡四大特产
丽江十大名小吃
厦门十大小吃
推荐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河南
湖北
湖南
全部
热点
香港
澳门
台湾
香港迪斯尼乐园
香港海洋公园
香港长洲花地玛圣母堂
大三巴牌坊
澳门天后宫
澳门旅游塔
日月潭
台北故宫博物院
阿里山风景区
推荐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AA级景区名录
AAA级景区名录
AA级景区名录
A级名录景区名录
推荐
新加坡
泰国
韩国
日本
美国
马来西亚
马尔代夫
柬埔寨
瑞典
比利时
荷兰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埃及
乌克兰
新西兰
澳大利亚
全部
推荐
中畈红枣
中畈米粉
中畈蔗糖
西川芋头
尧岗傩戏
石邮傩舞
南坪米粉
沙塘米酒
风味全鸭席
荷包糌
大余香芋扣肉
糯米薯莨酒
大余伊府面
席苞饭
全部
推荐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西藏
内蒙古
新疆
广西
宁夏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河北
山西
陕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安徽
江西
山东
河南
全部
推荐
陈广华
王甦
盛浩如
丁有华
朱秀早
张如龙
卢月恒
徐光华
曹碧荔
陈香波
陈步云
戴绍鼎
陈克昌
涂美中
廖学愚
李恩
李鹤年
李强
全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山西省
>
太原市特产
太原市
山西省
清徐县
晋源区
小店区
尖草坪区
迎泽区
万柏林区
杏花岭区
娄烦县
古交市
阳曲
美食小吃
民俗文化
十大特产
全部
地理标志
太原市旅游景点
太原市十大景点
太原市地名网
太原市名人
[移动版]
【CTRL+D 收藏备用】
晋阳花馍
造型独特,它是当地生日寿辰、婚丧嫁娶、祈祷祭奠等民俗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礼品,最具地域特色。制作花馍要挑选精细的小麦加工成粉,凭借灵巧的双手和丰富的想象力将面团制作成造型人物、走兽、花鸟、鱼虫等,上屉蒸制几十分钟,出笼时再彩绘上食用颜色而定型。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几个要点:一、和面要掌握软硬适中,才能在蒸制过程中不失捏制原样,出笼时造型丰满不变形;二、面和碱的配比,揉的均匀,才能做到才能做到蒸制不走样;三、上笼蒸制过程的火候非常重要,一旦火候不到造成捏制的造型缩比不均称,直接影响花馍捏制的造型,所以每道工序既有传统技艺,又有技术要求。四、花馍着色多用对比强烈的红、绿、黄、蓝等颜色,并用豆类、谷物加以点
砖雕(山西民居砖雕)
清徐县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南部,属于太原市管辖。穿境而过的汾河与潇河,为清徐这个文明而古老的地方沉积了优质丰厚的砖雕烧制土壤。在境内都沟新石器遗址、马峪古文化遗址中,相继出土了大量灰陶、黑陶和彩陶。经专家鉴定,出土陶器属仰韶文化,这说明早在夏商之前,清徐先民已经掌握制陶烧砖技艺。隋、唐、宋、元以来,从境内诸多寺庙砖瓦中,均可看到雕刻痕迹。特别在明后期至清前期的两百余年中,随着晋商的崛起,境内各村各社建造坛庙寺观蔚然成风,“一颗印”式的“四合院”到处林立。脊领、影壁、花墙、门楼等砖雕工艺品的市场需求量很大,这就极大地促进了清徐砖雕技艺的发展。清代中后期,境内平均四个村庄中便有一座小砖窑,而且每座砖窑
山西老陈醋传统酿制技艺
山西老陈醋为中国四大名醋之首,具有食而绵酸,醇厚柔和,酸甜适度,微鲜,口味绵长的独特风味。据史料记载,明清以前晋阳地区以陈年白醋闻名。明初(1368年)太原醋坊“美和居”酿醋师傅在原来白醋的生产工艺基础上,创造出了“熏蒸”工艺和“夏伏晒,冬捞冰”的陈酿工艺,使山西老陈醋酿造工艺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又经6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一套与现代科学相匹配,以手工技艺为经验的山西老陈醋生产技艺。美和居老陈醋是以高粱、麸皮、谷糠和水为主要原料,以大麦、豌豆所制大曲为糖化发酵剂,经酒精发酵后,再经固态醋酸发酵、熏醅、陈酿等工序酿制而成。其主要酿造工艺特点为:“低温酒醪液体发酵”、“高温接种引火,熏淋醋醅
太原莲花落
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汉族曲艺艺术。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竹龙又替水龙船,斗巧争奇色色鲜,笑煞城东王老爷,听人齐唱落离莲。”诗里的“落离莲”即“莲花落”。新干“莲花落”可上溯至宋朝,形于明盛于清。其实“莲花落”自古就在全国流传,北方的“二人传”就是从“莲花落”演变过来的。新干“莲花落”从清末开始广为流传,出现了专门从事唱戏文的叙事性“莲花落”的职业盲艺人,演唱民间故事。此外,神政桥乡松溪村陈连添(又名陈蠢子)等20多个主要盲艺人也十分活跃,演技甚佳。新干“莲花落”以“曲艺本调”、“曲艺哭调”为主要曲牌,同时吸收了民间小调,采茶戏音乐,唱腔婉转、流畅,善于叙事,宜于抒情,
九大套
太原民间吹打乐历史久远,尤其是小店区的高家班民间吹打乐班更是太原民间吹打乐的缩影。在唐代高家班民间吹打乐随着代代相传发展,进入了成熟阶段,到明、清两代更是乐器齐备,乐曲丰富的兴盛时期。新中国成立至现在又经历了兴衰更迭的曲折发展期。因此高家班民间吹打班是一个比较古老而又出色的民间吹打乐组织。高姓一家祖传五代从事吹打活动,具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一代传一代,直至1961年,当时七十二岁的高忠才老艺人,向政府献出了高家班祖传“九大套”全部乐谱。原太原市南郊区文化馆将明代古乐九大套和138首唢呐及丝弦曲牌、经过三个多月的记忆整理,全部译成简谱传承下来,是太原民间吹打乐及古晋阳文化十分重要的一
小店牺汤习俗
小店牺汤源于周朝“牺牲祭祖”的古老习俗。据史料记载,西周贵族用全羊祭祀祖先后,将全羊煮熟,连汤带肉分给族人享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小店牺汤逐渐由宫廷祭祖仪式走向民间,成为晋阳(今太原)一带群众民间祭祀求雨的主要形式,传达着百姓渴望风调雨顺的信息。在传统社会中,农民靠天吃饭,祈雨是百姓的主要祭祀活动,羊是不可缺少的祭祀供品。祭祀完毕后,煮好全羊,连汤带肉分给全村百姓享用,是久为流传的民间习俗。近现代以来,小店一带百姓一般是在小麦收割后,煮全羊牺汤,全村享用、庆贺丰收,并一直流传至今。小店牺汤的主要原料为优质羊肉、羊头、羊脸、羊骨架、羊肝、羊脾、羊肾、羊肺、羊血。做法是先把所用原料用开水浸一会儿,
晋祠庙会
晋祠庙会是流传于山西太原晋源区的一种汉族民俗及民间信仰活动,它是以晋祠为载体、以祭祀圣母诞辰为由头举办的赛神会。晋祠庙会同时也是晋、冀、豫等数省商业交流的盛会,规模宏大,形式多样,参与庙会的人数众多,也是各种民间艺术展示的总汇。晋祠农历七月初二为传统庙会,古称“赛神会”,源于西周时期祭祀叔虞之母邑姜诞辰的仪式活动,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北宋年间,晋祠周边村庄就开始了酬神演戏的迎神赛社活动。自明洪武二年给圣母加封号后,晋祠庙会开始纳入官方正统祭祀行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七月初二日祭祀圣母的传统盛典,逐渐形成祭祀仪典、演剧酬神和市场交易三位一体的模式。明清时期祭祀活动兴盛不衰,并一直延续至今。传统赛
龙须拉面和刀削面制作技艺
龙须拉面和刀削面是山西传统面食,龙须拉面和刀削面的制作不仅包含着独特的手工技艺,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山西面食文化内涵,其制作技艺更是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具有观赏性和审美价值。2008年,山西省申报的龙须拉面和刀削面制作技艺入选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龙须拉面”是流行于山西太原一带的汉族传统面食,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制作工艺驰名中外。龙须拉面原是宫廷的一种食品,后传到民间。传说“龙须”是古代皇帝的赐名;也可能因为这种拉面细如须发,不绝如缕而得名;还由于押面姿势优美,犹如交织在一起的龙须,入口香软可口,故而得此名。龙须拉面配料精细,制作讲究,其制作方法过去曾被认为是绝招,秘而不传。
药膳八珍汤
药膳八珍汤俗名“头脑”、“长寿汤”、“益母汤”,是我国中医“医药同源”和“治未病”强调保健滋补理念指导下不可多得的一种药膳清真食品,由傅山先生于明崇祯年间研创,在太原地区已传承了370多年,是一道独具特色的地方名吃。傅山是我国一代名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在行医治病过程中,他将中医治病、祛病、防病的机理与营养学中食防、食养、食疗相结合研创出了药膳养生食品——“八珍汤”。“八珍汤”严格按照备料全、选料精的要求,精选成块的肥嫩羊肉等八种食材和中草药为原料,经过清洗、净肉、加辅料煮炖、出锅晾存等工序将肉煮熟,同时将诸种辅料严格按照既定方法或煨、或腌、或煮、或蒸做好,然后将上述材料按照既定的程序、比例
东蒲舞龙
东蒲舞龙是流行于太原市小店区北格镇东蒲村及其周边地域内的民间文娱活动。古人的心目中,龙具有呼风唤雨、消灾除疫的功能,太原市小店地区历史上一直以农业生产为主,风调雨顺对于生产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民众希望得到龙的庇佑,由此而形成了在祭祀和民俗节庆时舞龙的习俗,传承至今。东蒲舞龙经过了四代人传承,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表演形式,即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锣鼓伴奏,通过人体运动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舞、游、穿、腾、翻、滚、戏等动作和套路。单龙演出一共20人,其中12人舞龙,8人配演。基本套路形式分为:1、逆向跳龙行进,逆时针方向(向右跳转)2次立圆,执龙珠者不转身;2、跑斜园场,龙珠引龙体逆
清徐葡萄酒酿制技艺
山西清徐不仅是中国最早种植葡萄的地方之一,也是中国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地方之一。汉朝时,清徐马峪边山一带有一姓王的皮货商人,从大西北贩皮货,带回葡萄枝条在当地栽植成功。之后,栽培渐广,清徐人根据酿醋的原理酿出了葡萄酒。清徐葡萄酒通过加温浓缩,自然发酵,澄清过滤酿造而成。传统制作工艺分为炼白酒(传统工艺制作的白葡萄酒)和红滔酒(传统工艺制作的红葡萄酒)。制作手法主要是熬制,三斤鲜果才能作出一斤酒,传统的葡萄酒口味甜,颜色呈微黄,黏度高,工艺流程大概有以下步骤:葡萄经初选,破碎除梗去核,加SO2灭菌,制成葡萄浆;葡萄浆经分离,去皮渣得葡萄汁;葡萄原汁浓缩,经主发酵,后发酵,冷冻过滤,制成葡萄酒;葡萄酒
傅山拳法
傅山拳法系我国明清时期的历史名人傅山先生所创,至今在民间已流传了三百余年。傅山将养生- 八段锦与道家紫微八卦午之精华相结合,创编出傅山拳法。此拳技法多样,姿势舒展,融太极拳与道教健身术于一体,既能养身健体,又具搏击防身之功。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武术资料挖掘整理中,山西省灵石县蔡承烈献出了一册光绪六年(公元1880)的《傅拳图》手抄本。其内容主要有六十多个套路动作名称和图像,还有六路傅拳名称的记载,经北京傅山拳师李思元、程怀玉认证,确系傅山先生所创“傅山拳法”,即“子午太极拳”又称“绵山太极拳”。在此基础上又经多位专家研究、考证,于1987年12月出版了《傅山拳法》一书,从而使这一多年埋没于民
王吴猪胰子制作技艺
王吴猪胰子制作技艺是小店区刘家堡乡王吴村吴姓人家传承近三百年的洗洁用品手工制法。清康熙年间,一山东人落难到王吴村,被吴姓人家收留,出于感恩,特将猪胰子手工制作技艺传授于吴家。由于猪胰子造价低,适合劳动人民冬季清洁皮肤使用,人们非常喜爱,因此猪胰子不仅在当地热销,还远销周边省份。到雍正年间,王吴村生产猪胰子的作坊发展到五、六家。王吴猪胰子制作主要以民房宅院为主要生产场所,其生产工艺为纯手工制作。主要用料为猪的胰脏和其他几种名贵的中草药,配料也十分严格讲究。在制作过程中,温度与湿度的要求非常严格。初期猪胰子主要用于清洁、润肤和护肤,经过后人的精心研制和不断改进,猪胰子又具有软化皮肤,增加皮肤的弹性
传统手工制香技艺
香是百姓供奉神灵、怀念祖先以及宗教活动时必需的供祀用品,山西庙多、寺多,加之表里山河的特殊地貌,使其习俗各异,各种祭祀频繁,制香业也就发达起来。据历史记载,太原市西里解村手工制香作坊仅在清光绪年间就有七家。做香的工序是将优质松树、柏树、桦树的枝条磨成粉面,再将榆树皮面和中草药苍术按比例混合均匀,倒入开水锅,搅拌均匀,再倒到铺在地上的席子上,用石砖捣动,团成圆柱形坯子,装入人力操作的挤压机,一根一根挤在光洁的木锨板上,再一根一根滚到铺箩上,用刀切去两头,用竹片按10支或12支一板通开,平铺到折箩、丝箩上,放到太阳下晒干,后捆把包装,即可上市。该村香坊整个生产过程全靠手工完成,生产过程没有污染。
太原秧歌
太原秧歌是一种富有民间乡土气息和生活韵味的地方小戏,曾在太原市晋源区、小店区一带盛极一时,极具地方特色。早期的太原秧歌内容多为抒情歌曲,由一人或两人撂地表演。清中叶,太原秧歌正式搬上了舞台,剧目增加了故事情节,同时还划分出生、旦、净、丑等行当,服装、道具和表演艺术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太原秧歌也曾向中路梆子学习了不少表演技艺,并且移植了很多演出剧目。剧目的增多和表演艺术的不断提高,使它在广大农村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出现了一些卖台口搞营业的半职业班社。太原秧歌属单曲体,即一剧一曲。曲牌分为大套曲(十字大调)和小曲曲两部分,大套曲演唱的是反映历史题材的剧目,如《游湖》、《庆顶珠》,《翠屏山》等;小曲曲演
西华门舞狮
西华门舞狮是一门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舞狮艺术,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由当时居住于太原西华门街道的民间艺人张璧始创,最初只流行于太原西华门及杏花岭一带,距今有近百年的历史。舞狮是我国民间期盼丰年盛世,渲染喜庆吉祥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素有南狮北狮,文狮武狮之别。太原西华门的舞狮属北狮文狮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给狮舞伴奏的音乐分两种类型,其一是鼓吹乐,用于舞狮行进及场间休息;其二是清锣鼓(社火锣鼓),用于舞狮表演动作的伴奏及气氛渲染。表演舞狮的狮头狮皮道具都是西华门狮子会的班主张璧独具匠心亲手制作的。狮头是用纸锦壳彩绘成,狮皮是用染绿的蔴丝织成。两演员一穿着打扮,一头油绿绿文绉
清徐二鬼摔跤
二鬼摔跤又称二娃摔跤、二喜摔跤,是一人背驮二鬼(傀儡道具)进行表演的汉族民间舞蹈形式。表演时,演员背驮二鬼摔跤道具,通过艺人腿、背、臂等综合协调动作,给观众以“二鬼”摔跤的外在表现形式。二鬼摔跤这一民间舞蹈形式自诞生以来,就活跃于节日、庆典、祈雨等民间习俗活动中。到清末民初时,该表演达到了最兴盛的时期。由于该表演对艺人的体力要求高,大部分表演者为男性,女性很少参与。表演时,有打击乐作伴奏;表演场地以广场或舞台为主;两个人物,一个表演者,对峙、撕扯、扭打、翻滚;动作时而舒缓,时而激烈,活灵活现地体现出二鬼打斗的热闹场面,让人忍俊不禁。二鬼摔跤要求表演者具有强健的体魄、高超的技巧和极强的自控能力,
东于架火迎鼔习俗
架火迎鼓是一种民间社火活动,主要分布于清徐县东于、西高白、中高白、东高白、水屯营一带,传说是为了纪念三官大帝而设。古时,东于镇高白村一带店铺林立,人们为了来年的生意兴隆,每年正月十五期间都要在店铺门口放一些自制的烟花爆竹以示庆贺。在流传过程中,村民又发明了架火用以增强感官效果,同时为了招揽观者,年轻人自发地敲起锣鼓,反穿羊皮袄,手摇鸡毛凉扇结队而舞,遂形成架火迎鼓的习俗。架火的基本构架是以长方形木桌层层高叠,呈塔状而固定于一根竖杆(架火杆)上。平年12桌为一架,闰年13桌为一架。架火用桌称之为火桌,是没有桌面的框架形空心木桌,高2.2市尺,长2.8市尺,宽1.4市尺。火桌之间以八股绳两侧绑结。
圪咀崖娘娘庙会
圪咀崖娘娘庙位于古交西北五华里处,始建年代无考。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五,娘娘庙都会举行传统求神赐子的盛大庙会,俗称拔花花。届时,酬神唱戏三天,求子还花者,摩肩接踵,商贩云集,献花鸣炮,热闹非凡。每年农历三月二十肇始,庙会筹备组(六村代表组织)开始筹划本年庙会,三月二十三为立神,迎贡之日。各村的供品要全部上大殿供起。三月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分别为起会、唱戏、还花花之日。三月二十七为闭会,谢神。现在的庙会虽然没有了原先的农副产品和骡马交易的内容,但花会却是盛况空前。娘娘庙求子俗称拔花花,祈求者(可以是本人,也可以是家人或亲戚朋友)先到娘娘庙内进香、叩拜、上布施,并默默祈祷,然后到庙内陈列的花丛中拔花
清徐皮影戏
清徐皮影艺术可以追溯到清光绪十六年(1890),当时清徐常年有四、五个皮影戏团体在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仍坚持演出活动的皮影艺术团就剩常丰村一家。常丰皮影艺术是集民间美术、剪纸、戏曲、音乐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所展现的人物形象是民间老艺人意念化和夸张化的过程。常丰皮影以牛皮作原料,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制作而成。人物制作成功后,由一至三个演员用双手操控,每只手上有三个竹棍作为控制剧中人物的动作表演,最终将其展现在用白纱布作的屏幕上。皮影人物高度一般是40到50厘米,操作者边操作人物动作,边唱边说,旁边伴有乐队伴奏,给观众一种
[上一页]
[第1页]
[2]
[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最新排行
2020年上半年全国31省GDP排行榜
2020年全国各省高考人数排名
2020年中国各省常住人口数量排名
2020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2020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
2020中国秋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
2020中国百佳富氧县市榜单
2020中国县域智慧城市百强榜
2020年网红城市百强榜单
2020年度五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四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三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二线城市排名
2020年度新一线城市排名
2019年中国各地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总资产排行
2019年度十佳数字阅读城市
2020年一季度31省份居民收入榜
2019中国城市GDP(经济总量)百强排名
2019年31省份城镇化率排名
热门景点推荐
西湖三忠肃
岭南建筑三瑰宝
旅游名胜之天齐庙篇
兴宁十大古民居
中国十大古城
旅游名胜之儿童公园篇
旅游名胜之奎星阁篇
旅游名胜之佛光寺篇
旅游名胜之崖墓篇
旅游名胜之寿宁寺篇
旅游名胜之太平寺篇
旅游名胜之冶铁遗址篇
旅游名胜之观音洞篇
旅游名胜之永济桥篇
旅游名胜之寿圣寺篇
王屋山三宫
旅游名胜之长春观篇
旅游名胜之玄帝庙篇
旅游名胜之大王庙篇
旅游名胜之龙潭寺篇
旅游名胜之山陕会馆篇
宜宾三塔
资江下游南洞庭七大古塔
旅游名胜之李氏宗祠篇
常德城区四大古井
旅游名胜之仙人桥篇
旅游名胜之节孝坊篇
旅游名胜之农民协会旧址篇
旅游名胜之凌云塔篇
旅游名胜之学宫篇